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教育百科教育论文

如何指导学生审题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0-06-09 16:00: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如何指导学生审题
审题是写好一篇文章的第一步,而且是关键的一步。只有审清题意,才能开拓思路,写出内容具体充实,合乎要求的文章,否则,不是感到无从说起,难于下笔,就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因此,要重视通过阅读教学,以课文为例子,分析题目与内容的关系,具体指导学生学会审题,更要重视通过作文教学,引导学生把阅读教学中学到的审题知识运用于习作实践,提高独立审题能力。
如何指导学生审题呢?我认为,无论是阅读教学或者作文指导,都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指导学生明确审题的基本要求。
所谓审题,就是通过题目的外形,审察题目的内旨,明确题目要求写些什么,怎样写。具体地说,要求通过审题,弄清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审清写作对象,即审清题目要求以写什么内容为主。小学生作文一般以记叙文为主,审题就是审清题目要求写谁或什么,也就是以写人为主,以写事为主,以写景为主,还是以写状物为主。应该告诉学生,由于体裁不同,题目表示写作对象的方式也不同。记叙文,以写人为主的,一般以人物的名字(如《詹天佑》)及其语言(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身份(如《挑山工》)命题;以写事为主的,一般以事件(如《粜米》)及事件发生的时间(《课间十分钟》)、地点(如《在炮兵阵地上》)命题。还有的文章以中心(如《伟大的友谊》)和线索(如《灯光》)命题的。
二是审清取材的范围和写作重点。在审清题目要求写谁或什么之后,还要进一步分析题目对取材范围作了哪些方面的限定。应该告诉学生,题目对取材的限定是多方面的:1可以从时间、空间方面限定,例如《春节见闻》、《校园早晨》;2可以从数量、程度方面限定,例如《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我最熟悉的人》;3可以从性状、内容方面限定,例如《诚实的孩子》、《一位勤奋学习的确同学》。
还应告诉学生,审题既要审清题目对取材范围限定的一面,又要发现那些没有限定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广开思路,写出内容丰富多彩的文章。例如《春节见闻》,要求写的“见闻”,以写事为主;对取材范围,只是从时间和内容上作了限定,而对数量和地点却是没有限定的。因此,凡是在春节期间发生的,都可以写。至于与春节有关的什么事,题目也没有限定,凡是有积极意义的,什么事都可以写。
审题,关键是抓住“题眼”,即写作重点。我们知道,“题眼”即写作重点则是通过题面的关键词语表明的。例如《将相和》,这个题目中的“和”是表明“题眼”的关键词语。所以本文应该紧扣一个“和”字,交代“将”和“相”是谁?他们为什么会不和呢?又是怎样由不和到和好的呢?又例如《飞夺沪定桥》,这个题目中的“飞夺”是表明“题眼”的关键词语。所以本文应该紧扣“飞夺”二字,交代:谁“飞夺”?“飞夺”什么?为什么要“夺”?又为什么要“飞夺”?又是怎样“飞”的?结果怎样?又例如《会摇尾巴的狼》,这个题目中的“会摇尾巴”是表明“题眼”的关键词语。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虽用的是拟人手法,但也必须符合事物的特征。狗摇尾巴是同人表示亲热,同人求食,但狼是不会摇尾巴的。狼既然“会摇尾巴”,那么必然是有特殊原因了。因此,本文应该交代:狼为什么学着摇尾巴?它是怎样摇尾巴的?结果怎样?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题眼”都从题面语句上反映出来的。有些题目只有一个比较大的内容范围,从题面是审察不出写作重点的,只能根据文体内容构成要素的要求,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自行确定写作重点。例如题目《小红和小明》,可以想想:通过什么事把小红和小明联系起来呢?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如何?(也可以写几件事)表现了小明和小红的什么品质?又例如题目《小红》,可以想想:小红是什么人?写她的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如何?(也可以写几件事)赞扬了他的什么精神?又例如《在放学路上》,可以想想:谁在放学路上?在放学路上做什么?遇着了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这些表现了什么?
还有一种补充题,例如《我喜欢的……》。对这样的题目,要想想在这种题目下,可以写什么,不可以写什么,再从中找出自己最熟悉的对象来写,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按照补充的题目作文。
三是审清体裁和写法。不同文体往往有不同的题面标记,记叙文的题面标记主要有“记”、“忆”、“访”、“事”等。如上所说,从命题方式也可以分辨体裁。写法,包括人称角度、表现手法、选材安排等,这些在审题中也是要大体考虑到的。
第二、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审题方法。
如何审题?具体方法主要如下:
一是分析法。主要是对题目进行语法分析。以《记一位勤奋学习的同学》为例。这个题目,主干是“记同学”。“记”谁?“一位勤奋学习的同学”,其中“同学”是中心词,指一种具有学生身份的人,表明了写作对象。根据题面标记和命题方式,可以确定:本文写作对象是以写人为主,文章体裁是记叙文,也就是题目要求写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我们有看到,“同学”的前面是“一位”、“勤奋学习”,从数量、内容两方面对中心词“同学”(写作对象)加以限制,也就是限定了取材范围:就数量来说,限定写“一位”但事情的数量不受限制,可写不同时间里发生的几件事;就内容范围来说,限定无论写多少件事,都要是“勤奋学习”方面的。
通过审题,明确了写作对象、取材范围和写作重点,解决了“写些什么”的问题,“怎样写”呢?根据题意,可以设想,本文应该以第三人称,紧抓“勤奋”二字,说清:这位“勤奋学习”的同学是谁?他(她)是怎样“勤奋学习”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有哪些典型事例?学习效果怎样?根据这些,就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去启发和引导学生,或观察,或回忆,或联想,开拓思路,从自己熟悉的同学中间寻找写作对象。
二是比较法。主要是辨析近似概念,从相近题目的比较中去理解和辨别题意。例如《幸福的时刻》、《难忘的一天》、《在期终复习的日子里》这三个题目,“时刻”是短暂的时间,“一天”时间比 “时刻”长,而“日子里”则不是“一天”,而是一段时间;有的事是“幸福”的,也是“难忘”的,但是“难忘”的不一定是“幸福”的。又例如《我们是好朋友》、《他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他的好朋友》这三个题目,都是写“好朋友”的,重点都在一个“好”字上,但是范围不同:一个写“我们”——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互相友好的事情;一个写“他”对我怎样友好;一个是写“我”对他怎样友好。要告诉学生,在审题时设想几个相似的题目比较异同,是一种有效的审题方法。
三是补充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上面提到的补充题和写作重点从题面审察不出来的抽象题,前者是把不完整的题目补充完整,后者是把抽象的题目具体化,当然前者把不完整的题目补充完整也是经过一个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