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语文三年级语文

《蒲公英》教学反思

发布者微信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教学反思

蒲公英教学反思

 
 教三年级学生,感觉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举手发言的学生较多,但发言清楚的不多,学生回答不是只言片语,就是词不达意。语文教学泰斗叶圣陶曾撰写多篇文章呼吁语文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他说:“不要以为学生自己能说话,而且时时刻刻在那里说,少顾及些也无碍于事。要知道说话训练所以称为训练,在乎利用种种有效的办法,养成学生自觉地说话的好习惯。自觉地说话的反面是自发地说话,就是随随便便地说,这也会成为习惯,当然是不好的习惯。假如不甚注意说话训练,就无异放开不管,任他们养成不好的习惯,这能说无碍于事吗?”对此,我们语文老师责无旁贷,在我们的课堂中要时时注意培养学生准确表达语言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蒲公英》这一课时,我两次感觉到学生由于认识不清,表达含糊不清。导入新课时,我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认读“蒲”,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学生有的说:“蒲公英是白色的。”有的说:“蒲公英像白色的雪球。”显然,学生对蒲公英的认识仅是花落后花托上的样子。于是,我告诉学生:“你们描述的是蒲公英果实的样子。蒲公英是一种植物。它长叶、开花、结果。”讲到这里我让学生看书上插图,说说蒲公英叶、花、果实的样子,然后出示课文的第一节,让学生图文对照,了解“花瓣”“花托”“绒球”“小降落伞”所指的部分。在学生读通这两句话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去掉“洁白的”“可爱的”“几十个”这几个词读一读,体会句子表达的具体与思想情感。这是一个学生对文字咀嚼的过程。我觉得这样的咀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学生养成准确、清楚、具体地表达语言的习惯。
第二次是在初读完这篇课文后,我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个童话故事,让学生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因为本课要求复述,我先让学生概括,然后引导抓住主干进行复述)。学生在说的时候出现两个问题,一是不断复述文中的句子,二是概述的时候不能把握住主要对象。通过反复引导、强调,学生终于明白课文讲的是蒲公英的种子成熟了,要到别的地方安家。太阳公公嘱咐他们不要去沙漠和湖泊,要去泥土里。两颗小种子没有听从太阳公公的话,去了沙漠和湖泊,结果干死和淹死了。而落在泥土里的种子生根、长叶、开花了。

上一篇文章:《掌声》教案

下一篇文章:《西湖》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