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幼儿大班大班主题教案

哈哈小人教案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4-03-27 20:31: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哈哈小人
  •   公告:

    

活动名称:哈哈小人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是从《我自己》的主题延伸出来的。在进行“我的自画像”活动时,孩子们接触到了哈哈镜,她们都很喜欢,原因可能是镜中人物的变形夸张,让人不由自主地嬉笑不已,幼儿更是对此喜爱有加。活动所呈现的过程与结果就像是幼儿自己在照“哈哈镜”,活动过程中“小人”的造型因为画在折纸的不同重叠部位而变形夸张,充满童趣。随着折纸方向、方法以及落在这线部位内容的多变,探究“小人”造型的变化会变得无限可能。
大班幼儿已有的绘画技能和对事物摆放的空间经验都为他们的探索、创造提供了条件。因此,一旦发现变形夸张的缘由,无意创造就变成了有意想象和创造,幼儿也会不满足于一个活动的所获,希望可以把学到的和感悟到得迁移到更多更广的领域。我们将会通过以下环节来达成此次活动;
第一环节:观察理解——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造型;
第二环节:观察讨论——发现“小人”造型的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第三环节:欣赏作品——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活动目标 :探究画面中人物造型的变化与折纸方法的关系,感受其中的趣味。
活动准备:
1、小型吸铁石(或宝贴)若干,记号笔18支,黑板一块。
2、两种浅色的纸,其中折好的长方形纸42张,没折的纸16张(都为A4纸张的1/4大小)
活动过程:
一、 观察理解——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造型
1、幼儿说说自己来幼儿园几年了?
2、幼儿理解并绘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幼儿在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老师取走小人 (找出小框内没有折过的纸画)
小结:原来画的小人头要顶着天,脚要踩着地,手还要碰到两边,这样才叫顶天立地。
二、观察讨论——发现“小人”造型的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1、 幼儿第二次在这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1)要求:不能打开这张纸
(2)幼儿在折过的纸上绘画
2、幼儿观察打开折纸后“小人”的变化
(1)你画的小人怎么了?
(2)你画的“小人”为何断开了?
(3)想一想,断开的地方为何不一样?他们断开的地方都是画在哪里的?
3、幼儿思考并尝试连接断处的方法
(1)有没有办法把断开的地方连接起来。
(2)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断开的地方连起来。
4、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作品,说说他们分别把小人的哪个地方变长了?
5、幼儿第三次在折纸上绘画
(1)如果再给你一次画画的机会,你想把“小人”的哪里变长?
(2)鼓励幼儿再画一次,比一比这次谁画的与众不同。
小结:我们的哈哈小人,想要让它在哪里变化,就把断开的地方画在折痕那里,打开之后,再把断开的地方连接起来,这样,我们的哈哈小人就完整了。
三、欣赏作品——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1、幼儿欣赏、比较同伴的作品,发现与众不同之处。
2、幼儿再次思考新的问题并延伸操作。
提示:如果把纸换个方向会怎么样?再折一下会有什么变化?
3、小框里最后一张纸是送给你们的,请你回家再去试一试。
活动反思:
记录:
本次活动呈现的过程与结果就像幼儿自己在“照哈哈镜”,活动过程中“小人”的造型因为画在折纸的不同重叠部位而变形夸张,充满童趣。随着这支方向、方法以及落在折纸部位内容上的变化变得无限可能。
分析:
1、大班幼儿已有的绘画技能和对事物摆放位置的空间经验都为他们的探索、创造提供了条件。一旦发现变形夸张的原由,无意创造就变成了有意想象与创造,幼儿也会不满足于一个活动的所获,希望可以把学到的和感悟到的迁移更多、更广的领域。
2、将探究活动的元素整合到美术活动中,准备的材料随手可得。
调整:
小人的材料随手可得,当幼儿理解方法以后,希望幼儿会迁移探究对象。不断实践与延伸。
 

上一篇文章:参观小学教案

下一篇文章:美丽的花教案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