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语文二年级语文

《北京》(第一课时)说课稿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08-11-24 08:04: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北京》(第一课时)说课稿
 
众所周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运用现代教育
技术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
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1996年,我校参加了小
学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的研究,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两
年来,对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文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了
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为教育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开创了语文
课堂新局面。
    今天,我要说的是一堂典型的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阅读
教学的课例。
一、说教材
   《北京》一课叙述了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很大很美
的城市。从教材内容看,本文有三大特点:
1.结构严谨。
    课文共5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指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抒发了赞美和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中间2、3、4三段对北京的景物展开了具体的描写,并且都
按照方位顺序来介绍。全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2.选择精炼。
    课文选取了三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事物:—是北京天安门和
天安门广场,这是北京的象征;二是街道和立交桥,这是北京
的市容,反映了北京近年来的建设成就;三是北京的名胜古迹
和公园。通过以上三处景物的描写,突出反映了首都北京的风
貌。
    本课课文语言清新、简洁、浅显,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首都
北京的赞美之情和热爱之情。
    《北京》一课是第五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第七单元
的阅读训练重点是“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要注意写了
哪几个方位,每个方位都写了什么。”而本课的第二自然段就
是按方位顺序具体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伪建筑。由此,
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课文第二自然段,按方位顺序具
体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并且使学生通过本段
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
    由于文字的描述是抽象的,加之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
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要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明确
建筑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是有一定难度的。由此,可以确
定本课的难点为:明确建筑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并能按方
位顺序具体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
二、说教学目标
《北京》—课的总教学目标是: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23个新词的意思。
2.能正确妙写课文中带顿号的句子,认识顿号。
3.能按方位顺序具体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5.了解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初步培养学生热爱首
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课时安排是两课时。
第一课时:感知全文,讲读课文1、2自然段,学习有关字
词。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3至5自然段,学习有关字词,总结全
文。
根据教材特点,单元目标及课时安排,我制定了《北京》
第一教时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建军星露生字,掌握—个多音字“都”,理解,12个新词的
意思。
2.了解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操作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1、2两段。
2.能按方位顺序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
周围的建筑。
情感目标:感受北京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思想感
情。
三、说教法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计算机以其独
有的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形象的声音及完整的情节,在
课堂教学中施展出独特的魅力,对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积
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其效果是酚明显的。
根据我以往的教学实践,把多媒体计算机合理运用于语文
阅读教学,至少可以在以下四方面发挥辅助作用,而且是其他
传统教学媒体所不能替代和超越的:
1.辅助掌握生字;
2.辅助掌握词语;
3.辅助阅读课文,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计算机多种优越功能,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
好教学情景,多方面地辅助课堂教学,力争在教师的指导下,
使学生在短短四十分钟内学得有兴趣,学得有效果,学得有收获。
    那么,把多媒体计算机运用于课堂教学,在具体的操作中,
如何遵循教学原则、教学规律,发挥其优越功能和辅助作用呢?
下面我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来谈一谈。
四、说教程
(一)借助C A I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开课,我就让学生一边看大屏幕,一边放录音,同时出
示课题,开门见山。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对北京有哪些了
解?”由此,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特有的声像效果,激发学生兴
趣,通过简单的说话训练,活跃课堂气氛,使整堂课有一个良
好的开端。
(二)借助C A I创设情景,感知全文。
    “同学们,大家想去美丽的北京城走一走、看一看吗?”
通过简单的导语,让学生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图、文、声三者
结合的全文朗读,多层面、多角度地来感知全文,给他们一种
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真的去北京参观—样。借此既让学生感
知了全文,又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奠定了整堂课的基调。
然后,在预习的基础上,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同时
让学生提出预习字、词时出现的问题,请计算机帮助解决。
(三)借助CA I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本段的教学是落实本堂
课重点教学目标的载体,也是落实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的载体。
下面我就重点来讲讲这一段的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演示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朗读。通过演示使学生
对本段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直观的感知。
    接着,运用课件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这三个导读提示,是紧扣课文内容,针对课文阅读训练重
点提出的,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初步分析、理解课文
内容。在导读的过程中,如教学需要,计算机还可以提示正确
的答案。比如在讨论第2题时,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井说一说
天安门广场上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然后用鼠标点击出答案,
给学生及时的信息反馈,帮助学生判断、矫正自己思考结果的
失误。
    如果学生对某一建筑不是十分的了解,想作出进一步的认
识,那么也可用鼠标点击、热击,找开视窗,从图片中了解建
筑物的外形,从文字介绍了解建筑物的特征,让学生有一个全
面的认识。
    导读、议论完之后,请学生动笔完成课堂练习第5题,按
课文内容填空。
    这样,通过CA I课件的导读、演示、帮助、引导学生来
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课文,明确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物及
其各自的位置,再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地巩固、深化、
突出了教学重点。
    接下来,出示第二自然段中描写了北面天安门城楼的一段
话。请学生找出这段话中表示方位的词语,通过这些词语让学
生初步明确城楼、小河、石桥、华表四者之间的位置关系,然
后请学生通过CA I课件,动手来放;放城楼、石桥、小河、
华表的位置,并逐步要求一边操作,一边介绍,按方位的顺序
来介绍天安门城楼的景物。
    这个环节是本堂课的教学难点,这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来
辅助,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并让学生的手、脑、眼、口都动起
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加深了印象,突破了难点。
    在介绍“北面天安门城楼”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进一
步深入,让学生结合广场南面、西面、东面及中央的建筑物再
来具体地介绍一下。这既是本堂课的重点,也是本堂课的难点。
但是,在前面我们已经有了两个十分扎实的铺垫:其一,是讨
论三个导读题,完成课堂作业第5题;其二,是按方位顺序介
绍“北面天安门城楼”的说话训练。所以在此,重点的落实,
难点的突破,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一气呵成了。相信学生有这
一个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能力,当一个出色的小导游。在学
生争先恐后、兴致勃勃的介绍中使本堂课达到高潮。
    最后,运用课件辅助朗读的功能,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
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北京的美丽和雄伟,激
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落实本课的情感目标。
    以上是本课的重头戏,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成功地驾驭多
媒体计算机,合理地运用CA I课件,可以突出教学重点,突
破教学难点。
(四)借助CA I优化练习,达成目标。
    这个练习是针对本课重点设计的,它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计
算机的交互功能,让它来帮助教师完成课堂中反馈这—个重要
环节,使学生更快,更有效地获取反馈信息,并能及时矫正错
误,从中获得学习的快乐,进一步达成本课教学目标。
(以上说教学过程部分都是配合多媒体计算机课件演示进
行的)
    综上所述,大家不难发现,多媒体计算机所能提供的学习
环境对学生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它使学生在学习中眼看、
耳听、口说、手脑并用,全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主
动地参与学习,大家也不难发现,把多媒体计算机引入课堂,
无疑是教师学的“利器”,具有十分明显的辅助作用和十分巨
大的潜力。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开创语文教学新局面,这
将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文章:《坐井观天》说课

下一篇文章:我的《北京》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