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历史初中历史

北师大版初三历史下册教案 苏东的艰难探索教案

发布者微信

    

第12课 苏东的艰难探索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 了解赫鲁晓夫的改革,
2、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
2、知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进行了改革,匈牙利改革一度取得显著成效。
3、思考苏东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分析能力和史鉴今的努力。
过程和方法
对比教学法,尝试把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同时期的中国和改革后的中国进行比较,以助思考苏东改革存在的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进行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
2、 明白社会主义发展、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实事求是、坚定不移才能取得成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赫鲁晓夫改革、匈牙利改革的概括。
难点:对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作出客观的评价。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讲叙法、对比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斯大林模式),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斯大林模式有何利弊?
2、导入:二战后,在苏联的影响和帮助下,欧洲和亚洲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它们在建设本国经济时都照搬苏联模式,后来发现苏联模式日益不能适宜本国生产力的发展,相继进行了改革,其结果如何呢?请学习本课!

二、赫鲁晓夫的小修小补
1、经济改革
(1)农业改革: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伊始即雄心勃勃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革,他的改革从经济领域开始,并扩展到政治领域。
在农业改革中推行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削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业投资,大规模开垦荒地等。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他随意鲁莽,不能实事求是,必然无法获得成功。
(2)工业改革:赫鲁晓夫对工业也进行了改革,如加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增加资金和劳动力方面的投入等。
(3)评价:赫鲁晓夫在经济方面的改革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模式。
2、政治改革
在进行经济改革的同时,赫鲁晓夫也进行了一些政治方面的改革,他提出要反对个人崇拜,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对历史上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使不少人的冤屈得以昭雪。但赫鲁晓夫的这些改革并没有冲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
3、学生“说一说”:如何看待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
4、师归纳: 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一分为二、客观地评价人物和历史事件,作为苏联社会主义早期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领导人,斯大林功绩卓著,不能因其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等而抹杀。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是错误的,正因为他不能全面读认识斯大林,全面客观地分析30多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和社会现状,因此,他的改革就注定无法成功。

三、“东欧消费者的天堂”(东欧国家的社会改革)
1、改革背景
二战后,东欧和亚洲的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它们在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照搬苏联模式其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改革势在必行,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匈牙利的社会主义改革。
2、匈牙利改革
匈牙利领导人卡达尔致力于推行改革,他强调不该“奴隶般地模仿外国的模式”,在卡达尔的领导下,匈牙利从1968年起在全国推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把国家的计划管理和商品生产、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政治上,匈牙利政府注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使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国家政局也长期保持稳定,但是到了70年代中后期匈牙利改革因遇到一系列困难而陷入低潮。
在匈牙利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同时,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都进行了改革。但改革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引起国内经济形势恶化,进而带来政治危机。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苏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所做的努力,但都因缺乏科学理论,未经深思熟虑,急功近利而失败。苏东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有很重要借鉴和启示。

【布置作业】
1、 P24“ 想一想” P75-76“自我测评”“材料阅读”
2、 思考: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可以从苏东改革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呢?


【板书设计】


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的小修小补 评价
政治改革

改革背景
二、“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匈牙利改革


【课后反思】
本课学习的内容理论较强,趣味性不足,但由于学生已学习过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内容,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采取问题讨论法和对比教学法比较合适,在教学中联系中国的改革开放加以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