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您需要的资源啦!?本站所有软件高速免费下载,记得下次再来哦,找教案个人博客您下载的首选
软件大小:0 Bytes 下载次数:0
更新时间:2014-07-01 18:08:00
谢谢关注。
不能下载请报告错误,谢谢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让我们手拉手教学设计

软件简介:
《王好战,请以战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特殊句式。
2.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文意,把握孟子的基本思想和说理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孟子的思想以及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 :
 领会巧于譬喻的说理方法   。  
教学难点 :   
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
                                           第一课时 
一.导 入新课
有一个同学早读迟到十分钟,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批评教育,没想他不仅不服气,还说“有同学迟到了二十分钟,我只迟到十分钟”。这个同学之所以不服气,是因为他脑海中有一种荒谬的逻辑,这种逻辑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大家知道这个成语吗?对,它就是来自《孟子》中的“五十步笑百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中的一些选文,一起去了解他的思想和他高超的说理艺术。
二.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四十页的内容,提取主要信息,分项列举。
1.孟子基本情况:名轲,字子舆,相传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游说诸侯各国,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2.孟子的地位:孟子是先秦第二位儒学大师。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二深远的影响。古人称他为“亚圣”。
3.孟子的作品:《孟子》包括《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三. 初步感知课文
    1、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2. 学生对照注解自译课文,在疑难处作记号,准备质疑。
3.师生共同释疑。
 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则:表示假设,如果…就…  发展
    ②填然鼓之鼓:名词作动词  
    ③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丧:为动用法死:形容词作名词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衣:名词作动词  
    ⑤谨庠序之教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王:名词作动词  
    ⑦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岁:年成 
⑧特殊句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状语后置)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状语后置)
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判断句)
    3.内容讨论:  
    ①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小组讨论后交流)  
    战国时代,个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望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②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  
    ③“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④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孟自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⑤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这有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一、深入课文,突破重难点
1.孟子和梁惠王是在什么背景下谈话的?   
    探究学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  
2.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探究学习: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如《墨子》  
    《管子》《商君书》就包含着丰富的人口思想。其中《管子?重令篇》认为“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把“人众”与“国富”并列为称霸天下的根本;《管子?人国篇》提出“九惠之教”(“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振困”“接绝”),全面鼓励增加人口;《管子?牧民篇》更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来强调培养人才,提高人口质量。可以说,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
3.选文的显著特点是用寓言说理,试结合课文分析比喻的功能。
选文的寓言通常都含有比喻的性质。如孟子所讲的逃兵的故事就是一则寓言,后来提炼成成语,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和错误,只是程度轻一些,却讥笑别人。拿这则寓言来揭示梁惠王的政治跟邻国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实在是妙极了。   
    二、拓展延伸    
1. 孟子所宣扬的王道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他的这一主张不被当时的国君们接纳?
讨论、明确:核心内容是,开始要采取措施,保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权利,接下来要采取措施,使百姓发展蚕桑生产,发展家庭养殖,发展农业。再接着就是发展学校教育,促使百姓完善德行。
因为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诸侯国互相攻伐兼并,意图争霸争利,统治者认为他的王道学说不切实际,所以他的主张往往不被接纳。
2.从孟子对梁惠王的指责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探究学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变化,民主观念抬头,百家争鸣兴起。当时孟子就义无反顾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骂桀纣是“一夫”,骂五霸及今之诸侯是“罪人”,骂大臣是“民贼”,骂把人民推向战争是“殃民”。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的宏愿伟志;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  
3.“仁政”思想在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今天可作如下一些合理地引申:  
    (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4)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5)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朱镕基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