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教育百科教育论文

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分析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1-06-23 23:13: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机关算尽太聪明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中的人物可以说都是独特的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曹雪芹完全改变了过去古代小说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避开了“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俗滥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下面笔者就《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性格及其作者描写的方法作一些探讨。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判词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间,终难定。
判词是说王熙凤虽然用尽了权谋机诈,到头来却断送了自己的性命,生前心机用碎,死后一切皆空。原指望家庭富贵人安宁,那晓得最终家破人亡各奔前程,白白耗费了半辈子的心机。就如同半夜三更空有一梦,又像高楼大厦忽喇喇倒塌,昏惨惨的灯火将燃尽,一场欢喜变成了悲伤与辛酸,人间的贫富兴衰最终难以料定。
王熙凤生于权势显赫的王家,自幼当男儿抚养,从小就养成“杀伐决断”的性格,因其才干过人,她独揽贾府内务的大权,大施手段,大显才能,一手捞权,一手捞钱。但最后终不免一场空。在她死后,她唯一的女儿巧姐还由舅舅王仁做主,连巧说带欺骗取得了邢夫人(巧姐的奶奶)的同意,卖给了外番王做婢女,幸亏被再次来到荣国府的刘姥姥发现将巧姐带到刘家躲避。从本质上来说,王熙凤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一、 聪明能干,善于权谋
还在凤姐未出场之前,作者就借冷子兴之口向读者这样介绍她:“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后来,周瑞家的向刘姥姥这样描绘她:这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比是人都大呢。如今出挑得美人儿似的,少说着只怕有一万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他呢。
“协理宁国府”,显示了凤姐出色的治家本领。凤姐受命于危乱之际,对于宁府这个积重难返的局面,她一上来就理清头绪,抓住要害。她就立刻找出宁府的五大弊端:第一件,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诿;第三件,需要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管束,无脸者不能上进。这些不外乎人事、财务,人权和财权。凤姐上来以后,都踩到点子上,她对症施治,责任到人,立下规则,赏罚分明,自己不辞劳苦,亲临督察,过失不饶,惩一儆百。她有一股不避锋芒的锐气。凤姐说:“既托了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的嫌了……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律清白处治。”有一个仆妇迟到了,也说了情,最后还是不饶,打了二十板子,到头来还要跪下来叩谢,而且还要罚去银米什么的。
再譬如:宝玉挨打以后,王夫人、贾母是又疼又急,下面那些人是乱成一团,只有凤姐上来,就骂下人糊涂,打成这样子,你们还要搀着走,还不赶快地把藤屉春凳拿来抬。凤姐这个人她是很务实的,她有一种处乱不惊,有一种明断务实的这样一种作风,所以我说,这种凌厉之风,在日常的这种生活当中,也可以见出来。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把王熙凤放在广阔的社会联系中,从各个生活层面给予反复渲染,随着情节的发展,构成她性格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完整性高度统一的性格整体,达到了典型化的高度。曹雪芹对凤姐儿这个人物,是从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式地进行塑造的,是从四面八方来写的,她是贾府的女“总理”,这种特殊的地位和身份;使她与贾府的主仆上下,男女老少,各色人等,发生广泛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甚至与宫廷宦官、衙门官吏、寺庙僧尼也有来往。这就又使她处在各种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心,使她得到充分地表现;同时,她的性格也就从四面八方得到映照;这是凤姐儿这人物形像写得特别成功的根本原因。
聪明能干,是王熙凤的主体性格之—。曹雪芹用许多笔墨描写她这一性格特点。她作为贾府的“女总理”,地位显赫,但也责任重大。要管好“三百余口人,一天也有一二十件事,竟如乱麻一般”的贾府,谈何容易!府内穷奢极侈的生活,挥金如土的耗费,豪奴悍仆的差遣约束等等;外面皇亲国戚的贺吊应酬,亲朋故旧的婚丧嫁娶、喜庆寿诞,侯门府第的送往迎来,繁文缛节等等,这一大摊子庞杂琐碎千头万绪的事体,都要由她处理、过问、决断。
二、巧舌如簧,拍马有术
曹雪芹还通过日常生活细节,描绘和刻画她的心机又极细深,足智多谋的个性特点。她为人处世、时时处处都是以“我”为中心。有利的事,她先抓尖;不利的事,她远远避开,或者推到别人身上。林黛玉刚到贾府那天,王夫人说该拿出两个缎子衣料给黛玉做衣裳。凤姐马上就说:“我倒先料着了,知道妹妹这两日必到,我已经预备下了。”
作者写她与贾母、王夫人的关系,主要表现她对贾母等人的逢迎,以取得她们的宠信,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既突出了他的虚伪和做作,又表现了机敏诙谐,泼辣豪爽。在《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欢喜,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你看,这样的巧舌如簧的凤姐能不讨贾府上下的人喜欢吗?说话天衣无缝,滴水不漏。她夸奖的是黛玉,说黛玉是世上难得的标致人物,黛玉听了自是喜欢。可针是戳在黛玉身上,血却出在贾母身上。夸奖的是黛玉,奉承的却是老祖宗,竟是老祖宗嫡亲的外孙女!黛玉的美貌是和老祖宗一脉相传的呢!贾母的心里怎不如同吃了蜜一般?而且一句“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也不露痕迹地把贾母如何思念黛玉的情形告诉了黛玉,替贾母讨了个顺水人情。她能见风使舵,很快转悲为喜,并自践地说“该打该打”,像变色龙一般。
聪明的凤姐意识到,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她要站稳脚跟,保住她的地位和权势,她必须靠定“太上皇”贾母和实权派王夫人这“两座山”。于是, 看老太太的眼色行事,是她的行动宗旨。她在贾母前装乖卖巧,打诨插科,想尽一切点子,使出浑身解数拍贾母的“马屁”,而且瞅的准,拍的好,使贾母感到喜心惬意,浑身舒坦。斗牌,她故意出错,让贾母赢,并逗笑儿让贾母取乐;贾赦要讨鸳鸯,贾母气得浑身乱颤,不仅怪邢夫人,还怪王夫人,怪宝玉,统统地怪,连凤姐都怪了。这时谁都不敢吱声,只有凤姐开口了,她说:“我倒不派老太太的不是,老太太倒寻上我了。”大家很奇怪,怎么老太太还有不是呢?那么凤姐就说出理由来,她说:“谁叫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得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如果我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就有点奇兵突出,贾母先是愣了,怎么我有什么错呢?原来,凤姐拍马简直拍得恰到好处:她好像说是贾母的不是,其实她是夸奖贾母会调理人,像鸳鸯这样的调理得水葱儿似的。所以,贾母很快的,她就转怒为喜,气也消了,心也开了,空气也缓解了,又有说有笑的了。
二、 两面三刀,草菅人命
凤姐在贾府中独揽大权,视人命如同草芥,任意宰割,表现她外作贤良,内藏奸猾的两面手法。
作者在第六十七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中把凤姐的心机、狠毒、泼辣,表现的淋漓尽致。她一方面用花言巧语,假意殷勤把尤二姐骗得滴溜转,对她言听计从,感激不尽,跟她回到了大观园。在贾母和众人面前逞贤良;与此同时,她又使人挑唆张华告状,只叫他要原妻。又俏命旺儿“务将张华致死,剪草除根,保住自己的名声。”安排已定,便去大闹宁国府,把尤氏骂得狗血喷头,“揉成了面团儿”。接着借秋桐之刀杀死尤二姐。凤姐这一系列恶行,由于筹划周密,想得周详,能够通行无阻,步步按其设计实现,且做的点滴不露,显示了她女奸雄的“大智”。
尤二姐之所以会被王熙凤骗入府中不得脱身,最后被害,关键之处她就是听了王熙凤的,这一通好话,她以为王熙凤真是很同情她,因为自己不能生育等等。结果尤二姐一想,凤姐是正室,她自己是侧室,是妾,这么真诚地来请我进府,我能不去吗?那一番话,假话说得比真话还要真,王熙凤讲的时候非常真诚。因此,尤二姐在关键的一招上,出了错了,她进了贾府以后,她就出不来,她就处处受制,最后是被迫自尽。
贾瑞垂涎她的美色,她设下圈套,让他上钩,最后使其害相思病致死。贾瑞调戏凤姐,自是“衣冠禽兽”,惩治一下也是应该的;但凤姐为什么一定要置他于死地呢?无非是这个“癞蛤蟆”想吃她的“天鹅肉”,冒犯了她这位贵夫人的威严;王熙凤当时为了惩罚他,她故意带有一些挑逗性言论,使得贾瑞产生误解,因此贾瑞一步步滑向深渊,陷入精神和肉体的折磨而不能自拔,最后一命呜呼。
在贾府一手遮天的王熙风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为了三千两银子,破坏了张金哥的婚事,害死了两条人命。她毒设相思局,害死了贾瑞,又有计划而不露声色地杀害了尤二姐,真可谓“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可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她的下场也是可悲的。正因为如此,错综复杂的矛盾使“贾府外面的架子虽没有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样腐朽的社会怎能逃脱“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下场呢?
四、笼络利用与压制虐待并用
写她与贾府大小管家、奴婢下人的关系,表现她笼络利用与压制虐待并用的统治手段。王熙凤对奴婢常常是客气的,让人产生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例如第44回:
……凤姐儿真不能了,忙央告道:“好姐姐们!饶了我罢!我明儿再喝罢。”鸳鸯笑道:“真个的我们是没脸的了?就是我们在太太跟前,太太还赏个脸儿呢。往常倒有些体面,今儿个当着这些人倒做起个主人的样儿来了。——我原不该来。不喝,我们就走。”说着,真个回去了。凤姐儿忙忙拉住,笑道:“好姐姐,我喝就是了!”说着,拿酒过来,满满斟了一杯喝干,鸳鸯方笑了散去……
按说,鸳鸯是个丫环,凤姐在自己已经喝了很多酒的情况下,完全能摆出主人的架子不喝鸳鸯敬的酒,可是凤姐还是喝了,让鸳鸯笑了散去。我们不禁会为凤姐的大度产生敬佩之心。可掩卷再思,鸳鸯是贾母的侍女,赏了鸳鸯的脸就是给了老祖宗的脸,得罪了鸳鸯也就会让贾母脸上无光。
凤姐更多的时候表现的是逞威弄权、滥施刑罚。这方面,《红楼梦》里头有很多描写,她惩治丫环的手段是残酷的:“垫着磁瓦子,碎磁瓦子,跪在太阳地下,茶饭不给,便是铁打的,一日也管招了。”当她发现为贾琏望风那个小丫头,发现了以后,就喝命:“拿绳子来,把那眼里没有主子的小蹄子给我打烂了”,而且还威吓她,说:“我要用烧红的烙铁来烙你,要用刀子来割肉。”而且当即就拔下那个簪子来戳这个小丫头的嘴,那个簪子叫“一丈青”,是香闺刑具,戳人是很毒、很疼的。扬手一巴掌,打得那个小丫头脸上立即就紫胀。
五、贪得无厌,搜刮钱财
王熙凤的所作所为,凤姐自己是荣国府这一家庭的当权者,同时也就是这一个家庭的贪污盗窃弄权营利的首脑。她使用着自己的特权,剥削着这全家的利益;无怪于贾府一般子弟、奴仆乃至婆子丫环们都各营其私,各舞其弊,纷扰与罪恶,层出不穷,凤姐怎么可能去执行任何有利于整个家庭的统治管理的计划呢?罪恶腐朽的统治者必然制造别人的悲剧,但到了最后,也必然葬送了自己。当查抄的轰雷落到贾府屋顶上的时候,这位纵横一世的“女英雄”王熙凤,也正到了心血耗尽威力垮光的末日,于是她终于被压在自己所拉塌的这座大厦底下了。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凤姐说:“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其实她不是不相信迷信,而是恣意妄为,有恃无恐罢了。她无顾忌,她没有后怕,她不留后路,什么事情都是赶尽杀绝。
她一方面是当权的奶奶,具有非凡的治家的才干,似乎是支撑这个钟鸣鼎食治家的顶梁柱,另一方面又是舞弊的班头,营私的里手,是从内部蛀空贾府的大蠹虫。治家与败家构成了她性格中的一对矛盾,她要求尽情享受,为了金钱、权威而玩弄权术,置人死地,阴险毒辣。

总之,凤姐就是这样一个人:既美且才而又贪婪狠毒。她是一个复杂而又丰富、真实而又生动的真人、活人。是她那个时代孕育和培养出来的“罪恶的天才”。她的美与才给她的罪恶投上了一层光辉;她的恶德恶行难以使她变得百分之百的恶,因为她的恶难以掩盖她的优点。
曹雪芹对凤姐儿这个人物,可以说既爱又恨:爱她的才与貌,恨她的德与行。所以对她既有赞扬,又有鞭挞。作者对凤姐儿的聪明才智的欣赏,对她悲剧命运的惋惜和同情。我们可是说,王熙凤是一面“风月宝鉴”,用她的正面和反面可以照见世人的灵魂,这一形象不断地警示人们:聪明常常反被聪明误,有时甚至会误了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