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教育百科课题研究

学生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课例研究方案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4-07-23 15:30: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内容摘要:合作学习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及培养合作的精神。本文主要阐述我在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探讨如何优化小组合作学习,从而使课堂教学更为高效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合作学习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及培养合作的精神。在课堂上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能使每个学生都较为平等地参与学习, 并有充分发言和表达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意识。故而当下,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风靡一时”。
但是在实际中,笔者发现小组合作低效的情形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不少教师把其作为课堂教学的点缀,没有合理的分组,更没有精心设计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仅仅是作为一种形式上的走过场。另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时常出现整个局面被优等生掌控而后进生难以得到任何表现的机会,只能在一旁作“壁上观”。还有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形就是无论什么学习内容,授课教师一上来就让学生们进行合作讨论,也不分具体适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结果场面可能轰轰烈烈收效却很差。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使课堂教学更为高效呢?我们可以更多地从一些负面的例子中进行反思、汲取教训。先来看几则课堂教学实例。

1、小学英语小组合作的低效现状
实例一:我在教授PEP六年级下册Unit3 Last Weekend的Part A部分Let’s play的过程中让学生们仿照例句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I cleaned my room.用刚学过的各种表示过去式的动词watched TV,washed clothes,played football,visited grandparents造句。我按照四人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们用英语进行讨论,规定每个小组至少造出2~3句符合标准的句子。于是学生开始了热烈的讨论。但是我仔细观察后发现很大一部分学困生依然在用中文进行交谈,而且在同一小组中学优生与学优生讨论得热火朝天,全然不顾身边的学困生只能袖手旁观。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后来请每组
派代表发言时也发现只有那些好同学在积极踊跃地发言,并且他们发表的大多也只是个人的观点。那么小组合作在本节课中就基本没有体现出它的意义。
实例二:我在某位老师的随堂课上看到她让学生们分组表演一则对话。规定在指定的对话基础上可以自行添加1~2个人物,分组没有硬性要求,同学们6~8人可以自由组合。这个想法本身不错。可是学生们还小,很多人竟有些无所适从。于是要好的同学便凑在一起趁机说话,或做与课堂讨论无关的事情。授课教师也察觉到了这个情境,立即改弦更张,把学生按照6人小组统一划分了。结果我听到了很多同学私下在说 “他什么都不会,真是没劲”,“他都不配合我们,教了还不会,我们组还怎么表演呢?”
实例三:在课堂上我时常感到缺乏对学生们小组合作之后的有效性评价语言。往往都是给出一个话题,让大家互相讨论,然后请同学发言。继而对发言较好者予以“Good.You are smart.Super.”之类的评价。学生们似乎也都习以为常了,对小组活动后的表扬司空见怪了,脸上没有欣喜、没有期待。
综观以上实例,我认为长此以往会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部分授课教师盲目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走秀”于课堂的情形时有发生。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总体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及培养合作精神。但是,并非所有的英语课上都需要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动不动就用分组来装点课堂只会使学生们感到厌倦。笔者认为一堂课上是否应该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应该在充分考虑本堂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判断,切忌“一刀切”。
第二:有些课堂为分组而分组,分组机械化、分组不科学。事实上,对学生们进行合理的分组,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前提。授课教师应根据每位学生的英语基础、具备的口语交际能力,对这个话题的感兴趣程度进行编排。决不可一成不变的通通以4人或6人小组来划分。否则就会像实例中那样要么沦为好学生的天下,学困生只能袖手旁观;要么容易一片混乱,成为不想参与合作学习者们开小差的机会。
第三:合作学习后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通常的方式太过肤浅,有敷衍了事之感。几句简单的“Good.You are smart.Super.”的高频率重复将无益于对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越发麻木,反而会使课堂教学更为低效。再者教师常常只对几位做总结性发言的同学予以奖励,其实这很容易就演变成为一种仅对个别程度较好学生的表扬。在评价这方面缺乏全面性是我们日常操作中极易忽视的一个细节。

2、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2.1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分组依据
合作小组的分组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主体和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不同的分组类型。类型不同,小组成员也要不断地调整。建议小学英语小组学习一般可采用如下的分组方式:pair work即2人一组(同桌或前后同学),还有前后左右最为便利的四人小组,这两种是最常见的分组方式。另外Team work(一列、一行的一大组) 也是我们时而可用的分组形式。
灵活多样,因生制宜是我们分组应坚持的原则。在平时教师就应广泛的了解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等多方面的因素。以利于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当然,分组也要适度考虑到学生们的自愿原则,不能“乱点鸳鸯谱”,强行搭配。本着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能享受合作学习之乐趣的方针,既不能让成绩好的同学把整个儿讨论的局面控制去,同时学困生也要能从中得到锻炼,所以在分组的时候对于学优生和学困生的搭配就必须格外的引起重视。
就以前面所提到的PEP六年级下册Unit3 Last Weekend的Part A部分Let’s play仿造例句造句环节,我在第二次讲授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对合作小组进行了重新的编排,不再机械地以4人小组为单位,而是基于他们在课堂上反馈的对介词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平日里的的亲疏关系,最后决定实行3+2的五人小组形式,即3位掌握程度相对较好的学生搭配2位掌握程度较弱的学生,鉴于部分学生并非坐在一起,允许他们在教室里走动。最后经过实践检验,本堂课的小组合作互助确实比前一次高效了很多,学困生们也很乐意向程度较好的伙伴请教,最后都学会了句型。

2.2 小组合作学习执行中的有效性方略
在下达小组合作的要求之后,小组成员之前很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班里有一半的合作小组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开展合作,这时教师的引导就极为重要了。我们切不可急于让学生们去展开讨论,而是应该首先耐心地做好示范指导工作。示范基本有两种形式:师生示范或生生示范。老师可以选择已经掌握了合作内容的程度较好学生,请其到前面来配合老师一起完成示范过程。或者干脆有请几位学生代表,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之下完成示范。不论采用何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们在合作之前先明白究竟应该如何合作,这是保证合作能有效的前提。其次为使合作更为高效,教师可事先对每个小组分配一定的任务,让成员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为保证合作的质量,可视情况对一些小组设置组长,能力强的小组长们能对组员起到一定程度的帮助和带动作用。

2.3 小组合作互助可以采用的几种活动形式
2.3.1 游戏性质的小组活动形式
喜欢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小组合作互助可以常常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比如我在教学四季的课文中就运用了游戏:It is your turn to ask and answer!提问、回答问题是学生学习英语不可缺少的一个能力,特别是提问的能力,很多学生举得这个十分困难。因为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活动中,通常都是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方式,而这往往忽视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这个游戏,我通过事先分组把学生们按照程度搭配好,每组出示四季中的一张图片,第一位同学针对第一张图片提一个问题,然后拍下第二位同学的肩膀,由第二位同学回答,然后向第三位同学提出另一个问题,以此类推。此游戏要求问的问题不能重复和相似。所以教师应当事先让学生小组准备一段时间。另外,教师可以在学生问答过程中给予一些指导,特别是在问的部分,教师可用第一幅图做示范,教师问学生答,毕竟对于学生来说提问还需慢慢的练习。
开展小组合作互助的游戏,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使英语课堂不但有“气氛”,而且有“效果”,使学生不但积极“动”起来,而且在“动”中有更多收获。

2.3.2 任务性质的小组活动形式
任务型教学是时下非常流行的教学方式。此种方式亦可渗透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从而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我在教授颜色这一课时内容的时候就将“小小服装设计师”这一任务的设计运用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中。
学习任务:给无色的各种衣服图上颜色,并在组内搭配出一套最喜欢的服装。
任务概要:给各种衣服涂色,再搭配出一套服装,并向组内同学描述颜色搭配。
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会描述物品的颜色、形状和特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各种衣服无色图片数套;学生准备各种颜色的彩笔和一张大的硬纸板。
活动过程:1. 以6人小组为单位,分别给各种无色衣服涂上喜欢的颜色;
2. 组内讨论并挑选上好颜色的服装粘贴在硬纸板上;
3. 在硬纸板上用彩笔写上设计小组组员的名字;
4. 派代表在全班面前展示并描述这套服装的颜色搭配;
5. 根据色彩的搭配以及小组代表的描述评出最佳设计小组
所需时间:10~15分钟
任务变化:条件允许下,加入服装的价钱可模拟进行现场交易
备注:一个小组代表描述后,其他小组可以用“喜欢、不喜欢和为什么”来评价。
关于任务型教学与小组合作教学的结合,可以有多种形式,另一种较为常见的是调查型的任务合作活动。即常用的Make a survey.在此就不赘述了。

2.3.3 表演性质的小组活动形式
在尝试过多次小组活动之后,笔者认为但凡3人以上的合作小组,亦较为适合组织表演性质的小组活动形式。对于小故事、情景剧的改编和表演一直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因为表演永远是孩子们的天性。5~8名学生通过精心的编排,甚至可表演一则较为复杂的课本剧。我们决不能低估了孩子们的表演潜能,而是应当通过恰当的方式充分的引导他们开展合作。我在教授PEP教材高段的story time环节时就常常采用这种形式,首先根据学生们的程度和课文的故事情节需要,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表演小组,要求每位成员分饰一个角色,口语好的同学挑大梁并且负责带动组内表达能力较弱的伙伴。通过实践,我发现这种“表演”不仅是一种结果或一次“演出”,更是一个语言学习的过程。“表演”能促使学生们开口说英语,帮助学生们在语言知识有限的情况下,利用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非语言表达形式成功的进行交流,使语言更真实、更有意义,更易于记忆。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诸多方面将毋庸置疑的得到极大的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应当多种多样。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效地参与其中,这是合作教学的关键。教师设计的活动难度不一定要大,但对学生应有一定的挑战性;提出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引发他们的主动思考、讨论、质疑和交流,促使学生调动思维能力,积极探求,深入钻研,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自我构建、自我生成,从而完成获取知识的过程。

2.4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
适当的激励和评价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教师要适时地改变传统的已经僵化的评价机制。
一贯所采用的比较简略的评价语言:Good. Super.之类不仅仅是单调枯燥,更重要的是这种评价就像一块可以被随意复制的模板,在实际中到处运用,显然针对性就会相当的弱!因为每次合作的任务都各不相同,学生们的表现也千差万别。我们怎么能期望用统一的简便方式来做出省力又高效的评价呢?
笔者认为,我们授课教师应该在合作互助的这整个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摒弃以往只重结果的片面评价方式,侧重于对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可以借鉴形成性评价的一些原则和方法:比如教师本着导向性的原则,事先给本次的合作学习定好标准,要求学生在具体的某个环节应该如何控时,表演性小组活动中肢体语言如何操作才算到位等,这些涉及合作技能方面的细节性问题,都可纳入评价的范畴。
待到合作结束后根据事先所提的要求和标准,让每个学生先进行自我评定。然后组内成员间互相评价。如果时间充裕,或者课后可以组织同学们谈谈对与自己合作的伙伴的看法。这样的方式既能加深同学之间的感情,又能提高他们的合作互助意识,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评价主体单一导致的弊病。
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对于学困生表现的评价,要报以极大的耐心和宽容心,不能求全责备。最主要的依据就是看其在合作过程中的态度。只要发现他们正在积极的参与,就应及时的通过各种方式对其表示赞赏和鼓励,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
总之,我们应该不拘一格的创新评价语言和评价方式,以激励学生们在合作互助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对于小学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应该层出不穷。但是其作为小学英语课改的一个方向性的标志,如何在小组合作的有效性问题上加以探索和研究,值得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做更深层次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学英语教学精彩片段和课例赏析[M].宁波出版社.
[2]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注释[M].北京首都师范出版社.
[4] 合作学习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出版社.
[5] 宋雪东.合作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
报,2001,(4).
[6] 徐红.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
(10).
[7] 郭砚冰,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9).
[8] 钱希洁.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观察和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
(2).
 

上一篇文章: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下一篇文章:校本研修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