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思品三年级品德与社会

《让老人生活快乐》教学反思

发布者微信

    

《让老人生活快乐》教学反思

 

三年级的学生大多受到过爷爷、奶奶的照顾,他们与老人在一起生活,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但他们在受到老人关爱与呵护的同时,却认为老人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他们不知道在接受别人爱的同时,也应该爱别人,更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爱别人。本课就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年级“孝亲敬长”这一德育目标中有关“尊敬老人、帮助照顾老人”教学内容而编写的。

纵观《让老人生活快乐》的课堂教学,反思以下几点:

1. 依据新课程的精神,课堂中着重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的课程标准,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本课的设计力求使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内和书本中,而是面向孩子们的整个生活世界,面向社会,是自主、综合、开放的学习。在课前,孩子们通过各种途径,对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进行了《我家老人小档案》的调查,让学生们通过调查,了解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轻时所从事的职业,他们年轻时事业的辉煌;以及他们现在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后,仍在为家人做出不少的贡献……这些都是本课的宝贵课程资源。

2. 在教学活动中,全面落实新课程的精神,使文本走向生活,使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参与到活动之中,去感受、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相互真诚关爱的情感,使学生形成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学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采用了一些内容和方式都是贴近儿童生活、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设计的一些孩子们可以直接参与的活动,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呈现,寓教育于活动中。同时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通过问题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整堂课下来,学生始终处于一种非常高涨的情绪当中,感到这次活动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一次情感的交流。

3.为了达到活动目标,我让课堂走向社会。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创设开放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身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这堂课的设计,我力图将社会生活与课堂打通,由课堂内容辐射课外生活,将课外事情引到课堂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的同时,去帮助社会上的所有的老人,将大社会引进小课堂,这样的教学是向学生的生活中开放的。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种种儿童乐于接受的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提升和整合,这样的教育意义被凸现出来,变得更加清晰,学生带着这样的收获走向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课后得以扩展和深化,使学生的知、情、意更好地得以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