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教育百科工作总结

中学教务处2012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3-01-23 14:45: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实验学校中学部教务处2012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中学部教务处2012学年第一学期工作在学校、学部的指导下,结合我校实际,崇尚务实,力推精致,追求卓越。以落实学校“四点”(回归原点,突出重点,夯实起点,打造亮点)为抓手,积极探索和完善“三学循环”课堂教学文化和“团队式”管理文化,大力开展学习力研究和差异化研究,以实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的三大发展为目标,为中学部在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具备国际竞争力而开展各项工作。以下就本学期的主要工作进行总结:
一、主要工作落实情况
(一)落实教学常规工作,努力创建教学“新常规”。
本学期我们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部工作计划的要求、根据中学部的具体安排,以教学新常规的建立为核心,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强化教学质量管理为重点,建立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加强教学管理,保障规范、有序、高效的教学。
1、积极修订《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师教学月考核细则》和《教研(备课)组月工作考核评定细则》,促进教学新常规的建立。教学新常规的建立结合学校“三学循环”模式向文化转变的要求,结合教研员、备课组长要从事务型向研究型转变的要求,结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落实轻负高效、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要求进行了全面修订、补充和完善。
2、加强教研员和备课组长的学习培训。本学期我们积极与科研部、学术办协调和配合,力争减少例会次数,每月召开一次教研员、备课组长学习例会。本学期共开展了4次例会。每次例会做到有理论学习、有交流发言、有工作小结、有工作布置,为教研组、备课组工作提出了规范的要求。尤其是本学期努力让各教研员和备课组长工作方式从事务型向科研研究方向进行转变,做好本学科的科研引领者。
3、认真做好月教学考核工作,通过考核发现教师、激励教师,力求客观、公平、公正评价教师的工作。教师教学工作月考核每月一次,考核的项目和总要求在学期初就向教师进行通报,实行全月考核,强化过程管理。每月教师全面检查的项目包括备课(教案)、上课、作业、考试、辅导(差异化辅导)和听课记录,教研员、备课组长月工作考核包括学习、活动记录、针对性听课、月工作反思等,每月22日当月考核结束,上报所有考核资料。每次考核注意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过程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即把教学考核纳入全月的教学活动中。过程中落实听随堂课、教师主讲公开课中评价考核教师备课和上课的情况。月末集中检查的教师备课的节次、月教学反思、听课记录及评议、差异化辅导记录等。并每月的听课节次在网上公布。二是重点检查与普遍检查相结合。根据月教学调研考试的情况和学生座谈会及家长反馈的情况,每个月设定重点检查的教师、备课组,从中发现典型,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三是调研与培养相结合。让成绩优良的教师与成绩暂时薄弱的教师结对开展教学调研活动,让他们互相听课,相互研讨,深入反思,写出分析评价报告,实现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在检查中我们十分注重对年轻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四是领导考核与教师考核相结合。每个月的教学考核工作都是由教研员、备课组长分年级交换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中学部的领导都要参与其中。李贵库主任、史柏华副主任在月教学检查中都要抽检年轻教师的备课本和学生作业,听随堂课。教师听课记录的的评价也要作为老师课堂教学考核评定的重要依据。
4、建立“一日四巡”,保证日常教学的正常有序进行。教务员负责教师考勤,谢文刚主任主要分管九年级教学管理工作,方汉舟副主任主要分管七八年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既分工,又协作,每天实行四次教学区的巡查工作。我们做到每天早自习必查,上课、晚自习时间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教师、年段交流,提出改进意见,并做好记载,纳入教师月工作考核之中。一个学期以来,班主任、语文、英语教师基本上都能提前到班辅导学生早自习,组织学生朗读课本、记忆单词、背诵文章,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早读时,学生或高声朗读,或低声吟诵,或互相检查,呈现出一种浓浓的书香氛围。每每从教室走过,心里不禁就有了一种美好的感觉。
(二)积极做好教学质量调研工作,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立足之本,因此积极做好教学质量调研工作是我校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良好传统,更是我校近几年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在学校和学部的统筹安排下,中学部共进行了九次学科调研测试,其中七年级进行了两次调研,八年级进行暑期预习作业和两次调研,九年级进行了四次调研。
1、结合实际,做好各年级的调研工作安排。八月下旬分别进行了七年级一
班、二班的期初学科调研和九年级第一次教学调研测试。九月初进行了八年级暑期优秀作业展评及学科调研工作并在开学典礼上进行了班级和学生层面进行了优秀奖的颁奖。十月底进行了七八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八(8)与平阳联考和九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十一月中旬及一月初分别进行了九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工作,十二月初进行了八(8)班与平阳的第二次联考。
2、认真组织,做好调研测试的动员工作。本学期,教务积极组织,统筹安排,做好各次调研测试的各层面动员工作。其中,11月10日下午对七八九年级进行了期中调研测试的动员,方汉舟主任针对期中考的目的和意义,如何正确对待考试,考试需要做好哪些准备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并就七年级学生在第一次调研中所出现的问题作了纠正和强调。通过考前的动员工作,努力在教师、学生中渲染一种积极向上,认真对待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3、严格把关,做好调研测试的命题安排。教务处对本学期各次调研测试都作了详细周密的安排,由各年级交换命题,其中九年级由外校命题或教研员命题。命题通知,由中学部或教务处通过密电形式至少提前10天发至命题人处,设置测试时间,内容,分值及难度值,做好命题的保密工作,并由各学科教研员负责对试题进行审查,努力做重点考查基础知识,重要知识,对难题,偏题,怪题一律删除。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两位外教担任期中考试的英语听力的播报工作,一方面让外教全面深入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来,另一方面也通过听力的播报来检查一段时间来外教的教学效果。
4、及时分析,努力提高调研的时效性。在每次调研测试结束,教务处及时组织相关教师进行阅卷,并在最短时间内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和召开质量分析会。会上,由不同学科教师代表作典型发型,叶校长和李主任都对调研结果进行了专题发言,客观分析一段时间内各班级、各学科的横向和纵向的动态变化比较,鼓励进步的,勉励不足的,科学合理提出改进建议。
5、积极跟进,保证质量提升的延续性。在每次质量分析结束后,教务处分别进行班级、学科、学生的具体分析,指定相关责任人具体落实。同时,教务处还对存在优势和暂时处于落后的教师进行课堂跟踪调研,通过课堂听课,查看备课本,学生作业本及学生座谈会,深入寻找各教师的优势和不足,及时提出努力和改进的方向。为全面提高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而努力。
6、培优辅差,认真落实“四项目标”责任制。通过调研测试,制定和落实年级、班级、教师的培优辅差计划,尤其是九年级,期初教务处制定各班级、各学科的“四项目标”——“状元目标、瑞中目标、重高目标、普高目标”责任人。通过责任制,具体落实到科,到人,实行承包制。利用“班课一体化”分析各科各师的承包对象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制定下一阶段奋斗目标及措施。
7、竞赛辅导,提升学生学业竞争水平。在常规教学开展的同时,七八九年级的竞赛辅导工作也陆续展开。七年级利用晚自习第一节,八年级利用下午第四节,九年级利用下午第四节,晚自习第四节进行辅导,辅导教师从各年级中选调,并定期进行阶段性检测和分析,努力在辅导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
(三)不断丰富“三学循环”课堂文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度。
本学期,在深入贯彻学校以“学习力”为引领,开展全员“炼术”行动的号召下,进一步营造“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重学习”的新型的、浓郁的校本教研氛围和文化氛围,以推进“三学循环”课堂教学模式向课堂文化逐步转变为核心,以课题式校本教研为抓手,通过备课、磨课、上课(赛课)、议课、反思等方式为手段,以“全员赛课”为平台,结合“思维导图”的使用,进一步细化科研课题,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全员参与,干部标杆示范,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
赛课活动涵盖中学部所有87位学科任课教师,要求个个参与,人人上课,让教师全员参与课前打磨、课中展示、课后反思、观后评议,充分发挥校本教研活动的反思、互助和引领作用,同时,学部根据赛课对象实际进行分类别赛课,中层行政领导上“导航课”、标杆教师或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展示课”。旨在理念导航,操作示范,行动跟上。从而使全员得到锻炼和提升,进一步实现我校“三学循环”课堂模式向课堂文化的转变。
2、注重过程,突出“草根”,追求课堂教学的原生态。
赛课活动逐渐淡化“赛”,重视“课”,淡化表演,突出“草根”,崇尚务实,凸显以“三学循环”主流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色。本学期由于场地受限,每位教师的赛课地点就在本班教室或技能学科场地进行,没有造作,没有过分渲染,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常态化面貌。重视参与赛课的过程,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全程参与,如果有特殊事情,需向教务处说明。重视磨课过程,学部要求每位教师的课前说课和磨课至少1次,新教师的磨课有达3次以上。重视对教师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对比分析,重视驻科行政、组内教师对开课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的分析与反思,关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收获。做好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反思,提炼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
3、讲究实效,实事求是,深入开展课堂文化的研究。
赛课活动要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搞形式、走过场。要积极营造人人关注课堂、人人深入课堂、人人研究课堂的良好氛围,特别要重视开课教师说课、教案、课件、课后反思和评课资料的收集,以突出活动的实效性。教务处要求教师的赛课资料及时上传,并随机进行抽查,力图过程资料的收集是完整的,实在的。
4、尊重差异,关注发展,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赛课活动尊重教师的层次差异,关注发展和进步。赛课活动立足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段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阶段,对不同类别的教师赛课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制定不同的发展标准和水平。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重视差异,分类参与,关注发展,突出激励,共同成长,全面发展。
5、明确主题,研究课题,提高我校校本研修水平。
课题式赛课,这是本学期学校主推的校本教研模式。根据学校教研部和各学科的教研计划和校本教研活动计划,除了举行各种形式的组内个人课堂教学研讨外,各教研组要设立本学科教研的阶段性课题,各阶段要以科研课题为核心,细化为若干个子课题,每节赛课以解决一到两个课题下的研究对象为目标进行设计,通过理论学习,至少一次的课前说课与磨课,课堂展示,并以教研组为单位举行观课、说课(课后反思)和议课活动,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校本研修水平。
6、细化类别,丰富模式,提升我校课堂教学的文化。
通过赛课活动,在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大框架下,针对不同年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学生,细化模式类别,丰富模式的多样性、细致性和全面性,如:
语 文 现代文新授课 七、八、九 自学展示——质疑点拨——拓展运用——一课一得
文言文新授课 自通文意——小组互测——质疑点拨——一课一得
作文指导课 材料出示——方法探究——内化运用——小结提高
作文讲评课 问题出示——例作点评——集体互改——小结提高
试卷讲评课 榜上有名——质量反馈——重点讲析——拓展延伸——自我反思
不断完善我校各学科的课堂模式群建设十分有利于教师的实际操作,为教师提供了课堂教学的抓手,减少了教师的盲目摸索,提高了教师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打造我校新型的课堂教学文化。
7、推陈出新,表彰优秀,打造课堂教学改革的先锋。
经过一轮的全员赛课,通过参与观课评课的教师的综合评价,推出了本学期的全员赛课的各单项优秀教师为进一步总结、交流“三学循环”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和经验,提升课堂的文化品位,加大对优秀教师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推广。开展了中学部“三学循环”优秀课例评比活动。
(四)关注学生成长,提升学生学习幸福感。
“做幸福的新纪元人”,这是我校近年来的追求目标。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学校和学部的指导下,教学处协同各年段,各班级,各学科组做好各项关注学生成长的几件事:
1、“每日十件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我处实际,重点落实七、八九年级晚自习前学生演讲的检查与反馈工作。学生演讲时间安排在每天晚自习前五分钟,由语文老师与学生共同协商演讲主题,班主任作班级总协调。演讲检查分别由七八九年级的学习委员轮流每日检查记录,每周反馈,并纳入语文教师的月工作考核。一学期来,每个班都能在每天晚自习前5:55—6:00之间进行演讲,正逐步形成习惯,尤其是部分班级学生能主动脱稿演讲,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加强对学生做眼保健操和科学坐姿的检查。随着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加,学生的视力水平及身体发育状态令人堪忧。学生视力和正确坐姿,事关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大事。我们把每天三次的眼保健操和科学坐姿纳入课程管理,要求班主任和当班教师务必督促指导学生科学坐姿,按时按规定做好眼保健操。
3、“四小家”的打造,推动学生的自我的展示。
语文——“小文学家”:为了建立培养符合温州市“小文学家”的机制,逐步创建温州市“小文学家”培养工程基地的品牌。为提高我校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发现和选拔一批爱好文学且具有优秀文学潜质的学生,特制定评选奖励办法。选拔评选内容有文学创作和文学素养:包括对有关文学基本常识和文学积累。 “小文学家”评选每年一次,每年评出校级“小文学家”15名和提名奖15名,对被评为市级或以上“小文学家”称号的辅导老师按市级一等奖予以奖励。评审程序:评审分为初评、复评两个阶段。1月底举行颁奖典礼。向15名“小文学家”发放荣誉证书,并予以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向15名“小文学家”提名奖发放荣誉证书。及时向市里推荐:符合市里条件的“小文学家”尽量多地向市推荐,参加市“小文学家”的评比。
数学——“小数学家”:旨在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关心环境,关心社会,去获取和发现新的知识,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形成学习数学的良性循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切身体会到数学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激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形成校园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促进教师思考与实践课改下的数学教学与活动该如何开展,如何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及素养上下功夫,促进学生自主地展示数学才能,体验数学价值;同时推动我校温州市数学家摇篮工程活动基地工作的开展。活动时间:10月份。活动内容:学生活动项目:设计数学节“节徽”比赛;手抄报比赛;数学家的故事演讲比赛;黑板报比赛;数学小论文比赛;数学竞赛及专家讲座。
英语——“小外交家”: 以学校的12月的文化美食节为载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参与精神,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开展一次健康向上的英语文化活动。以此为契机,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提高英语的实践能力, 培养和展示学生艺术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质,充分发挥英语组的集体力量, 努力打造瑞安新纪元实验学校文化节的活动品牌,更进一步地让全体英语老师和学生的智慧在校园中流动起来。同时,进行学校第一届“小外交家”的评选。活动内容:全国中学生英语大赛决赛;七年级开展“对话表演比赛”和“英语原版影片配音比赛”,八年级开展“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经典戏剧表演赛”,九年级则开展“英语限时口头翻译比赛”和“英语演讲比赛”;校第七届“英语节”暨第一届“小外交家”颁奖晚会。向每个年段的“小外交家”发放荣誉证书,并予以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向每个年段“小外交家”提名奖发放荣誉证书。
科学——“小科学家”: 本学期,科学教研组积极营造学科学、爱科学、争当小科学家的氛围,开展一系列评选活动。推选9篇学生小课题研究方案,七篇获奖并在12月份将研究成果送至温州。在10月份发动全校学生开展科技小制作、科幻画比赛、科技小论文撰写,多名学生获奖。在12月份底,参加温州科学素养考试,在七八年级开展主题为科学、创新、健康的手抄报评比活动,并以班级选送以段为单位评奖。在1月份进行实验操作考试。并在1月中旬进行全面展示。
温州市“三小”培养计划历时一年,我校的“三小”培养也做到积极主动,先进行校内评比,并择优推选上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校的“小外交家”展开有声有色,不仅细化过程评比,还能积极吸纳外教资源,在师生中营造了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二、工作反思
(一)教学常规工作还需不断改进和优化,创建我部的教学“新常规”。
1、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常规管理也应紧跟步伐,尤其是课堂的评价标准应与时俱进。当然优秀的课堂是无形的,如何让我校的课堂从“有形”向“无形”转变,既不能条条框框约束太死又不致于难以评价,并能真正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抓手值得我们去思考。
2、常规工作应该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备、讲、批、辅、考、研”六字常规既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优秀教师的制胜法宝,更是一所学校质量提升的根本和保证。因此,应允许有大量的时间供教师进行常规工作的落实,尽可能减少教师的时间消耗。
3、教学常规的考核始终是每一位教务主任的心头大事,因为他事关教师的切身利益。但常规的考核越细,工作的难度就越大,工作的复杂程度就越大,不仅劳命费力,还有可能导致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发生。因此,在“新常规”的建立的同时,“新考核”也成为当务之急。
(二)科学合理规范制定我校的质量评价制度,完善“新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是学校生存的基础,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也是学校追求质量的重要措施。鉴于此特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1、合理制定质量评价即教学调研次数。质量评价是需要的,但质量评价更应该是科学的、有效的。反之,很可能会导致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秩序混乱和教学效果的无效,进而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所以,学校应当在制定当前一段时间内的质量评价次数之后进行公布,让师生心中有数,按期初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2、建立可信赖的命题研究小组。命题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我们应当建立一支有权威的、有经验的、敢于创新的、工作扎实认真的命题研究小组。各学科拟定成员1——2人,定期进行命题研究,分析本地的、外地的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育行政部门的命题方向和特点,从而建立适合我校的命题方案,真正做到命题的高质性、高效度。
3、构建联考网络,加强校际交流。一所名校,不仅仅凭借一已之力,更需要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要学会合作互赢的商业运作模式,构建一个可攀比,无冲突的联考网格。既让我们知道的现状,也应该看看别人的发展,要学会“借智借力”。
4、制定不同层次的质量评价制度。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化,也应该尊重教师教学的差异化,尊重班级发展的差异化。不同的学生个体,不平衡的班级整体,不一致的教师发展群体都需要我们区别对待。如:后20%学生的评价、暂时落后的班级评价、新老教师的评价等等。
(三)推进课堂改革,需要一个慢慢消化、细心研究的“慢过程”。
一学期的课堂教学改革虽然已经结束,但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并没有停止。回顾一个学期的课堂改革全过程,让我萌生了对课堂改革的一番想法:能不能有可能让我们的活动能够“节奏:慢一点”“时间:长一点”“研究:深一点”“评价:专一点”“思考:细一点”。
1、正所谓“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慢”不代表拖拉,不是散漫,而是一种适于研究的一种节奏,一种适于思考的节奏,一种循规的节奏,一种教育的节奏。所以我们应该坚定改革的方向不转移,坚持改革的心态不动摇,沿着教育的节奏,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稳步推进。
2、任何一种研究,时间是基础,是保障。现在中学部每个教研组都有15人左右(除了社思组10人外),按照每次教研活动2人开课来算,就需要近8次教研活动,而三个月最多只有12次活动,这样势必会影响备课组的活动时间,而推动校本研修的主要平台应该是备课组活动。所以,我们能不能把全员赛课周期再拉长一点。
3、课堂教学应该向深层次发展,不能因为模式的约束而偏离了新课程的理念,更不能失去学科的“本色”,让“三学循环”模式由有形向无形过渡,真正体现“形在心中,生在心中”的理念。
4、课堂的有效评价还显得有些滞后,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学生的高效益,如何评价才能促进教师专业的快速成长,孰重熟轻,孰主孰次,既不能放得太大又不能条条杠杠限制太多,找到一个恰到好处平衡点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课堂的有效评价还需要更专业一点。
5、虽然通过教学改革我们收获着很多,但仔细思考仍然曾在诸多的细节问题,如多媒体的使用能否科学合理;课堂小组合作如何才能更有实效;如何提高课堂问题设计和反馈的有效性;如何恰当使用“思维导图”;课堂板书合理性的研究等等,还需要更细致地去思考。
总之,教学研究在课堂、教师成长在课堂、教育质量在课堂。继续深化学校“三学循环”的课堂改革,积极关注“三学循环”课堂、聚焦“三学循环”课堂,研究“三学循环”课堂、优化“三学循环”课堂,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为打造新纪元教育绿色质量品牌而不懈努力!
(四)端正教师教育态度,想想学生发展的“一辈子”。
一学期来,我们更多的是关注“课”和“题”,却很少关注“生”。虽然我们也做了许多关系学生发展的事情,但因为教师的教育态度往往使我们的活动流于形势,甚至在不少教师的脑海当中只有成绩,其它皆空。教育不是“一阵子”,虽然质量是我们永恒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想想学生一辈子的发展,我们又怎能抛弃所有呢?现在,学生的眼保健操、科学坐姿、课前演讲、“四小”培养活动等等,在很多教师看来只是一些无关紧要活动而已,可有可无,即使进行活动,也往往是敷衍,没有为学生终身着想,没有为学生的发展着想。一所学校的屹立不单纯靠质量来维系,更重要是在于“三生教育”的落实。给学生一个平台,他将还你一个惊喜。
另外,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仍然是摆在面前的最核心问题。
一个学期,匆匆而过,带给我的是诸多的思考与感慨。思考我们还存在种种教育道路的问题如何去解决,感慨的是作为一名教育者的神圣使命。虽然,梦想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有梦想,就将勇往直前。用我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为新纪元的教育事业发展增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