资料阅览教育百科小课题

小学语文小课题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1-10-09 05:25: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从教材中跳出来
有这样的一堂课:一位老师教学《坐井观天》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按照惯例,在学完这篇课文后,老师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学生想象的内容大致都是青蛙跳出井口,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知道自己错了,觉得以前的日子都白过了。显然,这种想法与本课寓意相符,也与老师的期待相合。可是有个学生却偏偏认为“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老师先对学生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表示肯定,然后微笑着请学生说说原因。原来,他想象中的青蛙从井口跳出来后,发现周围的河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河面上漂着不少死鱼,而且自己的很多同伴惨遭人类毒手,被活生生地捉在菜市场上,或变成美味放在饭桌上。青蛙觉得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哪!多么切实而又独到的见解!学生赋予了课文“新内涵”。
看到这儿,我不仅想到,如果教师不能冲出教材、教参与传统观念的束缚,开始就打断学生与课文寓意不符的想法,不给他继续阐明原因的机会,那么,师生就不可能共享后来这番新颖独特的精辟言论,从而带给大家超出文本许多的发人深省的启迪。所以,文本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需要跳出来的恰恰是我们教师自己!只要我们本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大胆的开拓精神,在充分尊重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深入开掘出教材中潜在的魅力与价值,就会使“教材”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故,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在使用教材时做了以下尝试:
一之仿写、扩写或缩写
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最让老师头疼的一个问题。读写结合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平常的学习中,我们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教材来培养能力,让学生在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吃透的基础上进行仿写、扩写或缩写,这样既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又能培养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如《穷人》学习后,要求学生续写;模仿《花脸》一课的写作顺序与细节描写,写一件往事;《十五从军征》改写为现代文版;缩写《小英雄雨来》……这些都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我们服务。
二之补充赏析
补充赏析不仅能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如我在教《墨梅图题诗》这首诗时,补充教学了陆游与毛泽东思想情感截然不同的《卜算子•咏梅》,让学生欣赏到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情感体验写出的风格迥异但同样精彩的诗篇,对梅的精神品格有了更丰富的认识,也明白了要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再如《出塞》,可以从背景内容补充李白的《关山月》,高适的《燕歌行》,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等相关诗句,让学生对边塞生活、战争的残酷,将士的凄苦有了更深入的感受,王昌龄的那份诗情也就呼之而出。
三之延伸课文的思想内容
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顺应和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人性的需求,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学生的健康发展乃人文性最根本、最彻底、最成功的体现。因此,站在学生健康发展的高度,教师应努力搭建民主、科学、平等的平台,为学生而教,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依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人文教育不仅仅停留于课堂,还要深入心灵,拓展到身边的人事。如在学习《尊敬普通人》时除了对文中提到的那些普通人群体,老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到生活中的抗震救灾志愿者、北京奥运志愿者、无偿献血者,在此基础上,再拓宽思路想想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学生想到了邻居、同学、自己的父母……用他们能发现真善美的心灵写出了感情真挚的篇章。《母亲的纯净水》为我们呈现出一位爱女情真,朴实节俭的母亲和一个懂事,理解母亲,善于接受教育的女孩。学习本文以做人物评价为主线学习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母亲(父亲)的××”为话题作交流。让学生感受父母给予我们那浓浓的爱。学完全册书后,我们再回到《做一个最好的你》这篇课文,结合“岁寒三友”这个单元与《尊敬普通人》《唯一的听众》《母亲的纯净水》再谈理解。我们要把拉琴者面对讥讽,直面挫折的顽强意志运用到生活中,我们要把“女儿”的体谅父母,善于接受教育运用到生活中,我们要把诗人们的洁身自好,爱国爱民之心发扬光大,就能做到最好的自己。
四之根据需要,重组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的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和顺序。例如,我在进行“岁寒三友”这个主题单元教学时,将每一首诗歌教学与拓展阅读中相应的课文结合起来又作为一个小主题,这样的学习突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同学们理解掌握更容易。
五之改变教学形式
改变教学形式,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特长个性。比如我们的诗词学习,从《诗经》开始,最早就是用来歌唱的,今天我们何不“返璞归真”,以歌唱代替背诵。如《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等,让语文与音乐共舞,既可激发兴趣,又能得到艺术的熏陶,是一箭双雕甚至多雕,何乐而不为。学习《夜莺之歌》时,把它变成话剧表演,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理解课文,更培养了孩子整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让枯燥的语文课充满兴趣和活力。
这样的尝试让课堂呈现勃勃生机,教师的教学智慧得到充分调动,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这一学期让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浅!

上一篇文章:小学科学小课题

下一篇文章:小学音乐小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