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教育百科教育论文

教师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与更新教育教学观

发布者微信

    

科学发展观教师论文

科学发展观与更新教育教学观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新教材、新课标已逐渐进入我们基础教育的各门学科和各个年级的教学课堂。与此同时,我们也总是不断地谈论“更新教育教学观”这一话题。究竟更新教育教学观的内容是什么?怎样更新?指导思想是什么?更新这一观念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诸多系列问题,我们思想上可能存在着模糊不清的认识,实施者可能仅仅是教学行为的简单变换。一句话,对于更新教育教学观,没有引起高度的思想认识,没有接触到更深刻、更本质的东西,没有真正把新的教育教学观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去。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围绕如何更新教育教学观这个话题,与同仁共同探讨商榷。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中必须运用的一个科学思想武器。尤其是我们基础教育从业者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更新教育教学观以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方面。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为整个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动力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的改进与重组提供了广阔背景和重要契机。重新组合和构建课堂教学,其核心是教学观念的问题。过去的课堂教学思想和观念既不适应新教材的教法,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如何更新,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不对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          质量效益观
 随着新形势下教育的发展,教师传递知识数量的多少,不再是评价教学质量高下的唯一标准。在谈及新的教育教学观时,我们应对长期以来所坚持的一些基本的教育观做一个梳理、反思和追问,究竟这些观念是不是符合时代的需要? 
          这要从最基本的问题进行思考,要回到问题的原点,这里所要提出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教学是高水平,高效益的 教学?`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过去,我们评价教学水平的高下和教学效率高低时,最主要的尺度,甚至很多情况下,是唯一的尺度,就是知识传递数量的多少。今天看来,必须改变这种观念,放弃这种唯一的评价标准。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知识是学生实现一切发展的基础,但学习什么知识和用什么方式掌握知识,则对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有重要的影响。掌握知识的多少,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但不能完整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真正要衡量教学水平的高低,不能简单地看一节课学生学会和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要看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学生各方面真实的发展状况,如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也就是独立学习知识,独立掌握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特别是要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到底获得了怎样的发展。
二、      教学价值观
        教育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何在?价值如何?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基本价值,也就是外在价值。所谓基本价值是指学校的教育教学要给每一个受教育者完备的、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要让他们通过受教育学到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关键是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到学校就是要学习知识,掌握本领,这是学生的天职。但教学的价值不仅仅局限在这个方面。
        二是教学的人本价值,也就是内在价值。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生个体,学生的发展可能性是丰富多样的。学生在学校生活当中不仅有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需要,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在掌握知识本领的过程中,还有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完善自己的人格、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的生命价值等一系列的需要,教师的教学应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从则格意义上讲,教学的另一个价值就是内在价值。它主要满足精神层面、人格层面的需要。这些要靠教学工作、教学过程来加以实现。
       通俗的讲,外在价值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能够谋取一个职业,有一个吃饭万,为他们能够胜任未来工作做好准备。因此,它具有功利色彩,更多的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有着截然不用的区别,外在价值是功利性价值,而内在价值是非功利性价值,是超越功利的,是更多地建构、丰富、完善作为人本身具有的精神价值。 
       完整的、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这两方面的价值,即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功利价值和非功利价值统一起来的过程。
       反思我们过去的教育教学,在价值观的实现上做得怎样呢?各种各样的原因,在教学价值观的实现上是不平衡的,甚至是单一的。在很多方敏教育的内在价值都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甚至完全没有体现。而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的客观原因,也有教师的主观原因;既有教育的内部原因,又有社会的外部原因。如果从教育教学内部反思的话,学校教师的观念转变是否及时是否跟上时代的要求,这是关键所在,这是形成上述现状的重要原因。比如,我们在课堂上过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却很少考在掌握本领、获得成绩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如何,他的学习生活、学习过程是否快乐。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以及良好品格的形成。          
        因此说,在教育教学方面,注重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结合应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责任。只注重一种价值,即过分关心学习成绩,认为学习优秀的学生就是好学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生理成长和心理成长。学生的人各方面、精神方面都会出现教育偏差。所以说,这种现状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现象。完整的教育是二者的密切结合,即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外在价值,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丰富的知识与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价值,让学生从小拥有一个健康的、快乐的精神世界。这样的教育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也会给学生的一生带来快乐与幸福。
 三、学生地位观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而发展的对象是谁呢 ?不言而喻,就是学生。学生地位观的核心就是解决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地位问题。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任何一个人的发展不是靠外界强加的,人的发展是一个主动的建构与形成过程。只有外在影响和内在因素不断结合在一起,人的发展才可能实现。
人的主体性的成长和建构是一个人的发展关键。在教育中要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教师要尊重学生,首先表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上的尊重,地位上的平等。
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体,做学习的主人,在教育界已倡导了很多年,早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在教育现实当中,我们教育者做得又怎样呢?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过程。
事实上,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远远没有得到完全落实,特别是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做得还不够理想。现实中教师随意打骂学生、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一点,我们经常从媒体上可以看到或听到,偏远山区、文化发达区、中心城市等各地仍然存在。不光如此,在这个基础上还有发展,那就是,教师从随意用尖刻的语言对待学生,发展到对家长也严辞厉与语,甚至是很不客气地训斥,使得家长一时间非常尴尬和难堪,这样导致许多家长很害怕到学校来,怕见老师,极大的影响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
进入二十一世纪,这种落后过时的教育方式必须退出教育舞台。如果继续下去,很多教育理想就无法实现。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广泛宣传,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我们教育界中,师生间的和谐何等重要,落后的教育方式,长此以往,师生的民主、和谐关系是建立不起来的。
四、教学过程观
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但是,在现实中,长期以来,教学已被简单地认为成一种告诉被告诉的过程,即教师扮演告诉者,学生扮演被告诉者;教师把知道的知识告诉学生,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教育理论的一个经典认识—教学在本质上是教师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特殊认识过程。仅仅从认识论的角度给它定位,这样势必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只是以知识为纽带的告诉与被告诉的关系。
事实上,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极为丰富的过程,它与教师和学生整个生命及生活过程是融为一体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掌握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不断提升生命价值、丰富精神世界的完整过程。所以,我们应该全面、科学的认为;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索、共求新知、共享生命、共同体验的完整的生命过程。这样把握和实践教学过程,我们的教学会更加有意义,也就自然而然的摆脱了单一的、简单的教学形式。
五、教师职业观
 关于教师职业功能的一个古老命题是,唐代大文豪韩愈的《师说》那句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教师的天职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应该重新认识,重新认识,重新命题,重新定位。
当前,中小学教育提倡,教师要不断实现角色转换,由单一走向多样。教师不仅要做“传道、授业、解惑”,同时,还要扮演探索者,学习者,合作者,引导者,倾听者,欣赏和支持者等,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才能成为胜任现代基础教育工作的合格教师。这也是新的时代、新的教育形势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新的标准。这一新的要求和新的标准是,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水平,由单一的实践工作者转向教育思想的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由单一的实践性教师向学者型、研究型、智慧型、复合型教师转变;有教书匠水平型艺术家境界迈进。过去,一些教师只满足于本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反复锤炼与提高,这当然是好事,是可取的。但是对专业以外的知识及教育理论、教育改革前沿的信息不大敏感,缺乏研究。
固然,不断充实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使我们所大力提倡的。但是,只满足这一单方面的修炼,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是不具备研究者的眼界和能力的。我们说,即使能力水平再高,充其量只是匠人水平。匠人水平与艺术家水平是有别的,他们的区别就在于:匠人做的东西精致,但缺少灵气和创造性,而艺术家不仅东西做得精致,而且具有丰富的创造性,有研究,有探索,能出新。我们教师在教学岗位上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关注问题研究,关注自身指挥世平的提升,才可能不断向教学艺术的更高境界迈进。
六、学生评价观                                                                                                          
教育教学中,评价是一个带有导向性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他可以直接影响教育的发展方向。过去的教育教学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关键在于没有搞清评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评价在日常教学中有两大功能:一是激励功能,即通过评价、考试、测验来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诊断功能,即通过评价来了解、诊断学生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教学。但在日常教学中,由于我们对评价功能把握不当,就会失去功效,甚至会造成重大的心理伤害和损失。这就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在对学生评价时,往往放大和强化了学生分等级、学习分优劣、选拔缺乏鼓励而造成的。这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心灵上的伤害是难以想象的。这种对评价功能把我不当的评价,无疑对学校、对班级的发展和对学生的未来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长此下去,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秩序将遭到严重破坏,而学生也始终生活在焦和压抑当中。导致最严重的后果是,对学习较差、排名靠后的学生,在心理上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事实表明,许多学校的“差生”,很多是由于运用不当的教育方式,特别是采用不当的评价手段人为的制造出来的。我们每个人的承受力是非常有限的,不妥当的评价反反复复,无疑是对学生心理的反复打击,那些学习成绩暂时靠后的学生,自信心和上进心在这种压力下会彻底崩溃,最终可能会放弃努力,默认自己“差生”的位置。当学生一旦给自己贴上了“差生”的标签时,往往是很难逆转、很难挽救的。这种教育、这种评价不是可悲的吗?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对学生的评价以如此。任何评价方式方法,有长处就有短处,有实用性就有局限性。但是,如何把握,在于学校,在于我们教师。每一位老师的出发点无疑是善意的,但对教育归路认识不够,对评价方式把我不当,好心就会办成坏事,就会对学生造成伤害,使学生错过良好的发展机会,以至于影响一生的前途。

教育无小事,评价要妥当。任何教育措施,都应考到学生的利益,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让学生在教育中,在评价中得到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