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思品二年级品德与生活

家乡的月儿明又圆教案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1-03-25 20:12: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家乡的月儿明又圆
  •   公告:

    

家乡的月儿明又圆

——中秋月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15~17页 

教学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统故事、传统活动,了解家乡的风俗人情。

2、能在日历找到中秋节,从不同途径搜集节日的信息,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节日特色;

3、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文化娱乐活动,从活动中加深对节日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教学难点:能在日历找到中秋节,从不同途径搜集节日的信息,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节日特色,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教学任务:主要通过搜集、汇报交流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统故事及相关的民风民俗。

课前准备: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及民风民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

1.最近商场里比平时多了很多有特色的东西,摆成一条街了,知道是什么吗?(月饼)什么节日有吃月饼的习俗呢?

(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关心生活中周围的事物。)

2.揭示课题:中秋节

二、话说中秋

1、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

(1)关于中秋节,你知道什么?

用故事会的形式交流汇报,在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上,教师予以适当补充。

中秋节的来历及别称;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2)伯父回来了

丁丁的伯父从英国回来了,看图说说丁丁一家是怎样热情招待客人的?(渗透家乡的风俗人情)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作者的思乡、思亲之情。(培养学生爱亲人、爱家乡,关心亲人、关心家乡的情感)

2、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3、赏月——月亮里面究竟有什么呢?

(1)有关月亮的传说——嫦娥奔月(见教学参考)

(2)人类的首次登月

三、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家乡的月儿明又圆

——中秋月圆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节日特色:吃月饼、赏月、花灯

传说:嫦娥奔月

教学设计反思:

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是一个温馨的节日,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宝典,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这个日子里,人们用各种活动来表达对过上祥和、富裕、快乐生活的意愿。小学生在这样的场景中,既能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熏陶,又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和变化,是培养他们积极愉快的生活意识的经典素材。本主题活动通过设计华侨伯父归来、合家团圆过中秋等生活情节,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风俗、人情,从活动中加深对节日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方案主要先用故事会的形式交流汇报,在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上,教师予以适当补充。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同时获得成功感,使课堂气氛活跃。借赏月引导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典故,探究月圆的自然现象,并从神话故事引出现代载人飞船旅行月球及太空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