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您需要的资源啦!?本站所有软件高速免费下载,记得下次再来哦,找教案个人博客您下载的首选
软件大小:6.00 KB 下载次数:75
更新时间:2013-11-01 08:33:00
本地下载
快车专用下载地址
不能下载请报告错误,谢谢
S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十二次微笑
辽海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开放之都---西安

软件简介:
《比大小》说课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8和59页的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分数比大小”是在学完“分一分(一)”和“分一分(二)”,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对于分数的进一步认识。
呈现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是通过图形表示分数,让学生通过具体、直观的思维操作去理解和掌握。这样编排,可以进一步加强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巩固,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突出现阶段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本课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二是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能力,发展数感。
3.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设想
    设计本课时,我注重为学生创设恰当的参与,实践探究必备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掌握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使其在课堂中既有获取知识,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教学思路
课堂教学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1.创设情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激起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想学、乐学,我采用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引入课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索规律――通过折、分、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尝试概括比大小的方法。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大量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和空间,突出体现教师的组织、引导、合作者角色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3.运用规律――通过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和活动,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更多地挖掘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故事引入,激发情趣
为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采用了情景导入。通过故事猪八戒吃西瓜引出课题,进而揭示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第二个环节:操作比较,探究规律
1根据教材上提供的资源我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比较同分子两个分数的大小 
我制作了圆形纸分给各个小组,设计了“比一比、涂一涂”的操作、比较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涂和交流的过程中,通过目测、重叠法直观判断出 1/2>1/3 1/6<1/4,感受平均分的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既尊重了教材又进行了拓展。 同时阐明了唐僧孙悟空听说猪八戒说要吃西瓜的 1/8 时,为什么笑的原因。在活动中明确了活动任务,小组合作涂一涂比一比中体现了自主学习。活动中一边让学生动手自学、我一边巡视指导,点拨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这个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自学、巡视指导、帮扶后进、教师点拨等手段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出两个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基于学生学会了同分子分数的比较,提出问题:如果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又该怎样比较大小呢?激起学生想继续探究的兴致,进入了活动二。
活动二:同分母两个分数的大小。
每组两张大小相同的图形纸,并且出示活动二的任务,在任务里我故意留出了一个悬念,然后告诉学生这个悬念就是对一个图形纸涂色的要求。各个小组先涂色再讨论哪个分数大,然后展示作品,让学生说出是怎样比的,(目测、重叠)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习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判断出教材上 3/4>1/4
3/8<5/8,同时又对同分母的分数做进一步的拓展。从而让学生理解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得份数越多,这个分数越大。 
设计活动二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合作探究、主动参与、亲自实践,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对比分析、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课堂上的活动既给了学生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又在快乐中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第三个环节: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教材上的练习题是有梯度的,第1题是检测知识目标的,找学生口头回答做题步骤。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当堂训练、巩固知识目标,体现帮扶后进。 ) 第 2 题是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练习。 找学生上黑板上来做一做。 (让每组待进生进行板演,以便检测目标、解决疑难、帮扶后进。 ) 第 3 题有点难度,教师点拨学生来完成。 每组把准备好的 4 张大小相等的长方形纸片,分别涂上(1)所要求的分数,能够直观的完成(2) 的要求。请两组来展示他们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找个别学生回答,说出做题的步骤和结果,师生共同订正。
最后,拓展延伸: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并拿出超出目标的分数做知识的延伸,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