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语文七年级语文

《绿色蝈蝈》教学案例分析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3-08-13 16:30: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绿色蝈蝈
  •   公告:

    

《绿色蝈蝈》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题旨】
开展了初中语文教研员工作室研讨活动,其主题是“基于教学疑难问题解决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能力”。松阳民族中学叶巧萍老师执教了《绿色蝈蝈》这篇文章,该文出自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被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之手,可谓名家名文。它虽是一篇介绍蝈蝈的科学小品文,却不显丝毫的机械呆板,它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既有对昆虫形象的描写,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作者对昆虫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语言显得生动感人,比如“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这些语言都很传神。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显得更亲切自然,可读性更强。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科学小品文的语文味如何体现?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地品味语言?教师在学生学习品味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案例背景】
本单元以自然为主题,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学习重点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基于此,叶老师把本课学习目标确定为: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认识了解蝈蝈形体特征以及其生活习性;2.品味文中美词佳句,试分析其作用。
据此,本案例设计以对蝈蝈的称呼为起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组织教学内容。以品味语言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充分感受科学小品文的特点。叶老师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一是导入,初步了解作品《昆虫记》;二是粗读,了解作者对蝈蝈的几种称呼;三是细读品味,体会作品的语言特点;四是课文小结。
【案例片段】
片段一:
生:“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猛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我看到蝈蝈非常勇敢。
师:你从哪个关键词感受到蝈蝈的勇敢?
生:“纵身追捕”、“鹰在天空……”
师:你选的点比较多,你选择一个点来说吧。
师:你觉得“纵身追捕”这个描写能感受到它的勇敢。
生:我觉得蝉的惊慌失措的表现也可以看出。
师:这在写作手法上称为对比手法。用蝉的惊慌失措来写蝈蝈的勇敢。
生:作者把蝈蝈和鹰作比较,可以看出蝈蝈的凶猛。
师:因为蝈蝈和鹰作比较,突出了蝈蝈的凶猛。老师从这个句子里发现了作者的不公平,鹰捕食和蝈蝈捕食都表现了非常凶猛,然而?
生:鹰捕食比它弱的东西,蝈蝈捕食比它大的东西。
师:因此作者对她们的评价?
生:评价不一样,
师:我们来看作者怎么看,认为鹰捕捉云雀这个行为,大声说——
生齐:低劣
师:认为鹰是低劣的,然而蝈蝈的评价呢,与之相反。是高明的。鹰和蝈蝈都是出于捕食的需要,或捕食蝉或捕食云雀,为什么作者对蝈蝈的情感一个是“低劣”,一个是“高明”,为什么?
生:因为鹰抓云雀是比它弱小的东西,蝈蝈抓蝉是比它大的东西,所以作者突出了鹰的低劣。
师:哦,动物捕食还跟品质有关呀,好,请坐。
师:我真为鹰抱不平呀。
生:这样的写作手法来写,可以看出法布尔写作的奇妙,他把鹰和蝈蝈相比较了,蝈蝈是比鹰弱许多,所以法布尔这样写了。
师: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这个问题似乎还老师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同样是捕食,凭什么鹰是低劣的?
生:鹰捕捉云雀,结果比较明确,但是蝈蝈,它没有进攻的武器。
片段二:
师:正因为作者对蝈蝈是如此的喜爱,因此他不仅在野外观察蝈蝈,还把它抓到了笼子里,因此,这个时候把它比作了“囚犯”。比作“囚犯”恰当吗?
生:因为作者对蝈蝈是很好的,如果它不想吃食物,还给它另找食物。
师:你先回答比喻恰当不恰当这个问题。
生:不恰当,因为作者会帮助他。
师:找到句子来说。
生:“我给它们吃莴苣叶……”
师:我们找到这句话了吗?好,把这句话读一下。你说是对蝈蝈的什么?
生:关心和爱护
师:把这个情感融进去,把这句话齐读一遍。
生读“我给它们……”
师:我们把作者把对蝈蝈特别的喜爱,应该特别融入在哪几个词语里?
生:“必须”
师:好,我们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生齐读。
师:这位同学从“必须”这个词语发现“囚犯”这个词是不恰当的,为什么从“必须”里看出了这种情感。
生:“必须”是一定要去做,如果不这么做的话,他可以给它吃莴苣叶,也可以给他吃其它东西。
师:扣住老师这个问题,恰当不恰当?
生:不恰当,如果当做囚犯的话,就不用这么去做了。
师:你悟性真高……为什么要把它比作“囚犯”呢?为什么要把他比作囚犯呢?
生:因为它被关进笼子,它没有自由。
师:作者确实是这样尊重事实的,他没有把蝈蝈当做囚犯那样对待他,但为什么又把蝈蝈称作“囚犯”呢?这个称呼是谁给的呢?
生:蝈蝈被作者关起来做实验
师:因此失去了自由,蝈蝈确实是被关在了笼子里,失去了自由。谁觉得蝈蝈是囚犯,是蝈蝈自己觉得自己是囚犯了吗?你读出了作者对蝈蝈的什么情感?
生:作者对蝈蝈怜悯的情感。
【案例分析】
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本案例就较好地落实了品味语言的活动,上出了科学小品文的“语文味”。叶老师对文字有独到的感悟和发现,并在课堂中寻找了一个好的切入点,搭建一个富有匠心的语言领悟的平台。如在片断一中,叶老师抓住了两个词——“高明”和“低劣”,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说蝈蝈捕蝉是高明的,而鹰抓云雀就是低劣的。这样学生在分析中得知作者是通过对比的手法来反应自己对蝈蝈的喜爱之情。又如在片断二中,叶老师提出“把蝈蝈比作‘囚犯’恰当吗?”这样一个问题,就激起学生的思维,有的认为恰当,有的认为不恰当,于是顺势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到相应的内容,感悟其中情理。
虽然科学小品文简洁通俗,文字严谨科学,叙述客观平实,但作为一篇文章,也不可能不包含作者的情感。叶老师力求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情感与智慧的旅行。如“师:因此失去了自由,蝈蝈确实是被关在了笼子里,失去了自由。谁觉得蝈蝈是囚犯,是蝈蝈自己觉得自己是囚犯了吗?你读出了作者对蝈蝈的什么情感?生:作者对蝈蝈怜悯的情感。”这一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去体味“囚犯”这一称呼包含对蝈蝈的情感。
记得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曾经说过:“语文的本体,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所以,本文的教学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蝈蝈有哪些外表特征,有哪些生活习性,而是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来表现它的声音、颜色、口味、动态、个性等方面内容。叶老师就非常重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么写绿色蝈蝈捕食的,比如当学生找到“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猛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这一句子时,老师就引导学生选取某个点来分析,这时学生就找到了关键词“纵身追捕”,体会出的蝈蝈勇敢的特点。再如学生找到“我给它们莴苣叶,它们吃了一点儿,但不喜欢。我必须另找食物,它们大概是要鲜肉吧,但究竟是什么呢?”这个句子时,老师又引导学生落实到了“必须”这个词语上。当然,我觉得在教学这句话时,还可以采用了“比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来品读。(试着把“必须”一词去掉后读读句子,想想句子的意思前后有什么不同。)学生在对语言的比较和揣摩中,感知到语言的精妙,领悟到文本中的用语用词不能随意取舍。长此以往,将会增强学生语言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方面还是比较到位的。比如以下片断——师:我们找到这句话了吗?好,把这句话读一下。你说是对蝈蝈的什么?生:关心和爱护。师:把这个情感融进去,把这句话齐读一遍。生读“我给它们……”师:我们把作者把对蝈蝈特别的喜爱,应该特别融入在哪几个词语里?生:“必须”。师:好,我们把这个句子读一遍。生齐读。在这样充分的朗读中,体会文本中蕴涵的对蝈蝈的喜爱之情,升华感悟;在充分的朗读中,学生就有可能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韵味,提高语文素养。审视目前的科学小品文教学课堂,很多是对说明方法的理性讲解和科学知识的大量渗透,缺乏的恰恰就是读中感悟,读出情趣。
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学习者却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积累相应的说明文知识,因此在教学知识目标中只要求学生“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认识了解蝈蝈形体特征以及其生活习性”,没有专项的说明文知识要求。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淡化了说明方法的讲解,但我觉得语文学习具有系统性的特点,为了以后的说明文学习,应该适当地渗透说明文知识,如“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相信这样的做法决不会改变浓浓的“语文味”的。
2、我还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当老师问学生比作“囚犯”是否恰当时,有位学生说:“因为作者对蝈蝈是很好的,如果它不想吃食物,还给它另找食物。”这时老师马上就打断他的话,说:“你先回答比喻恰当不恰当这个问题。”这样的做法似乎不太合适,学生根本没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达清楚。我觉得老师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换一种方式问,如“作者会另找食物给它吃,这样的做法像是在对囚犯吗?”进而让学生体会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3、古人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语言材料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我们发现这一案例,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使学生感悟到作者的情感,感悟到整个作品的风格和情调,对作者观察角度、描述现象的方法也有所感知。老师是否可以在教完了《绿色蝈蝈》一课后,可以让学生模仿文本语言介绍一种动物,这样“在言语的训练中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从而发展学生言语能力”,既适度拓展了课文内容,又以语言训练为落脚点,应该可以做到知识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总而言之,科学小品文的语言魅力是独特的,而这种独特的味道也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显现出来。因此,只要我们以“语文”的方式挖掘说明文中的语文因素,即使是科学小品文也能上出浓浓的“语文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