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常用文档心得体会

孝心教育实践体会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1-10-19 03:57: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我的“孝心”教育实践体会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和长辈的溺爱下长大。他们只想着自己,从来不替别人着想,养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根本体会不到父母养育他们的艰辛,也不知孝心为何物。我通过向家长和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在我班大部分学生身上存在着以下现象:
(1)不知道父母生日,每天缺少与父母的问候语和道别语。
(2)不会主动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3)惹父母生气,顶撞父母,接物待人不讲文明礼貌。
(4)不会体谅父母、尊重长辈,认为享受父母、家人的关爱是应该的。
(5)乘车时不能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者让座。
(6)责任感不强,不会为父母长辈分忧解难,不会体谅父母的难处。
我觉得所有这些不良现象中最有共性、也最具代表性、最有待于通过学校教育改变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孝心”意识。尽管大家都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教育孩子时又往往忽略了,要求也十分低,把孝心降低到一般文明礼貌来看待。有孝心的人固然要讲文明礼貌,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真正关心父母长辈,在需要为父母长辈付出辛劳时能自觉自愿。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孝心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能爱祖国呢?”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也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希望从我国传统美德“孝”字入手,塑造学生健全的道德品格。通过 “百善孝为先”这个中华民族古训的教育,使学生体验父母对工作的劳心,对自己的关心,对生活的艰辛,让孩子知道家长们为孩子付出的点点滴滴,从而激发学生由心灵深处产生对父母的体贴、孝敬,自觉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进而教育学生把对家庭的孝和对同学的关爱、对社会的关爱结合起来,让学生首先能爱父母、爱同学,然后知道爱家乡、爱祖国。通过孝心教育让学生产生道德认识,进而演变为道德情感,最后变成他们的道德行为。在当今社会,孝心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工程,它赋予“孝”字更深刻的内涵,不仅要求我们对父母尽儿女之孝——孝敬和孝顺,还提倡我们尊老爱幼、扶弱济贫,要求我们对祖国尽忠心和对社会有责任心。反思自己以前对学生的“孝心”教育没有进行专门的方案设计,教育的随意性强,因此,教育的实效性不强。本学期,以学校开展的“感恩孝心”德育教育活动为契机,静下心来,首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确定孝心教育的内容体系,然后进行孝心教育方案设计,接着根据方案进行实施。
 

上一篇文章:青年教师培训体会

下一篇文章:水乡歌儿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