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语文八年级语文

后赤壁赋教案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0-02-10 09:42: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后赤壁赋
  •   公告:

    

后赤壁赋
苏 轼
教学目标
1对作者思想有一个整体了解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3反复诵读课文,培养语感
4体会文中某些问句的深意
问汝一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儋州.
问汝一生功业,黄州,惠州,
问汝一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问汝一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漫长的风雨路,苏轼以其磅礴大气,卓绝人格,倾力写下一个大大的"人"字.
苏轼(1036 ~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自小聪敏好学,二十一岁便考取进士,早年曾任翰林学土兼侍读,龙图阁学士,兵部尚书等职,之后,仕途一直不得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推行变法,苏轼因批评新法而被入狱,并多次遭受贬谪,先后到过杭州,密州,徐州,黄州,惠州等地任官职,最远更被贬至儋州(今海南省).宋徽宗年间,苏轼遇赦北归,但最后病卒於常州,諡文忠,终年六十六岁.
苏轼学问渊博,在仕途上虽不得志,但在文学上却有极大成就,无论诗词,散文,书法,缯画,无一不精,尤以词方面成绩最为突出,苏轼的词题材广泛,无论是写景,叙事,咏怀,说理等都可以入词,扩大了词的领域.他的词意境清新,豪迈奔放,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绮靡的词风,贡献甚大.苏轼的古文亦写得很好,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___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___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___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
元丰五年七月,苏轼曾游赤壁,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十月,苏轼再游赤壁,写下了这篇同样享有盛誉的《后赤壁赋》.
苏轼的思想外儒内道,因此,他的散文体现出"清的品格",如清
空,清朗,清爽.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廖廖十六字,逼真地写出初冬月夜静谧温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gāo).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齐读第一段,结合注释串译第一段.

这是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打算回到临皋.
有两位客人与我同行,经过黄泥山坡.这时霜露
已经降下,树叶都已落光.人影映在地面上,抬头
就能看见一轮明月.看到这些,我们心中舒畅,
于是边走边唱,相互应答.过了一会儿,我又叹气
地说道:"有客人却没有酒,就算有酒又没有菜肴,
月光皎洁,晚风清爽,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将如何度
过呢 客人说:"今天傍晚的时候,我撒网打了一条大
鱼,大口细鳞,形状犹如松江的鲈鱼.只是我们到
哪里去弄些酒来呢 "回家后我与妻子商量.她说:"我
这儿有一斗酒,已经存放很久了,是为你临时的需要
而准备的."
齐读第二段,试着翻译课文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chán)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qíu) 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于是我与客人们带上酒和鱼,又来到赤壁下面游玩,江中流水不断地发出巨响江岸绝壁有千尺之高.山岭高峻,月亮显小,江水退落,礁石露出.曾几何时江山的面貌已经不能辨认了.我于是提着衣角山,爬过险峻的山岩,拨开茂盛的草丛,登上形同虎豹的石头,攀着形同虬龙的古树,直登到鹰隼筑巢的高处,俯瞰水神所居的深渊.两位客人都跟不上我了.我放声长啸,草木为之震动,山谷间发出回响.大风骤起,波涛涌现.这时我也不由得心生忧伤,感到震惊和恐惧,寒
意顿生,觉得不能在那里停留.于是我们回到船上,在大江中任其漂流,停在哪里就在哪里休息.
齐读第二段,思考本段写了哪些场景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冬夜美景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
俯冯夷之幽宫.
此段抒发作者的什么情感
月夜登山,划然长啸,抒泄贬谪黄州以来心中
所积压的种种郁闷之意.
思考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然其不可留也,有什么深刻
含义
除了表现夜间登山历月的阴森恐怖气氛外,也隐隐含有
对当时政治环境险恶的影射.
考虑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有哪几层含义
曲笔双关,寓情颇深.字面上,由于七月到十月秋冬季节的
变化,江山景色已随之变得不认识.但如果结合当时的历史
背景,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大宋的美好江山满目凄凉.
齐读第三段,翻译这段.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jía)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píanxīan),过临皋之下,揖(yī)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wù).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时间已经是快到半夜了,环顾四周,寂寞冷清,刚好有一只
孤鹤横飞过江面,向东飞来,翅膀像车轮那么大,就像穿着
黑衣白裙,发出尖厉的长鸣,掠过我们的小舟有向西飞去.
过了一会儿,客人告辞离去,我也昏昏入睡了.我梦见一位
道士穿着羽衣翩跹而来,从临皋下经过时,向我拱手施礼说:
"在赤壁玩得尽兴吗 "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答."哎呀!我
知道了,昨天夜里从我们船上飞过的,不就是您吗 "道士回头微笑,这时我也突然惊醒了.打开门看时,他已经不知所向了.
李扶九评语:"此篇忽鹤忽道士,奇幻极矣,乃神似《南华》,非袭其貌也;至前篇说悲处,在客口中此篇悲则自言矣."《清夜录》云:东坡先生贯通内典(即经),尝赋《西江月》词云: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 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再联系我们读
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生还酹江月",则此文梦道士化鹤的寓意,当可得到较确实的印证.
鉴赏第三段道士化鹤的寓意
课堂作业
解释下列句中做标记的词
1归而谋诸妇.
诸 2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3臣尝闻大王好乐,有诸
1攀栖鹘之危巢.
危 2秋日荒凉石兽危.
3危言危行.
之于(陈述句中)
之于(陈述句中)
之乎(疑问句中)
高(形容词)
高(形容词)
高尚,高洁(形容词)
下列红色字体的含义和用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藏之久矣(代词,指酒)
B 复游于赤壁之下(结构助词的)
C 放乎中流(介词,于,在)
D 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助词,...的样子)
D项中乎字应为词尾,不翻译.
下列顾字的意义,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顾而乐之 B顾安所得酒乎
C四顾寂寥 D道士顾笑
A,C,D三项都为动词,B项为"可是"之意,是表转折的词.
翻译下列各句话
1是岁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2霜露既将,木叶尽脱.
3归而谋诸妇.
4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
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部脱落.
回家后我和妻子商量.
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
读书感悟
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不得不在老庄的禅道和山水之中寻求精神的解脱,这时的作品充满了哲学意味,凝聚着他的人生思考,是一个封建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与保持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表现出诗人宏大旷达的胸怀.他对眼前景物的称道,正是政治上不得志的一种精神寄托和感情上的自我调节,这种感情在苏轼身上的存在既是无奈的,又是自然的.这种感情对纵情于山水来忘却烦忧的知识分子,正是精神飞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化解对现实的不满的良药.苏轼这种面对挫折保持豁达乐观的个性,在现在仍有代表性和积极的一面.
 

上一篇文章:成长的酸楚作文

下一篇文章:与陈伯之书教案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