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教育百科教育论文

农村中小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发布者微信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但我更认为,教师工作是极其复杂的工作.教师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教师的劳动成果通过学体现出来,也就是体现在教育教学质量上.那么,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这是所有的教师都特别关注的问题。就我的教学实践看,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同教师自身的素质、同教师对教材教法的掌握、对学生的了解等等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下面仅就我个人的理解谈一点儿不太成熟的看法。
(一)教育教学质量同教育者本身的素质的关系: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教书”把知识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还要“育人”,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常言道: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教师的求知精神、思维方法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以身作则”的见解。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斯也曾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要想成为学生的榜样,就要求教师有良好的素质,诸如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等等。俗语云:“己不正,何以正人?”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团结互助等,首先自己就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要与同事保持友好的关系。例如自己拈轻怕重、怕挑重担子,怎能教育学生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呢?教育学生要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自己就要认真写教案,一切按规范化要求去做。事项,对要讲授的知识自己都没有记扎实,又怎能要求学生倒背如流呢?学生常爱说这样一句话:“我们老师如何如何。”这意味着学生对老师的所作所为已经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我们切不可轻视这中现象,要知道,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学生,为了祖国的希望,我们怎能不时刻注意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努力做到学生的表率,在这方面我们责无旁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榜样的力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育教学质量同教育的载体——教材及教法的关系:(这里指的是教师对教法的掌握情况,而不单指教材本身方面)
教育者具备了一定的素质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为这里还有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自己懂了,并不代表学生已经明白了,正所谓“茶壶煮饺子——有水倒不出”为避免产生这种情况,就要求教育者透彻地掌握教材的内容,那些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是有难度的,那些知识只须一般地了解即可,哪些是有难度的,这些都须熟记于心才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毫无头绪。那么,是不是只要把教材规定的内容照本宣科地念给学生就可以了吗?这里还有一个教法的问题。同样一个知识,不同的老师(或同一个老师)用不同的方法去讲授,就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就是这个道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掌握知识,必须选择恰当的教法。学无定法,教亦无定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学习古诗词宜用指导朗读与背诵法,学习名家名篇、精彩片断,宜用精讲法,只需大概了解的内容宜用浏览法,学习词句优美的文章宜用朗诵法,适合学生仿写的文章可用读写结合法,巩固旧课可用复习法、练习法,由旧课得出新知识可用导入法等等,不一而足。钻研教法并不是为了“翻花样”,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所以,“万变不离其宗”核心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的学生很爱学习某一门功课,上课时饶有兴趣,百听不厌,也有的学生对某科反感到了极点,上课即恹恹欲睡,不可否认,这与学生的兴趣差异有关,但与任课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对教法的应用能力有很大的关系,这也就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教育教学质量同受教育者------学生的关系:
教师的劳动产品是特殊的“精神产品”,即学生——未来社会的建设人才。学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对象,但这一对象与其他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对象不同,他是一个有意识的有思想的有主动性的人,他与劳动者不仅仅是一个作用和被作用的关系。学生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一切思想和行为,他们能否接受教育,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都要受到自己意识的支配。教师只有根据此时此地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复摸索,总结符合自身特点的经验规律,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引起学生情感和思想的共鸣,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学习。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其身心状况都在发展变化着,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迅速发展,思维的批判性倾向越来越显著。他们都不是教师可以任意捏塑的泥团而是有着独立的要求,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能力,作为一种主动性,他们的活动范围也总是超出教师影响所及的范围,除了学校,他们还会受到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教育对象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很多都不是由教师劳动引起的这就形成在教师劳动中要遇到许多经常变动着的不可控制的因素,甚至常常出现抵消教师教育成效的消极因素,教师就要在这纷繁而复杂的情况下,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加工成每个学生能接受的信息,转化成他们每个人的智慧和才能,这的确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
显而易见,为了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全面地了解学生,不但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还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兴趣爱好以及家庭状况、生活情况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不同的学生个性不同,有的活泼好动,有的生性内向,情感脆弱,有的优越感很强,有的则很自卑,有的压力过大,有的过于早熟。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如有的学生“吃软不吃硬”,如对他施加过大的压力,有可能会适得其反,逼他铤而走险,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有的学生学习不好,而自尊心又很强就不能当众批评讽刺,以免刺伤他的自尊心以致一蹶不振。传播知识也是一样,有的学生善于背诵,而理解力不强,有的学生阅读能力较强,而写作能力稍差,甚至有的学生连拼音还没掌握,这样在教学中就不能搞一刀切,只能因材施教,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以便能让“优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从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俗语云:“打铁要看火候,种田讲求时节”也可以这样说:“知人才能施教,善教才能知人”,没有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任凭你有多大的能耐,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只是纸上谈兵。
以上仅从三个角度谈了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相关联的问题,实际上这个话题远不止于此,它还与学校的教学设施、教师的队伍建设等等各方面相联系,这里所谈的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方面,错误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上一篇文章:高中化学教学叙事

下一篇文章:法纪教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