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您需要的资源啦!?本站所有软件高速免费下载,记得下次再来哦,找教案个人博客您下载的首选
软件大小:0 Bytes 下载次数:0
更新时间:2014-10-29 13:32:00
谢谢关注。
不能下载请报告错误,谢谢
最后的玉米评课稿
家家奉献建设社区说课稿

软件简介:
《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这篇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地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非常感谢陆秀荣老师给我们奉献了精彩的一课,陆老师的课教学语言非常清晰,教学设计遵循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把文本作为载体,了解了课文以人物保罗为线索,通过保罗的心理变化讲述故事的方法,知道了读一篇文章,不仅要关注内容,更要学习它的写作方法。
听完课后,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个人的思考:
一、定准目标,合理设计
进行教学设计,首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本堂课的目标一共设定了四个方面,从生字、词语,内容的理解到文章内容的感悟都有所触及,从课堂情况来看,陆老师目标意识非常明确,在课文的学习中,陆老师清楚学习中要理解,感悟什么,掌握运用什么,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内指导学生一一落实目标,特别是落实教学难点这一环节时,陆老师循序渐进地设计了一系列的填空练习,抓住人物的语言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让学生理解给予是快乐的。
二、文本为载体,培养能力
    作为语文教学,如何凸现它的工具性特点,如何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有新的收获,如何让这堂课的教与不教完全不一样,确实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我觉得陆老师在本堂的教学中就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本课最大的特点是心理活动的描写,而三年级的学生平时在写作中这是一个弱项,因此在教学中陆老师关注到了以文本为载体,让学生关注到如何更好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特别是这一环节的设计,我觉得非常值得学习,在第三、第四节中,小男孩的一句话被分成了两部分,中间加入了保罗的心理活动。在此陆老师马上问学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如果此处教师不加以点拨学生肯定是会忽视的,在引读体会之后,陆老师告诉学生其实写保罗的心理活动是为了更好地烘托小男孩对弟弟的这种深深的爱,这种描写叫侧面描写。这一环节的设计,确实对今后学生自己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起到了学习、借鉴的作用。
三、学贵有疑,指导质疑。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学会质疑的能力。本册教材从第七单元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第八单元目标是继续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一些质疑的方法,知道如何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在本课的学习中,陆老师虽然没有把质疑问难放在教学目标之中,但是在课文的学习中,还是有意识地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学生有感而发,提出疑问,陆老师的有一处设计是自由读小男孩的话,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解决心中的疑惑,对接下去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此处的质疑无疑是指导学生对于文本中的难点的理解;另一处的质疑是针对保罗德错误想法进行提问,从而理解作者这么写的妙处,故意不写保罗的想法,吸引读者往下读。无疑,这些质疑环节的设计都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并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使质疑成为了一种学生的需要,起到很好的效果。
       我就说这么几点,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