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思品二年级品德与生活

我家门前新事多教学反思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5-04-12 06:13: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我家门前新事多
  •   公告:

    

《我家门前新事多》课后反思
《我家门前新事多》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生活的地方》中的第三个主题,属于“儿童与社会”轴线,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和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这两个方面。对应内容标准为:“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和“对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学生在学习前两个主题时,了解了家乡的风景名胜和物产等,已经初步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本课着眼点是让学生通过对家乡发展变化的观察和感受,进一步升华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课前调查,发现本校学生对自己居住的小区周边发生的新事,已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但认识不够全面。
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道德教育才有实效,因此,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我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生活中捕捉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巧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促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用眼看、用嘴问、用笔画,调动学生用多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家乡的巨变,在获得充分感性积累的基础上去提高认识,升华情感,指导行为,把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有机地联系起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未来建设出力的这样一种情感。

一、关注儿童生活,促发主动参与
  新课标中指出:“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 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我在坚持生活化价值取向的基本前提下,主动关注、研究和增补学生生活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如“空中课堂”的引入、展示学生社区生活照等内容,引导他们深入情境,让学生由事及理地运用学到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观点,对一定事例进行分析,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形象性和指导性,让学生学起来简明生动,用起来切实可行,学生感受到鲜活的世间乐趣。在课堂评价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验,通过充分讨论,使学生个人感性的道德经验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心理动力和行为的价值尺度推动道德行为的形成,也只有当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学生的道德体验不断概括,不断深化时,他们的情感才能从感性向理性的高度升华。

二、开展童趣活动,促进道德内化
新课标中指出:“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我在本课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构建起了让孩子直接参与并有所收获的有效活动,如找一找家乡新鲜事、数一数新增地铁线路,说一说家乡美好未来等活动,引导儿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以多种形式如用乐高玩具制作城铁模型、用毛猴制作从事运动的人们,用豆画展现学校生活等,通过学生喜欢的各种方式表现与分享活动的成果。
教学中设计的活动都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经历和体验基础之上,是儿童生活经验的分享、梳理和提升,促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活动目的明确,具有童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创设条件,努力构建自主互动的课堂,让孩子在课堂上充分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想、所惑,促进道德的内化。
我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导行的相互促进,克服了以往教学中偏重道德认知的弊端,在克服学生的“假性认知”,促使学生的“知行统一”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从而使教学过程在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中,生动、活泼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三、引导主动探究 培养创新意识
新课标中指出:“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习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人们常说“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比较、调查等简单的社会探究活动。在开展探究学习之前,我根据任务、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以及学校提供的条件等因素对探究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和准备,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现象有所预测,对探究活动及时调控、改进,并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常用的探究方法,学生先后总结出如报纸剪贴、书刊摘抄、上网下载、生活体验、数字对比等18种收集材料的方法。本节课上,学生们展示了他们开展的今昔对比、走访参观等探究活动的成果
新课标中还指出:“引导儿童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尤其要鼓励儿童动手做, 以多种形式如语言、绘画、音乐、动作、表演、作文等,表现与分享活动的成果。”
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法归纳整理,总结展示探究成果,学生先后总结出如讲一讲、唱一唱、演一演、贴一贴、填一填、画一画、写一写、做一做等8种展示材料的方法,而每一项里又蕴含多种表现方式,而这种种方式都来自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设想。在这节课上,学生制作纸工模型展现超市的商品、制作芭比娃娃模型展示未来多功能衣服、制作乐高模型展现新修的地铁,制作电子玩具模型展示出未来的交通工具,各种学生喜爱的展现方式,也向我们展现了学生多彩充满乐趣的创意生活。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既教给学习方法,又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就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

这节课以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的相互促进。学生在亲身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课文内容,激发道德情感,强化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体验内化环节,让学生在体验中深化道德认识,从而使教学过程在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中,生动、活泼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