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您需要的资源啦!?本站所有软件高速免费下载,记得下次再来哦,找教案个人博客您下载的首选
软件大小:10.0 KB 下载次数:31
更新时间:2013-11-30 12:10:00
本地下载
快车专用下载地址
不能下载请报告错误,谢谢
兰兰过桥说课稿
铁的冶炼教学反思

软件简介:
聆听了陈老师执教的《兰兰过桥》一课。
《兰兰过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身边的科学”中的一篇比较长的文章。全文共10个 自然段。这是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 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课文内容浅显,生动活泼,时代感强,富有情趣,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符 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陈老师的课堂上,我体会到什么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学生方面:
一(8)班学生拥有很多课堂好习惯,这些习惯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其表现有:
1、学生举手姿势规范。
2、学生回答问题语句完整,表达清晰。
3、学生坐姿端正,给人以精神饱满之感。
4、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老师讲课时,学生亮晶晶的眼睛望着老师;同学发言时,其余学生又能凝神望着发言的同学,若有补充发言时,学生会耐心听完发言同学的话,再举手发言。
5、学 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这一点尤其表现在老师让学生分辨同音字、形近字、反义词的时候。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或联系生活经验,或用丰富的想象,或用加一 加、减一减等多种方法去记住这些容易混淆或必须掌握的生字。如“陈”与“程”,学生就会联系陈老师和班上一名名字中带“程”字的同学来区别记忆。再如识记 “薄”与“厚”时,学生说:“纸薄字典厚,我可以这样记住‘薄’与‘厚’。”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还理解了字义,有助于他们正确使用汉字。辨字环 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学灵活有效。
6、学生读书不拖腔拿调。小学生读书,拖腔拿调是最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是最难纠正的一种错误。陈老师班上的学生读书完全没有这种让人听起来十分不舒服的拖腔拿调声。学生无论是读字、读词、读句,还是读文,都不拖腔拿调,这与老师平时的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分不开的。
教师方面:
学生课堂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平日的指导与训练,它使教学更有效;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与教学理念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保障之一。在《兰兰过桥》一文的教学中,陈老师就表现出自己深厚的语文功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其主要表现在:
1、板书工整,书写规范。陈老师的字刚劲有力。她的板书没有一丝一毫的随意。课题是在事先画好的田字格中书写,其余板书一笔一画,排列整齐。黑板上清清爽爽,让人看着很舒服。这不仅体现了老师的个人素养,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2、课堂用语极其规范。整节课,教师在讲授新知、引导质疑或激励学生时都是用完整的语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对学生也是一种感染与熏陶。
3、范 读范写,注重写字教学与朗读训练。课堂上,教师很仔细地指导学生学写生字“兰”,不仅很清楚地告诉学生“兰”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还提醒学生注意看 老师书写,跟着老师书空,再在语文书上先描红再临写,教学扎实有效。陈老师还有一个特点:每当她在黑板上板书时,都提醒学生“看老师写字”,这是对学生 “有声”的教育,“无声”的示范。教师还十分注重自己的范读,用自己美丽动听的声音让学生也爱上朗读。
4、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醒学生文明发言。当个别学生不注意倾听他人发言,只是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时,陈老师就提醒学生:“先举手后发言。”学生的文明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它是老师坚持不懈教育的结果。同时,课堂上的好习惯也必定会使我们的教育事半功倍。
5、教师上课激情四溢。山东高效课堂经验总结中指出:高效课堂的条件是“教师情绪激昂”。教师是整个班级的领跑者,教师有激情,学生才会有激情。特级教师李镇西也曾说过一句话:“最好的老师要孕思考于胸中,融激情于笔端,扬激情于课堂”。是的,任何一门枯燥的课程,只要教师用激情去演绎,一定会变得精彩生动。教师有了激情,学生就来劲。有激情的老师上课神采飞扬,激情四溢,妙语连珠;学生课堂上如痴如醉,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在这节课上,陈老师就是用自己的激情去激发、带动学生的激情,所以整堂课上,教师学生用他们饱满的热情让观课老师如痴如醉。
6、善 于激励学生。本节课上,陈老师至少用了三种不同的方式去激励学生。第一种是内容表现激励法,即根据学生发言的内容或课堂表现进行语言激励。第二种是肢体激 励法。当有一位平时不大爱发言的同学积极发言后,陈老师主动伸出她的手说:“我们握握手吧,你这节课的表现真不错!”当老师温暖的大手握着学生柔软的小手 时,学生心里一定很开心吧。第三种是带头激励法。陈老师表扬同学时不是只动口不动手,她是自己带头鼓掌,在她的带动下,同学们的掌声热烈起来。我想:老师 发自内心的举动一定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
当然,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陈老师的课堂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也认识到了不足,记录下来,与陈老师共勉:
首先,这节课老师目标定位不够准确。这到底是一节识字复习课还是阅读新授课,教师自己可能没有弄明白。在第一课时时学生已经会认的字,教师用了将近半节课的时间来复习,使得后面的读文部分时间匆匆,学生读得不多,读得不透,有“走课堂”甚至“跑课堂”之嫌。
其次,《兰兰过桥》是一篇长达10个自然段的文章,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理解上确实有难度,教师不必贪多求全,期望一节课完成两课时甚至三课时的内容。换句话说,一节课的容量要适当。
第 三,教师要深钻教材,努力做到“读懂作者”“读懂编者”“读懂学生”“读出自我”。教师钻研教材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至少从本学段、本学年、本学期、本单 元的训练目标上去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比如,本教材是以专题形式编排的,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内容也都围绕专题设计的,本组“口语交际”的主题就是“未来的 桥”。所以教师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要在通读全册的基础上,一组一组地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每组教材围绕哪个专题,有哪些内容,有哪些要求,重点培养学生 哪些方面的能力、习惯,怎样进行教学设计,在体现自主、合作学习上有哪些措施,什么时候布置学生进行哪些学习准备,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就《兰兰过桥》一文而言,教师钻研教材时就没有注意到文中的关键词,如“结实”等,也没有结合生活实际去体会作者把潜水桥比作“房子”的妙处。 李作芳老师说:“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导火索。”教师只有深钻教材,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与作者、编者,与老师、同学深度对话。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自身的良好素养,更离不开教师的严格要求与有效指导,所以,让我们用“规范”与“素养”让课堂更“有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