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幼儿大班大班半日活动

大班半日活动《神奇的纸》

发布者微信

    

大班半日活动《 神奇的纸 》的阐说与反思
对内容的确定与优化:在“神奇的纸”这一主题中,我们将如何回归幼儿的生活经验,提升幼儿的探究兴趣作为确定主题内容的依据,在晨间谈话《纸浆的制作过程》、户外活动《好玩的纸》、区角《睡莲花开》《纸船沉浮》中提供多种材料以提升幼儿对纸的认知。除了认知方面的提升,我们还尝试把科学启蒙活动的大目标——科学态度的养成融入其中,在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杯》中通过探索、比较、思考、操作,了解科学现象、感受科学奥秘、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认识到科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从而形成积极探索、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艺术活动能更大程度地提升幼儿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对美的感悟能力,我们选择《纸浆画》这一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将美术活动与科学活动进行融合,进一步提升幼儿对纸的认识。
对儿童的观察与了解:大班孩子们爱探索、爱操作,对许多事物感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强调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自身与周围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获得经验。
1.儿童原有经验:纸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品,但他们对纸的认识不够深入、全面。本班孩子通过对纸的初步探索,对纸来源、纸的制作过程、纸的吸水性都有一定的经验。
2.现时兴趣需要:艺术活动和科学活动都是幼儿非常感兴趣、可以动手操作的活动,对于纸的吸水性的进一步研究有是幼儿现阶段想继续探索的内容。只要动手去探究,就会有体验,有收获,同时又有挑战性,而幼儿这种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情感,以及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正是幼儿终身发展所要具有的。因此,我们认为本次开展的教学内容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价值的。
3.与主题的链接:晨间活动、区域活动、主题墙、教学活动、自由户外活动的内容以及所提供的材料都与主题息息相关,特别是两个教学活动都是根据纸的吸水性这一特性设计而成,《神奇的纸杯》提供材料解除纸的吸水性;《纸浆画》利用纸的吸水性制造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对组织的设计与调整: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了以下两个教学活动:《神奇的纸杯》《美丽的纸浆画》;户外活动:《好玩的纸》,使幼儿对纸的种类、用途、特性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概括能力。《神奇的纸杯》作为大班幼儿对一般普通的纸的特性也有所了解,即纸遇水会慢慢变湿(吸水)、变软,而纸杯能盛水的现象却往往被幼儿所忽视。幼儿通过探索发现涂蜡的纸杯不漏水的科学结论。正因为蜡有这种特性,“一次性纸杯不漏水的秘密”就不言而喻了。《美丽的纸浆画》:制作纸浆画对于大班孩子来说是一个新颖有趣的美术活动,纸浆画做出来的颜色很鲜艳,可以在多种材料上进行绘制。在活动中孩子们的手、脑、眼都得到了锻炼,培养了幼儿的耐心细心等心理品质,也突出了装饰性,可以美化生活,并且孩子们对多种工具的探索也有了积极的兴趣。《好玩的纸》是本次半日活动的延伸活动,利用废纸,把过期的挂历纸、报纸、广告纸、纸箱变成好玩的玩具。在这个活动中锻炼了孩子们合作游戏的能力,也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游戏兴趣。
纸的世界形形色色,丰富多彩,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遨游在纸的世界中,发现着、探索着纸的秘密,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对过程的阐说与反思:
1.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 整个半日活动的设计都与幼儿的生活相关,师生共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墙面、区角、空间的环境创设、充分建构了“神奇的纸”这一主题活动的意境,充分拓展了幼儿的游戏空间,而且还充分利用了活动室的主题空间来展示幼儿剪纸作品。
2.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 活动中我和幼儿之间始终进行着有效的互动,幼儿在我们共同创设的情境中真实地展现自己,而我始终扮演着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孩子们也在我隐性或显性的推动下向前发展
3.教育教学活动体现了多领域的整合。神奇的纸并不仅仅是科学领域的活动,我将内容渗透到整个半日活动中,并通过不同领域的活动引导幼儿认识、了解、感受纸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使整个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4.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在半日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在活动中能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敢于发言,并充分肯定,赞扬幼儿的发言。 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启动幼儿想象的翅膀,大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并把想象投入到实际操作中。尽量留给了孩子相当多的时间去操作,让他们在这中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充分体现动静结合的时间安排。整个半日活动我为幼儿提供了宽松适宜的活动空间,特别是提供了充分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幼儿能够张扬自己的个性。两个教学活动中间安排了自由户外活动时间,除了让幼儿通过游戏感受纸的有趣与有用外,更让幼儿能在充分活动身体后能更专注地投入到下一个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