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美术三年级美术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基于标准教案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5-08-30 10:02: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我的小天地
教学目的:
1.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要有表现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2.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人。启发学生通过设计、表现自己的居室,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难点:
绘画时房间里家具与家具、家具之间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大小关系教具准备: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教师作自我介绍,学生依次作自我介绍.
二.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今天我们是第一节课美术课,我想大家都想轻松一点,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一幅外国名作.学生欣赏讨论:
1.从画中你看到了什么?感觉怎样?
1.从画中、文字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东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介绍《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的相关知识:
1.古典油画的特点
2.《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的画面特点
提出问题:
(1)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在这个家里有一个属于你自己活动的小天地吗?自己的小天地给你带来哪些快乐?
(2)你们喜欢自己的小天地吗?
板书课题。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和小朋友作品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古代名作《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这幅作品虽然好,可是同学们总觉得它离我们太遥远了,是吧?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现代一点的东西。
提问:
1.你看到的都是些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哪一个设计,它有什么特点?
2.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卧室,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有的同学是有小天地的,你想不想拥有自己的小天地呢?谁能告诉大家你的那片小天地是怎样的?
3.你对你的小天地满意吗?
4.你理想中的小天地是怎样的?它的布置应当具有什么功能和特点?
5.你准备怎样去改进你的那片小天地呢?(学生讨论)想一想,在你动手的时候你会遇到些什么困难?(内容、比例、层次等)
三.学生作业:
要求:可凭记忆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自己的居室。
教师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学生交流讨论1.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有什么值得我们学的地方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拓展: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试着设计我们的教室、校园等。

教学反思:
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巧手创造美,能够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动脑、动手制作来美化自己的生活。
我在课前利用业余时间收集一些废弃物品自制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小玩艺,在课堂上展示,极大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兴趣。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孩子们纷纷行动起来,兴高采烈的用他们稚嫩、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了我意想不到的、美丽可爱的小作品。通过这样的活动,鼓励学生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验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的愉悦。

第二课 民间面塑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对面塑艺术的初步了解,了解其变化多样的特点。
应会:尝试运用粘、贴、揉、捏、剪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脸谱或者人物全身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面塑文化。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保护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面塑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面塑的基本技法,学习用技法创造自己的作品。
难点:各种方法的搭配灵活使用。
三、教具、学具
橡皮泥、面塑配备工具、牙签、剪刀、小块卡纸、面塑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工具携带情况,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面塑的玩具,请学生欣赏面塑作品。
2、提出问题: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
3、出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想一想:可以用你们制作的彩泥去塑造什么?
板书:揉、捏、搓、粘
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压、剪、拧……
1、让学生看书,请他们提出问题:你认为哪些地方是你需要学习的?
2、针对学生问题共同分析
3、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演示一些学生不懂的制作方法。
5、做到一定时间停下来开始请学生提出问题:关于面塑你还打算知道什么信息?
6、出示大师的作品,请同学分析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现自己的作品的。
(四)评价关于作品造型设计方面,色彩搭配方面。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方面。拿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五)拓展请学生关注身边的传统艺术,写一份观察短文。
教学反思:
民间艺术是整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自然朴实,天真淳厚,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儿童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心灵纯真,有一课没有受到世欲观念污染的“真心”,他们满怀兴趣观察眼前的一切,艺人的一招一式,魔术师般的手,使他们惊奇。艺人塑造的作品,生动而富有情趣,色彩妍丽、热烈的对比,迎合了儿童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难怪孩子们一见钟情。
面塑塑造的主题大都从戏剧故事或神话传说中攫取,难能可贵的是艺人的手中,常常将自己对“是非善恶”的感情因素体现在对人物造型的“夸张”处理之中,使小小的面人也带有充沛的感情色彩。而这种感情色彩正是今天大都市中流行的机制电子玩具所缺少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面塑的文化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第三课 冰棒棍玩具
教材分析:
这是一课“设计•应用”领域的美术课程。这课教学以“冰棒棍玩具”为课题,利用冰棒棍、大头针(工字钉)和彩色纸,颜色笔等进行活动人物、动物形象的创作和设计。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设计创作和动手制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养成对于生活中多种废旧材料再利用的能力。
教材中的冰棒棍主要靠平时的收集,为此,在开学初,我跟小朋友浏览课本的时候,就问他们,这课我们用什么办法可以得到材料?同学们七嘴八舌,最后得出结论:从现在开始,就要注意生活中的冰棒棍的收存。我粗略估计一下,等学到这一课,差不多要到国庆节前一周,也就是起码有一个半月时间的准备,再说现在的瑞安,正好又 是炎热季节,收集冰棒棍有着天时、地利,如果家长支持,就多了人和,所以我嘱咐同学,可以打开你的课本,让爸爸、妈妈跟你一起翻翻美术书,说说你收集冰棒棍的想法,并请他们支持。
教学内容:
冰棒棍用大头针组合有多种变化,当两根中部固定后,若再与另一组相同组合冰棒棍的两个端部固定,就成为一份游戏冰棒棍玩具的材料应会:
参考教材中作品,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工字钉,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笔根据预先的设计进行冰棒棍玩具制作。
1提高设计制作的动手能力,增强学习美术的能力
2灌输环保思想,可持续发展理念,养成对生活中多种废旧材料再利用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利用冰棒棍,制作动人玩具,培养创新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作品的新奇、牢固、美观、生动。
教学准备: 冰棒棍、图钉或工字钉大头针、勾线笔、尖嘴钳、彩色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 教学,稳定
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玩具?
想一想桌上的冰棒棍能不能变成玩具?
引导学生将桌上的冰棒棍进行组合,说一说组合后的冰棒棍有什么特点?〉
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玩具,(展示),可能有些小朋友会说,太奇怪了,还会动的啊!是啊,这么好玩的玩具,你们想自己做吗?你能看出来我是用什么材料变出来的吗?观察,思考
二、探究学习:
1安全问题:注意安全哦!
(1)钻眼时要慢,否则,会将你的冰棒棍弄坏,同时,慢一点,力气相对小一点,还安全一点,
(2)用尖嘴钳将大头针图钉或工字钉折个弯,你知道为什么吗?
(3)没有的同学可以选择教硬的材料来制作,如硬纸。
2从造型上看,这些玩具有什么特点?
你能想出其他组合吗?图1、图2、图3
例1:守门员:你能从哪里看出这是一位守门员吗?图4
例2:他手中的纸弹簧代表的是什么?作者把冰棒棍又变成了什么形象?(手风琴家),你又受到了什么启发?图5
例3:图6、图7、图8 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把他们变成什么玩具?看谁想出的形象最多。
例4:在生活中找一找,还有哪些形象适合这个冰棒棍的造型? (卓别林) 图9、图10
例5:还可以选择哪种组合形式来做鱼的冰棒棍玩具?图11、鱼尾和鱼鳍是用什么变出来的?你会吗?说说看。
例6:跳舞人的裙子的制作方法你会吗?试着说一说。图12
例7:(引导创新意识),说一说,4根冰棒棍可以制作哪些好玩的玩具?鸟,可以有多种,变化一下它的嘴、翅膀、爪子、就是不同的鸟类了。同样道理,使用冰棒棍 的两个面,怎样互相借用,变成人物或动物呢?图13,耳朵相对。图14,头顶相对。为什么这样安排?你会产生那些联想?如图13,可能在做健美操, 图14,可能在耍杂技
3从颜色上看,这些玩具有什么特点?你能根据它们鲜明的色彩形象给玩具取名吗?a 鸵鸟人(因为鸵鸟尾巴一样的裙子)图15,b 翻筋斗人(因为是倒立的,或者叫举重人)图16
4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看一看,这些玩具有什么创意呢?它们是有几根冰棒棍组合的,快想办法把他们变成好玩的玩具。图17,图18, a 如变猴子,作者加上了桃子,突出特点, b 在脚下多了两根,就变成“踩高跷” c 色彩可以用彩色笔或油画棒,也可以用彩纸,皱纸、瓦楞纸、或者毛线等其他装饰物品代替。
5思维扩展:谁能说说冰棒棍经过组合之后有什么特点?(自由伸缩),在生活中,什么造型与这些冰棒棍的运动规律相象?(我们学校的大门) 同学们真聪明!
6作品欣赏:看到这里,小朋友,你觉得怎样的作品才是成功的?(作品的新奇、牢固、美观、生动、鲜艳)1花来啦! 2滑冰的孩子 3快乐的小丑 4看书的孩子。
三、动手制作:怎样才能又快有好地完成今天的制作呢?谁能说说制作的步骤?先订还是先摆?为什么?对了,在摆的过程中,你就运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构思了,在美术课中,构思非常重要,它决定你的作品的造型变化。对了,被遮挡住的部位也要上色,用什么办法啊,最后添画什么啊?
师小结步骤:构思→ 钻眼→ 装搭→ 装饰→完成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可以合作)
现在,请小朋友们用你手中的材料进行构思,制作你的冰棒棍玩具吧!
记住,先构思再动手,看你能变出多少组合?。
装饰:添加图案花纹,注意两边对称。用学过的线和基本形来装饰。
涂色:色彩要鲜艳,多用对比色。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勇于创新、大胆想象创作的同学进行表扬。
鼓励学生制作出和别人不一样的造型人物或动物来。
最后,给你的作品取个名字。
四、作业展评:
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我制作的是某某玩具,”然后说说自己的作品哪里想得好,体会自己成功的快乐。教师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尽量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
五、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
让同学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你制作冰棒棍玩具有什么体会啊? 假如没有材料,又怎么能做呢?俗话说,巧妇难煮无米之炊,希望同学在平常的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收集一些可再利用的废旧材料,装扮我们的生活!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手工课,需要学生动手制作,学生对这节课非常的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相对来说也比较高涨。它是利用冰棒棍、大头针和彩色纸、颜色笔等进行活动人物、动物形象的创作和设计。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能感到快乐。
学生在炎热的夏天都非常喜爱吃冰棒,而吃过之后,把冰棒棍随意的乱扔,不但污染了我们的环境,而且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针对此情况,我们展开了这节课的教学活动。这节课其实是为了教育学生要学会废物利用,同时爱护我们的环境,用自己的行动去号召大家。虽然我课前准备的较为充分,我的教学用具都准备妥当,课也备的较为熟练,但是就这样也会有差错的发生。第一,我虽然把课备的很熟练,但是却没有备好学生,以至于课堂差点失控。这主要是我的课堂调控能力还不够强,需要加强提升。但是学生的课前准备做的不够充足,虽然我课下都通知他们拿需要的材料了,但是他们却没有拿过来,这是我在平时的工作中,没有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不能和孩子的家长达成共识,这是我所没有料到的。
同时,通过学习利用冰棒棍制作动物、人物玩具,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这主要是靠平日的收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养成对于生活中多种废旧材料再利用的能力。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学生的作品的:学生能否与小组同学密切配合,能否创作出新颖、生动的作品,制作是否美观、牢固、实用。但是学生是否产生兴趣,乐于课后制作,也是我们教师应该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所以,在课后延伸这个环节当中,我还让学生在课下收集其他的废旧材料,并利用它们来制作出一个漂亮的工艺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在课下有所收集,并利用他们来创作作品。
第四课 植物籽粒拼图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用各种色彩、大小的植物籽粒拼摆、粘贴出图形的方法,进行造型创作。
2、情感目标:感受拼图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创作的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在学会制作植物籽粒拼图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教学难点: 制作一幅与众不同、有创意的植物籽粒拼贴画。
教具准备: 课件。
学具准备: 各种植物籽粒(如:红豆、绿豆、西瓜籽、大米等)和胶水(胶水或白乳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看课件)播放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小雨沙沙》植物籽粒长大的过程用动画接着又把植物籽粒变成可爱的卡通小精灵“豆豆”。
2、“小精灵豆豆”做出一个个的有趣动作,变出一粒粒不同的植物籽粒(红豆、绿豆、西瓜籽……)。
3、“小精灵豆豆”提出一个个的问题,引领孩子们观察与思考,让小朋友们了解和发现“种子家族的成员们”的不同。
4、思考这种豆子象什么?
5、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小精灵豆豆”也会!它变成豆子手链,变成一幅幅精美的植物籽粒拼图(主要以黑豆拼摆的喷水的鲸、用大米拼摆的可爱小兔、用绿豆和小米拼摆的漂亮孔雀)!
(出示课题)
二、感知探索
1、欣赏分析植物籽粒拼图。
2、分组讨论植物籽粒拼图究竟美在哪儿?为什么美?
3、思考如何制作精美的植物籽粒拼图?
4、利用课件,直观感知制作步骤,分为:⒈用铅笔在卡纸上起稿;⒉在需要粘贴处涂胶水;⒊用选择好的植物籽粒拼图。
三、实践创作
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准备各种不同大小、颜色的植物籽粒。
2、讨论: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用植物籽粒来制作一幅有特色有创意的拼图
3、实践创作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四、展示评价
1、“小小拼图艺术展”,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介绍制作的感受。
2、播放欢快音乐,参加“小小拼图艺术展”。让学生参观、评选,让学生体味创造和创造成功的甜蜜。
五、延展
用课件或实物展示用贝壳、小石子等拼贴的拼图作品。引导学生学会到生活中去找寻美、发现美,让孩子们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展示用贝壳、小石子等拼贴的学生拼图作品。
教学反思:
在学生作业的环节发现了一件没有考虑到的事情,我让学生合作完成一幅植物籽粒拼图,但一些同桌却不愿意合作,甚至有的孩子不愿意与合作者分享自己带来的种子,更别提组与组之间互相帮助了,在日常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当对这一现象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帮助他人和获得帮助,这是不仅仅局限于教学中的内容,而要跳出教学的范畴站在更高的维度关注教育我们的孩子,带给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健全他们的人格,使他们健康发展。看似简单的课实则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教学智慧,体现个人不同的教育理念,这些都有待我们教师细细地发掘。
第六课 红色的画
教学目的: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1、认识三原色
2、知道红色的画是以红色为主的画面。认识不同的红色,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
应会:能以红色为主画一副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生活的情感,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认识三原色、感受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各种红色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
能画出有创意的绘画作品,运用各种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主体突出。
学习材料:
水粉用具、水彩笔、蜡笔、色彩纸、剪刀、胶水、红色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欣赏旧挂历上的自然风光、同学们的身上的服饰
提出问题:
我们的生活环境是绚丽多彩的,这中间色彩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有关色彩方面的知识。
全班分成四组:红队、蓝队、绿队、黄队。四个队分别以四种颜色树代表。获得奖励的在相应的树上贴上一个果子。
二、认识三原色(出示课件,师示范展示色卡)
师:你们猜猜世界上有哪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无法调配出来的?
生:红、黄、蓝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这三种颜色我们又把它叫做(三原色)
师:这三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喜欢红色的同学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导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红色,学习用红色作画。
三、新授新课
1.体验红色的美感及红色的特点。
图片上是什么?这些图片上的红色给你什么感觉?
(课件出示)
平时你还见到哪些红色的物体?
2.欣赏书上的作品。
生活中的红色给你这么多美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学习红色在绘画作品中是如何表现的?
感受红色带给人们的强烈、喜庆、欢乐的感觉
体会红色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引发学生联想生活实际,产生联想。
(1)欣赏书上作品(课件出示,看课本感受红色在绘画作品中的美感,学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涂抹色彩。)
师:看了这么多红色的画,你最喜欢那一幅,为什么?
生:(自由说)
师:这些图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以红色为主。
总结:这些作品都以红色为主,分别表现了丰收、欢庆、美丽的场面。(2) 欣赏色调不同的两幅图片(解决:学会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层次更丰富。)
师:这幅画还有其他的小朋友也画了,这两幅画哪幅好,为什么?
生:••••••
师:这副画中有哪些红色?
生:••••••
师:你能调出来这些红色吗?
学生自由调色、展示(实物投影)
(3)欣赏其他作品(课件出示、拓展学生思维)
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红色的画,认识了这么多红色,看看小朋友们是如何表现的?
四、学生实践(刚才欣赏了小朋友的画,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对红色的感受也表现出来?)
1、启发思维,引导作画。
如果让你以红色为主画一副画,你想画什么?用哪些红色?
2、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五、评价学生作业。
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六、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目标是认识三原色,知道知道红色的画是以红色为主的画,能够以红色为主创作一幅画,并且提高学生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首先课堂的前三分钟我检查了学生的准备工作,分小组评比,但是没有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奖惩,在认识红色时让学生回忆并没有让他们有一种直观的感受,可以用颜料在课堂中调一下,认识不同种类的红色,在学生讨论欣赏作品时多一谈话为主,不太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生作品时没有重点强调红色的画是以红色为主的画,可以用不同种类的红色,所以学生明显有手足无措的感觉。另外虽然强调了构图的“满”和“大”但是没有示范,所以学生并没有真正清楚什么样的才是“满”和“大”。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适当的给学生一些示范。
第七课 黄色和蓝色的画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以黄色、蓝色为主的美术作品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和认识这两种颜色,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它们使画面构成的艺术效果。
应会:
试着采用各种不同的黄色和蓝色,分别画出以黄色为主和以蓝色为主的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对色彩美的认识。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训练学生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和感知黄色、蓝色带给人的不同的感受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难点:绘画时注意主体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关系以及同类色之间的深浅对比。
三、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各种颜色的水彩笔,油画棒
四、教学过程:
1、教学准备:请学生收集有关黄色画面和蓝色画面的图片,收集生活中常见的黄颜色和蓝颜色的实物。
2、导入新课:出示黄色和蓝色的两组画。
提出问题:第一组和第二组画面有什么不同?
导入本课内容,并出示课题:黄色和蓝色的画
3、讲授新课:
(1)黄色和蓝色的画常常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使我们联想到什么?
(2)一年四季中哪个季节使可以用黄颜色来代表的?哪个季节可以用蓝色代表。一天中哪个时间以用黄颜色来代表的?哪个季节可以用蓝色代表。
(3)出示课件:欣赏黄色和蓝色的画提出问题:(学生探究并以红色为主的画联系起来讲解)
A、黄色的画为什么称其为黄色的画?蓝色的画为什么称其为蓝色的画?你是怎么理解的?
B、画面上都有哪些地方运用了黄色或蓝色?这些颜色都一样吗?(出示色相卡,认识深浅不同的黄色和蓝色。)
C、画面中还用到了哪些颜色?
(4)继续欣赏:提出问题:
A、这些画都表现了哪些内容?
B、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画,谈谈你的感受?
C、你打算怎么样去表现?
(5)提出质疑
如果让你来表现一幅以黄色为主的画或以蓝色为主的画,你设想一下,你会遇到哪些困难?还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老师或者大家帮助?
(6)看书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创作一幅以黄色为主或者以蓝色为主的画。
六、小结:
(1)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指出其作品的优点、缺点,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解决绘画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理解。
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特别是对选材新颖、绘画大胆的作品要讲解自己是如何构思的。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很多,要三年级的学生同时接受黄色和蓝色这两种原色的知识点有些难,我在课前准备了大量的图片使学生能在感观上理解黄色和蓝色,并知道黄色和蓝色分别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感觉,从而去深入让学生明白,黄色是属于暖色调而蓝色是属于冷色调,一幅黄色为主的画面是不是所有黄色都一样,一幅蓝色为主的画是不是所有的蓝色都一样呢?从画中让学生明白无论黄色还是蓝色,都随其深浅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蓝和黄,在作业中让学生能了解到画一幅黄色或蓝色的画,不是从头到尾就一种颜色,而是随着深浅的不一样,有变化。
由于这是一堂知识性比较强的课,课堂气氛有些呆板,学生在主体参与课堂中来,虽然能很好的回答老师的问题,但缺乏活力,更好的调动好课堂气氛我想这节课会上的更好。
第10课童年
教学目标:
1、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2、会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感受,会描述不同时期童年生活的情况,学会通过观察童年题材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都有各自特点。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
2、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
3、描述童年生活内容及自己对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不同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对艺术作品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与童年生活相关的照片或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教学过程:
1、导入
1)(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在这里上一节美术欣赏课,所要欣赏到的艺术品的题材,就是在座的每一位都曾经拥有过,同时也是同学们正在经历的童年生活。(播放课件教师本人儿时照片照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场面呢?(学生观看照)
片并回答:运动会上同学们短跑冲刺的瞬间。
2)师:你觉得照片中最吸引你的是哪位同学?我想现场采访一下在座的同学们.如果你是这位同学的话,在你百米冲刺即将撞线的那个瞬间,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学生描述自己的心情。)
3)师:告诉你们吧,照片中这位小同学其实就是童年时代的我。看这冲刺的姿势.是不是有点奥运冠军刘翔夺冠时的风采呢?这张照片我已经珍藏了近十年了,尽管上面的图像已经渐渐褪色模糊了。可这段儿时的美好记忆却永远清晰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4)引导学生分析现在的童年生活。(请一两名学生将将自己美好的童年故事.)
5)师小结:看得出,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珍藏着许多童年的美好往事。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艺术家们的内心世界,去看一看他们眼中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课件同时出示四幅名作) 看课本上的图片
2、新授
1)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欣赏到的四幅从古至今、风格各异,但又都是表现童年题材的艺术作品。看一看,你最喜欢哪一幅呢?(学生观察并思考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是哪一幅。)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喜欢的作品,选择相对应的小组重新坐好。(学生进行重新分组: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3)引导各组学生为本组评选出组长。(四个小组组员自由选择本组组长。)
4)出示四张自学提示卡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式学习.
(组长拿到自学提示卡,把问题读给组员,再由组员热心、认真讨论问题,并齐心协力共同解决问题。)
5)共同欣赏分析:
(1)《端阳婴戏图》苏焯(宋)(重点分析画法及其内容)
解决问题:(由教师读题,组员答题,其他小组补充。)
这幅画是用哪种绘画方法表现的?描绘的是哪个时期的人物?画中描绘的是哪个节日?他们在做什么?你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再现画中的情景吗?(学生表演)
(2)《翻身奴隶的儿女》于月川(重点分析构图)
(教师简介画家生平。)
解决问题:(由组长读题,组员答题,其他小组补充:)
画面中的人物是哪个民族的?她们在做什么?这幅画所描绘的内容发生在什么年代?(找一位同学演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你了解奴隶的生活吗?(播放西藏奴隶苦难生活图片。)画面构图的形状像哪个英文字母呢?画面背景的大面积留白起到了什么作用?
对比(1)、(2)异同点。
一幅为国画工笔重彩,用笔细腻。一幅为国画小写意,用笔洒脱。二者都具有“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中国画特点
(3)《战斗中成长》秦大虎、张定钊(重点分析作品的思想内涵)
解决问题:(小组成员以抢答形式回答问题,其他小组补充。)
这幅画的表现方法有何特点?画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面?看到这幅画你联想到了哪部影片?(展示《小兵张嘎》《闪闪红星》海报。)小战士和你们的童年有什么不同?
(4)《冬天的阳光》王今栋(重点分析艺术表现形式)
解决问题:(学生自设问题,共同解决。)
从这幅作品中,你看懂了什么?你还想了解关于这幅作品的哪
些知识?
3、总结
(1)、学生总结
出示学生集体合影,背景音乐为歌曲《童年》。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童年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2)教师总结
师:可以说,这些艺术作品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家的情感,体会到了艺术的形式美,它更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历史的画卷,使我们对不同年代的美好童年有了不一样的理解。课后,你还可以问一问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愿意和你一起去回顾自己童年时代的美好往事。
童年永远是人们热衷的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在每个不同的年龄段体味到人生不同的快乐。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童年的那段时光留给我们的往往是最纯粹、最难忘,同时也是最美好的记忆。
1.出示与童年相关的网址,(学生齐读网站名称。)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去学习、发现。
课后作业:
与自己的家人交流童年的往事与感受,并创作一幅童年题材的绘画作品。
教学反思:
这节课时欣赏课,学生的审美能力比以前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回答理论性问题不全面。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不容易挖掘到作品深层的思想境界,需要教师层层点拨,提示,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今后,我感觉应该让学生多看一些大师级的作品,来扩宽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第十一课——怪兽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的怪兽,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他的艺术特点;能用多种材料表现出特点突出的怪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合作学习和综合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合作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怪兽的分析,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他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怪兽的设计、表现及材料的巧妙利用。
教具准备:课件,怪兽作品六件,课前分好六个小组。
学具准备:纸袋,鞋盒,瓶子,棉花,色卡纸,棍,剪刀,双面胶。课前查阅搜集中外怪兽资料。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分好六个小组,放好工具材料。
二, 讲授新课。
1,直接点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1课——怪兽。
2,资源共享:老师让大家在下面查阅、搜集了有关怪兽的资料或图片,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领着大家共同来分享,开始。
问:你们小组搜集了哪些怪兽?你能描述其中一个怪兽的样子吗?
3,欣赏部分。
课件出示: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怪兽资料和图片,同学们请看:我们最常见的怪兽:麒麟。
(1)问:你觉的这种怪兽都是哪几种动物的组合呢?
总结:龙头、鹿角、狮身、羊蹄、牛尾。
(2)问:这种怪兽在自然界存在吗?
总结:它是人们幻想、神话了的“灵物”,虽不足为信,但却充分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再欣赏狻猊、獬豸怪兽。
(4)欣赏春秋时期的《青铜怪兽》、战国时期的《牺背立人擎盘》、汉代的《玉铺首》、唐代的《三彩镇墓兽》、西汉玉佩。
分析《三彩镇墓兽》。问,你觉的这个怪兽哪些地方长的怪?这个怪兽为什么放在墓地?有什么作用?总结:人面、兽身、猪耳、独角、火焰状翅膀,蹲坐。这件镇墓兽制作精致,造型生动,釉色丰满,黄绿蓝几色釉交融衬托,淋漓斑斓,是一件十分完美的三彩精品。保护亡灵的安宁。
西汉玉佩。问:古人为什么把怪兽样的玉佩带在身上?有什么作用?总结:辟邪。
这些怪兽作品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通过欣赏他们我们的民族自豪感由然而生。
(5)我们再来欣赏一些用其他形式表现的怪兽作品。
卡通绘画怪兽,摄影作品怪兽,雕塑怪兽,电影里的怪兽,奥特曼怪兽,个性化怪兽,玩具怪兽。
(6)老师也制作了几件怪兽作品,请你们分小组来欣赏。老师比者戴上。
问:老师都用了哪些材料?采取了什么制作方法?
3,教师示范怪兽头部的制作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给你们小组的其中一个人打扮,主要装饰他的上半身。比一比,哪个小组用的材料最奇妙,给他打扮完以后,这六个人上前边来给大家表演一下。
四,学生表演。
做一个造型。
五,教师总结,下课。
第12课《连环画》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创作连环画作品,了解连环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连环画创作的能力、语言表达及综合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方法。
难点:故事中主要情节的画面表现及形象的连续性。
三教学准备
课件、连环画资料书、美术纸、水彩笔等。
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连环画吗?
你了解连环画的一些什么知识呢?
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进入连环画的世界。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探究式学习
1.根据每四人小组提供的连环画资料,小组合作研究:
(1).连环画和以前学过的画有什么不同?
(2),连环画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2、反馈交流:
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研究情况。
你感觉用连环画讲故事如何?
结合课本上《哪咤闹海》和其它连环画资料组织学生讨论:连环画与以前我们学过的画有什么不同?
组际之间交流
3、师生共同总结:
连环画的特点:故事性强,图文并茂,画面内容和形象具有连续性,色彩丰富等。
连环画的组成:封面设计,图画,文字
4、对于封面设计,文字你觉得应该应注意些什么呢?
封面设计:有题目,主要形象,作者名字,色彩漂亮等。
文字:简洁
(设计意图:提供资料,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
从中了解连环画的特点和组成)
5、欣赏课件,引导分析
(1)课件演示教材中连环画的内容。你能根据书上的小朋友的作品,你是通过那些形象看出来的?
(2)你能根据作品讲讲画的是什么故事吗?
(3)小组研究:作品如何在不同的画面里表现同一个形象的不同动态。
(4),组际间的交流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师生共同分析解决构思,形象,构图问题)
(三),动手实践,创作连环画
小组进行分工合作,自编或已准备好的小故事画成连环画
(设计意图: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共同构思分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连环画的创作能力)
(四),展示评价
学生组际间相互介绍自己组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能力和欣赏他人的意识)
(五),课后拓展
课后将这些作品在年级里搞一个巡回连环画小展览,让低年级的学生课下交流作业,相互学习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初步培养学生审美、语言表达、创新、评价等综合能力;学生对连环画非常的感兴趣,但是学生对绘画掌握的不是很好,今后对绘画的要求有待提高!而且在评价中,首先应该让学生在演示完作品后,首先自已随便谈谈优缺点,还应该在其他方面怎么做;然后让同学们评一评、议一议:他的做法对吗?好在哪?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呢?如果是你,你想怎样做呢?这样学生在轻松的谈话中,既培养了兴趣、发散了思维,又让学生做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第13课对 印 版 画
一、教材分析:
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求学生采用易于处理的底版,通过画、印等方法,制作对印版画。对学生而言,对印的方法易于理解、接受和操作,学生可以通过对印、剪裁、添加、组合等技法,运用恰当的工具、材料、探索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具象或抽象的对印作品,从中体会肌理、色彩和形状的美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所以容易激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和兴趣。
二、学习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了解对印版画的简单印制技巧。
应会:学习对印版画不同的表现方式。
2、隐形内容与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小组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锻炼,激发学生不断追求创新的创造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对印版画是造型表现的一种表达方式,学习简单的对印技巧并创造性的表达。
难点:如何巧妙的将印好的画面进行重新创意。
四、教学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学科要想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保有一席之地,就应该使之与学生发生兴趣方面的关系,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并且,在基础美术教育中,使全体性的实现成为可能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学习材料
教具准备:实物展示台、示范课件、示范用水粉颜料、纸张。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小朋友听说过克隆技术吗?(展示克隆羊的图片)
生:听说过。
师:那我们今天就来玩一个小游戏?“克隆游戏”(展示课件)
找一找,这两幅画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回答,课件展示相同和不同之处。
师:那你们知道这幅画是怎样克隆出来的吗?
让咱们一起来看看这幅画是怎样克隆出来的!(课件展示)
谁能给这样的画画方法起个名字?
小游戏
“找不同”(出示两幅极为相似的画面,你能在一分钟内找到他们那里不同吗?
引出课题:13、对印版画
(二)讲授新课:
1、 欣赏分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和刚才的游戏有点像。引导学生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
(1)小组讨论:
这幅画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课件展示)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讲解对印的两种方式。的重难点(展示两种不同的对印版画)。
(2)欣赏书中作品
在书中也有很多漂亮的对印版画,我们一起来欣赏!
(3)再次欣赏(课件展示)课本上的图片
欣赏不同材料对印产生不同的效果。
添加不同背景也产生不同的效果。
(4)演示制作方法并总结出制作方法:画一画、压一压、添加背景。
(5)教师讲解如何在原来的版画基础上进行添加,加工,把两幅一模一样的画变的有所不同以及绘画时的注意事项。
(三)学生创作
我们了解了这种新的创作方法,你想不想用这种方法做一幅画呢?
下面进行创作吧,看看谁的作品最有特色。
(四)、作业展评
1、展出学生作品,学生自己来讲解自己的作品,并讲述自己运用的方法。同学之间进行体会,进行作品展示。
2、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同时进行。评出比较好的作品进行奖励。
(五)、课后拓展:
同学们学会了对印的这种绘画方法。那你们想一想,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应用了对印呢?
第十七课 生肖邮票设计
教学目标: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用线描,彩笔,水粉,剪贴,剪纸等技法设计,绘制邮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尝试在方寸之间表现,感受设计之美。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具准备:各种形状的生肖邮票作品,图片,现场制作的生肖邮票材料。
学具准备:四分之一一深一浅色卡纸,水粉工具,剪刀,双面胶,圆规,尺子,收集的生肖图案,分好七个小组,选好小组长。剪好齿孔的空白邮票模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猜谜语:一个人,有一个,每家都有好几个,数起来十二个,同学们猜猜是什么?
学生说。
2,你们知道生肖的排列顺序吗?
学生说。
老师编了一首儿歌,记起来会更容易。(出示图片)
小老鼠,排第一,个头不大真神气,老牛第二虎第三,兔子第四跑的欢,龙第五,蛇第六,马是老七不落后,羊第八,猴第九,十是公鸡跟着走,狗排十一汪汪叫,老猪最后来报道。
3,这节课我们利用生肖来设计邮票。(贴标题)
你们知道邮票的用途吗?
三,讲授新课。
1,老师这儿有一组生肖邮票,下面老师给每一个小组发一张生肖邮票,请你们欣赏,同时思考这些问题:(1)邮票包括哪几部分?(2)哪一部分占的面积最大?(3)图案部分的制作老师都用了什么方法?(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图案(大) 文字 面值(突出)
2,教师演示。
下面,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和老师合作一枚邮票。
(1)请你先把老师剪好尺孔的空白邮票贴到黑板上。
(2)在空白邮票上设计出图案,文字,面值的大小和位置。
(3)选择大小合适的空白图案贴上去。请你用线描的方法画出这只羊。
(4)它在画的时候,我把文字和面值用水粉写上去。文字部分要先打格,字与字之间要留出间距,先用铅笔写出字的间架结构,再用水粉描上去,注意水粉色与卡纸颜色对比要明显。
(5)这样,一张邮票作品就完成了。
(6)除了长方形邮票以外,我们还可以做成什么形状呢?请同学们欣赏。老师出示:圆形,三角形,花瓶形。
四,布置作业。
下面,该咱们同学们一显身手了。这节课咱们两个同学合作一枚生肖邮票作品,做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作品要干净,精致。
(2)保持地面干净。
(3)和合作伙伴商量时要说悄悄话,我们要有一个文明的课堂。
(4)最先做完的小组加两分,小组同学全部做完以后,选出一幅做的最好的作品拿到前边来展示,最后评出三个做的最好的小组,也是每个小组加两分。开始。
五,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六,展评作业。每个小组把选出来的作业贴到前面黑板上。
学生先评,说出理由。然后教师再评选出优胜的小组。
七,下课。
18、《各种各样的鞋》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综合探索”为主的学习领域。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和发现鞋给我们带来的美的享受,告诉我们许多鞋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教学中以学生的创造性制作活动加以提炼,尝试应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联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大胆进行创造的动机。
二、 教学目标:
1、 初步掌握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 体验综合探索活动的乐趣,感受鞋的美,领域鞋的文化。
3、 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与习惯。
4、学会利用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种各样的鞋,变废为宝。
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重点:初步了解鞋的文化背景,了解各种各样鞋的结构和款式,感受鞋的装饰美,学习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体验各种材料的造型表现活动,掌握制作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提高创作能力。
四、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鞋子(手工)、制作材料
学生:制作材料(卡纸、彩纸、废纸盒、饮料瓶、剪刀、双面胶等)
五、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故事:
但是在讲故事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自己穿多大号码的鞋吗?(生答)古时候没有统一的鞋码,人们买鞋子总是得拿绳子量一量自己的脚有多大,然后再到卖鞋的地方购买。离我们很近的新郑啊,那时候是一个小国家,叫做郑国。在郑国呢,有一个人想要买一双鞋,他先在家里量好了自己脚的尺寸,然后安心的到离自己家很远的地方去赶集,到了集市拿起鞋子才猛然发现,自己量脚的绳子忘在家里了,这时候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这可怎么办呢,回去拿绳子集市肯定就要散了!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候,卖鞋子的商贩就问他:“你是给谁买鞋子啊?”他说是给他自己,那卖鞋子的就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呢?”而他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宁可相信我量脚的绳子,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这就是今天老师讲的故事——郑人买履。
那么大家知道“郑人”是指的得哪里人了吧?而“履”又是什么意思了吧?
对! “履”就是鞋子!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鞋子”,而且是“各种各样的鞋” !(出示课件)
二、欣赏
现在的鞋子确实是种类繁多,各种各样,那么大家是否想知道古人、少数民族的人们的鞋子是什么样的?
下面请大家跟老师一块进入鞋文化博物馆,欣赏从古至今的鞋子(课件演示)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课件出示从古至今的鞋子)
各朝代的鞋、少数民族的鞋、虎头鞋、现代鞋、外国鞋
师:欣赏了这些从古至今的鞋子,大家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吗?另外鞋子有什么共同点?(小组讨论)
教师示范制作鞋子
好!我们来看看怎样变废为宝吧!(教师示范制作)
三、探索实践,应用创新。
1、 教师准备制作的鞋送给学生作为奖励,同时引导学生对鞋的进一步探讨。
2、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生创作享受乐趣 。
要求:
1、努力做到做工精美、款式新颖。
2、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3、废纸整理好,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创作、体验乐趣 鼓励大胆创新设计和制作,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鞋子展销会
1、让学生把自己做好的鞋子放在展台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创作) 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设计的鞋。
2、学生汇报每组的学习材料。 学生自己上台介绍,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当展示推销员,把自己的鞋子叫卖,看学生喜欢那些同学的作品,请学生说说别人的或自己的制作的鞋子的优点和不足。(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作品)。
3、选出几位“优秀设计师”发给“优秀设计师奖”。
(主动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利用“展销会”的形式进行作业品评,使课堂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五、课后延伸
师:鞋子能保护、美化我们的脚,也让我们一起来保护、美化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