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常用文档读后感

生存教育征文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6-05-26 06:51: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学会生存
——读《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有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四大主题早已耳熟能详,但真正阅读这个世界组织的文献还是第一次。近来,有幸翻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也算近距离地感受到这个组织所散发的气息。
虽说这个报告出台于30多年前,但现在的我读来也不觉得过时,反而感到有些亲切,30多年前预测的“未来”,现代人都有目共睹:新的知识(发现)层出不穷(人称“知识爆炸”),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技术的周期正在缩短,科学与技术的两面性(造福人类、为害人类)、发展意味着要具有一种科学精神……。
虽说本人年纪不大,但也经历了20多年的中国教育,历经了30多年受教育的过程:就所学内容与自身生存的相关程度也有所感悟。虽说对中国教育的整体情况了解不透,但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科教学的变革与发展体会是比较深刻的。
本人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课程教材改革,到目前为止,使用过三套自然教材。记得刚开始用的一套教材,自己还在适应的过程中,尚不敢去怀疑其中有什么弊端,便随着改革的大潮——二期课改接受了新教材。后来一对比,才发现:老教材确实过于注重学科的知识体系,对培养科学方法、科学素养是很不利。虽然教材中也安排了实验,但大多是现成的、用来验证知识点的比较多,很少有创新思维的。新教材则换了一种思路,每一册教材的第一单元,安排了专门的科学方法训练课,而且后面各单元的学习研究,都用到了第一单元的方法,它强调的就是科学方法的训练。几年用下来,发现过分强调科学方法的训练,却使学科知识缺乏了相互的联系……。在很多时候,人们总是顾此失彼。往往因某个因素的缺乏而过于强调,便把其他一些基本的因素给忽视了。
如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很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并确立了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教育目标,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探究“三位一体”的总体要求。真正从“人”的角度,从“人”的生存需要出发规划我们的教育工作。
人的生活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很多时候,人类得向大自然学习。我们尝到了“与天斗,与地斗”的苦果,尝到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我们也发现了科学技术发展不平衡给人类带来的弊端。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事物终将带来预期不到的后果。“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的纷纷提出,正是人们敬重自然的很好体现。小学自然教材中的“生态教育”、“环境教育” 、“ 节能教育”、“生命教育”……无不脱离人类的生存范畴。任何一种生物,都有它特有的生存本领,同时也有它生存的意义。“适者生存”是一般生物的生存法则,而人类的生存除了要适应自然环境外,还要适应社会环境。STS教育就是要求在科学领域学科教学中要与科学(Science)、技术(Technique)、社会(Society)相结合,使它们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它突出了对科学的文化解读、对科学的社会价值与人生意义的理解。
“人是一个未完成的动物,并且只有通过经常的学习,才能完善他自己”。人可以无限接近客观世界,但永远也不可能穷尽它,人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永远也只是“一个未完成的动物”。可见,教育对人的完善是何等重要,终身学习是何等必要!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