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您需要的资源啦!?本站所有软件高速免费下载,记得下次再来哦,找教案个人博客您下载的首选
软件大小:14.0 KB 下载次数:23
更新时间:2014-06-27 21:12:00
本地下载
快车专用下载地址
不能下载请报告错误,谢谢
邓稼先评课稿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学反思

软件简介: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子与老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材料阅读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课前自己的学习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学生要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介绍,使学生对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的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难点:如何认识和理解百家争鸣在当时与后 世意义和影响。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启发示教学
教学设备:课堂教学相关图示、文本资料
课型:新课
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中国古代一本书,有人说只要读懂这本书就可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了。那么这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生:《论语》
师:展示《论语》这本小册子,那么这样一个充满着智慧的书诞生在怎样的一个时代呢?
师:出示时代背景(前言)让学生朗读:公元前八世纪至今之前三世纪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这是一个战争伴随着变革、动荡,伴随着创新的时代,在这个充满变革气息的时代里,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开馆讲学、向当时的统治者推销自己的治国理念。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
师:板书:课题“百家争鸣”
2、学生角色扮演,教师整理知识,阅读材料,达成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学派与伟大思想家,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板书四家)。
如果我们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弟子、道家弟子、法家弟子和墨家弟子,而对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应有什么样的立国、处世和做人的思想主张呢?
现在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代表四个不同的学派根据我们课前准备资料和课本知识各派代表纷纷登场亮相。(学生扮演角色)
第一组学生代表儒家学派:
甲: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孔子主张“仁”和“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还主张“德治”。
乙:战国时期,儒家还有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思想。战国末期荀子还主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师:评价:很好,然后出示材料(屏幕显示下列材料)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仁者爱人
子曰:仁远手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曰:恭。宽、信、敏、惠。
师:以上材料关于“仁”的言论中哪一个最能代表孔子“仁”的思想?
生:“仁者爱人”
师:那么什么是“仁”呢?(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解释“仁”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爱心、慈心、仁爱之心。
那么与“仁”相对应的“礼”又是什么呢?(屏幕显示下列材料)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师:从上面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礼”强调的其实是什么?
生:是关于做人处事的规范和制度。
师:“仁”是一种内在的修养,而“礼”则是一种外在的规范,他们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屏幕显示下列材料)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师:进而在政治上强调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必须以“仁”和“礼”做为自身准则,要求统治者实行“德治”(屏幕显示下列材料)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师:以上说明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生:“仁政”和“民贵,君轻”思想(屏幕显示下列材料)
苟子曰:“君者、舟也,座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之和制天命而用之。
师:以上荀子的言论说明他的什么思想主张
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民本思想”
第二组学生代表:道家学派
甲: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世界根本。主张“无为”主张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思想等。但比较消极,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社会。
乙:道家学派庄子认为“道”是最高原理,提出“齐物”论
(屏幕显示下列材料)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莫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师:材料体现了老子的哪些思想主张?
生:(根据材料归纳)道是世界的根本,事物包含对立的两方面,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消极态度,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社会。
师:庄子继承老子的思想,把“道”作为最高原理,但比老子更消极。
第三组学生代表:法家学派
甲:法家学派主张:实行严刑峻法,奖励耕战,还主张变法等……
乙: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将“法、术、势”相结合,用“自相矛盾”的寓言来反对“无用之辩”。
师:显示材料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以法为本,法不啊贵。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
请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思想?
生:主张变法革新;强调“法治”,加强中央集权,皇帝掌撑权力,法、术、势相结合。
第四组学生代表:墨家学派
甲:墨家学派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还提出“非攻,尚贤”……讲求实际功利,实践精神等。
乙:墨家的贡献还表现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
师:(显示材料)
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材料二:(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而死者,不可胜数。
材料三:尚贤者,政之本边。……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解则举之。――《墨子》
请指出:墨子的思想核心?
生:兼爱、非攻、尚贤

师:出示表格师生共同完成归纳:
学派 人物 时 代 主要思想或贡献
儒家 孔子 春 秋  但“仁”和“礼”教育思想,文化典籍
 孟子 战 国 “仁政” “民贵君轻”
 苟子 战 国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重视”“礼”
墨家 墨子 战 国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道家 老子 春 秋 事物包含对立的两方面,“无为而治”
 庄子 战 国 乐天安命,顺从自然
法家 韩非子 战 国 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变法革新,中央集权 法治
师:出示材料加以巩固让学生连接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孔子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  
而恶而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孟子
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则
载舟,水亦覆舟?                 苟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韩非子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墨子
师:以上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当中儒、道、墨、法等四个主要的思想统派以及他们的主要观点。除此之外,当时还出现了其他的一些派别。比如:兵家、小说家、名家、阴阳家等,从而出现了中国思想史空前活跃的局面。
插入视频《百家争鸣》
师:百家争鸣的展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都是这样,那么其影响怎样?
生:促成了当时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繁荣的局面,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质的基础,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深远。
3、古为今用,合作探究,迁移应用
师: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请同学们讨论指出今天的哪些思想体现了诸子百家思想?
生: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淡薄名利、以柔克刚等。
师(过渡):我们发现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
我们今天,每当我们现实中遇到难题的时候,我们往往要从那个时代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智慧灵感。
案例讨论:
现在我们学校的水电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水电部门通知如果再超过一定限度将停水、停电。请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派别出发,分别给我们学校提出解决水电浪费问题的办法。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儒家代表:谁浪费水电,就要找他说话,给他讲道理,通过教育的方式,让他懂得节约水电的道理。
道家代表:我们采取“无为”办法,等水电部门停水停电后,自然而然就会让浪费者体会浪费的后果。
法家代表:我们觉得应该制定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制度,对浪费水电采取严厉惩罚措施。
墨家代表:我们会加强节约意识宣传,另外我们会通过自身做节约典范,制作出节约水电各项工具。
师: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传统智慧精华是可以通过我们后人的发挥而为我们后人所用的。
小结:
百家争鸣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文化高峰。先代哲人们的关于做人、处世和立国的一系列智慧早已深入人心,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回首历史时,发现,百家争鸣的地位不可超越,这些思想和智慧必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思维。
师:那么我们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呢?
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随堂练习:
1.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2.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3.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4.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这一思想的是(  )
   A.墨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
5.试找出下列人物中不同类的一项(  )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荀子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孔子提出了“仁政”学说   D.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7,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民贵君轻”的代表人物是(  )
  A.韩非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8.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学术繁荣
  C.社会大变革    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9.下面四项内容中,表明墨子观点的一项是(  )
  A.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B.主张“兼爱”、“非攻”
  C.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 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0.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教学反思:学生对本课中的人物及事迹基本比较熟悉,但是正因为有一定的了解却并不真确,所以人物与其生平活动多有混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能够区别他们的生平活动。同时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基本上能够从历史的表象出发,探寻历史深层次蕴含的东西,如这些人物思想为什么会以这种形式表现出来,有如这些人物本身所体现的精神等等。但是本课的设计有些内容却超越了一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难以实现全面教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