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科学六年级科学

小学科学六年级疑难问题解决策略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2-04-21 08:14: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小学科学六年级疑难问题
六年级上册《简单机械》单元
一、问题描述
六年级上册《简单机械》单元第2课《杠杆的科学》、第3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对于“轮轴是一种变形的杠杆”很难正确去把握,圆形(多边形)的盘面中,由于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很难看出力及其作用方向;
2.对于螺丝刀,有时候撬盖子,有时候拧螺丝,最后的归类是否需要两者都归进去?剪刀可以分为很多种,是否可以设置一个“有时省力,有时费力”这样的类型?
3.平时生活中的擀面杖,它的运动轨迹是否也是属于杠杆?还是“一个滚动着的轮轴”?
二、原因分析
1.学生只对表面的现象有所了解,对于一些平时常见的工具的内在原理不愿意去探究;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条件都比较好,平时生活基本上不会去接触各类的工具,缺乏直接的认识。
2.有的工具用途多样化,有的工具本身就是几种简易机械的组合,在连线题中很难正确区分。
3.学生中各种工具的认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实验探究,器材的不足也是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与补充相关知识
1.小学阶段是杠杆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是了解并找到杠杆的三要素和能对杠杆进行分类等。而对于轮轴、滑轮等是一种变形的杠杆,如无学生提出则无需教学,再说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也难以理解变形杠杆。
2.螺丝刀撬盖子时是杠杆,拧螺丝时是轮轴,许多工具根据使用方法不同简单机械的类别也不同,教师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根据使用方法及机械的特点来归类。
3.没有必要为剪刀等工具设置“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的类型,因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即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只要掌握了分类方法,学生就会正确分类。我认为本课要重点研究筷子和剪刀:
(1)筷子的用力点、阻力点、支点这三点的位置比较难找,建议让学生用筷子亲自多夹几次橡皮,认识两根筷子中,其中1根筷子是不动的,另1根筷子在动,在动的筷子里再次认识支点、用力点、阻力点,同时观察同学及自己拿筷子的不当姿势并做好修正。
(2)关于剪刀,建议:教师有必要地进行补充,一是不同用处的剪刀,其阻力臂和用力臂的长短是不同的,如理发剪、缝纫剪、园林剪、手工剪等。二是对于同一把剪刀,使用方法不同,其省力或费力情况也是不同的。
4.关于擀面杖、锥子教参中明确指出不是杠杆。
教学中建议:钻子用螺丝刀来替代,擀面棍用笔杆来替代让学生在实际使用过程的体会来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找找阻力点、用力点和支点“三个位置”,再来分析是不是杠杆,学生就较易理解了。
5.补充相关知识
(1)简单机械一般可以分为两类:杠杆类机械和斜面类机械 。杠杆类机械包括杠杆、轮轴、滑轮等,主要以力学原理加以判断,力在传递过程中,力的大小乘以力矩的积不变。斜面类机械包括尖、劈、螺旋等,主要以功的原理加以判断,即使用之,功的大小不变,即省力不省功。
至于判断某种物品是否具有某类机械的特征,或者可以从该种物品的主要作用是不是具有某种机械的原理,或者在使用过程中是不是正在使用某种机械原理。比如,螺丝刀的主要作用是旋转螺丝,应该是轮轴(即使用了杠杆原理),如果正在撬开瓶盖,则这是变成了杠杆。汽车前挡玻璃显然不是什么机械,但是如果沿着玻璃拉一辆小车,这是就变成了斜面。这样看来,擀面杖的主要功能就不是撬一个重物什么的,就不能称为杠杆。
(2)杠杆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变形杠杆:
轮轴是省力杠杆,定滑轮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

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第2、3课
一、问题描述
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第2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第3课《拱形的力量》,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实验效果不明显,结论得出的有些牵强。
二、原因分析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以及拱形的力量,看似很熟悉,也很了解,但学生真正仔细的探究实验效果不明显。原因是教师没有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实验活动。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本课中的实验只要准备充分、组织到位,实验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建议教师先自己做实验,体验过程,并精心准备器材。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实验活动的教学设计
(1)研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是不是只有刚才这一种形状能够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呢?教师出示投影片,说明各种型材,并把不同材料的横截面在黑板上。 
(2)制作纸梁。请学生做一回“桥梁”建筑师。
A、把一张纸放好,用以测试平板形状。三张纸分别做成其他的三种形状。
B、注意:每张纸只折一次,只用一次,不要反复使用。
C、要求:做好形状之后,把形状(横截面)画在记录纸上。
D、学生开始制作纸梁,巡视指导。
E、展示部分纸梁的形状。让学生了解各种形状的不同之处。
(3)”桥梁”承重实验。
A、我们采用的是让纸梁承受垫圈的方法,承受垫圈个数越多,就说明什么
B、出示提示,同时演示要点。
桥墩距离不变。
垫圈轻轻放,放中间。
每种形状的纸梁都测试一次,数据记录表中。
C、各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D、组织汇报。
E、交流得出结论:
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不同形状的抗弯曲能力不同。把材料做成种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相当于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3.搭瓜皮拱实验建议用冬瓜代替西瓜。
(1)因为冬瓜容易找到也比较便宜,而且操作也方便,只要切下一个弧形条,宽度在3厘米至4厘米,去掉瓜心,就可以了。
(2)指导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选个比较圆的冬瓜,切下一个弧形条,宽度在3厘米至4厘米,去掉瓜心。
把这根弧形的瓜皮条切成单数块(如5块)。切口线的方向要指向想象中的圆心。切成块后注意按原来的顺序放好。
塔拱时可以在接缝处夹一张纸巾吸收渗出的水,纸巾的大小与切口面相同或略小。要用物体把拱脚处抵住。

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第8课
一、问题描述
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
二、原因分析
《用纸造一座桥》这个任务,在设计和建造桥时,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而且要求比较高,要求在规定的时间,用一张报纸,少量胶带,驾一座跨度不少于35厘米,宽度不少于10厘米,能承载200克重的“车辆”。应该说这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挑战,其中要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需要经过设计、制作、介绍、交流、改进等一系列环节。所有这些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完成,没有各方面能力与基础的配合,是很难实现的。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1.本课教学可设计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设计、交流方案并制作,第二课时让学生充分展示、介绍自己的桥并评奖。
2.要完成能承载200克重物的桥,难度不大。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考虑以下几点:根据纸的特性,怎样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选择什么样的形状结构造桥;各部分怎样分配材料;怎样牢固地连接各部分。
3.纸桥参考:
(1)连体双管桥。把报纸对卷成两个圆筒,用胶带连接。筒口横向加胶带可以加强支撑力。
(2)直管框架桥。搓纸管,用胶带连接成“目”字形框架,再粘在桥面上。
(3)加固槽形桥。与直管框架类似,桥面做成槽形增加抗弯曲能力。
4.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件展示:4种桥的图片(上拱桥、索桥、梁桥)。
学生交流。(引导:薄板型桥面为了增大抗弯曲能力而通过改变形状增加厚度。)
二、布置任务
要求:用1张报纸、胶带建造一座桥,要求桥能跨越30厘米宽的河面,宽度大于10厘米,能承载200克重的钩码。
三、自主设计
我们学过哪些增加抗弯曲能力的方法?哪些适宜用在今天的造桥中的?为什么?学生交流
(1、可以通过改变桥面的形状来增加抗弯曲能力,例如O L □∪形等。2、通过改变桥的结构增加抗弯曲能力,例如拱形、索桥等。教师板书)
学生小组合作:在实验报告单上画出设计图纸。
四、展示改进设计方案
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简介桥面如何抵抗弯曲。。
小组再次改进设计方案。
教师也可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
五、制作纸桥
利用准备的材料,学生制作纸桥。(没完成允许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制作)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件:我们的桥展示评奖大会
二、学生小组讨论:我们可以怎样介绍自己的桥?(2分钟时间准备)
教师小结引导:
增大桥面的抗弯曲能力的方法。
应用了哪些形状方面的知识。
应用了哪些结构方面的知识。
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哪些地方限于技术,做得不够好。
三、介绍评价我们的桥
教师说明:设立成功奖、创意奖、最佳“发言人”等。
小组派代表作介绍,并在介绍后做承重测试。
各组成员对制作的桥作评价或提出建议。
教师也可展示自己设计的桥。
四、总结评奖
以学生的建议为主,设有特色的奖。

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第4课
一、问题描述
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第4课《电磁铁的磁力(二)》。铁芯的粗细长短同电磁铁磁力大小有怎样的关系的实验,在具体操作中,如准备很粗很长的铁芯实验时,吸不起大头针,这就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学生无法得到一个科学实证的结论。
二、原因分析
铁芯的粗细长短与线圈多少、电流大小要相匹配,在线圈多少、电流大小与铁心不相匹配的情况下,增加和减少铁芯的长短粗细都是不合适的,也就是说,不是铁芯越粗磁性越强,也不是铁芯越细磁性越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有铁芯比无铁芯磁性要强。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实验数据表明铁芯的粗细长短与磁力大小关系并不明显,教师在此要强调尊重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两者有关系,但并不是铁芯越粗磁性越强或越细磁性越弱,在符合一定的条件时(与线圈多少、电流大小匹配)铁芯粗长,磁力大。但不匹配时由于各种因素实验结果可能相反。对于这样“不单纯”“不典型”的研究学生过去很少遇到。其实,这种类型的关系在实际中是很多的,这正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好机会。
2.本课选择合适的器材是关键,可采用工具箱中的长短不同、粗细相同的3个铁螺栓和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3个铁螺栓来开展实验。但实验效果不明显,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即可。

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第1课
一、问题描述
六年级上册《生物多样性》单元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的和曾经过往的动物。”学生很难完成。
二、原因分析
1.时间不够用,一节课的时间根本无法完成调查,而且是比较细致的调查。如果只选取其中某一区域进行调查,对下一课时《校园生物分布图》会有影响。
2.学生和教师对校园里的很多生物名称叫不出来,在统计时造成很大麻烦。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 组织校园生物调查前,要让学生制订调查计划。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校园生物进行较全面的调查,以使发现的校园生物种类最大化,教师要在课前对校园环境进行考察,课上指导学生将校园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
2.课内没有调查完的,引导学生课外继续调查。由于学生重点调查的是校园某一区域,可能对下一课制作分布图有影响,因此下一课的组织交流汇集非常关键,必须让学生知道各个区域内的生物,每个区域的调查表都要黑板或课件出示。教师可事先做一些准备工作,在上课前收集学生每个区域的调查资料,组合成全校生物统计表,在学生充分交流后出示,为学生制作分布所用。
3.确实校园许多生物名称学生和老师不知道,可采用:
(1)课外让学生通过上网、资料查阅。
(2)教师事先为校园植物帖上标签。
(3)课前为学生提供有关校园生物的资料。
(4)课后收集不知名的生物图片,组织兴趣小组查阅或教师协助。
4. 调查活动要求:
(1)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
(2)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的和曾经过往的动物;
(3)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
(4)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单元第1课
一、问题描述
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单元第1课《一天的垃圾》。本课教学最大的难处就是一天垃圾的调查情况。怎样开展调查活动,采取怎样的形式,能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原因分析
1.如果按《科学教师教学用书》建议,让学生将家中一天的垃圾带到学校课堂中进行统计分类,可能效果会很好,但随之产生的负面问题也更多,如课堂纪律、教室卫生等等,学生的思维意识还无法将这种活动定位为科学调查探究,更多的是好玩有趣,因此在活动中也就缺乏组织纪律性,难以调控。
2.让学生回家进行统计,调查活动家长不是很配合,显脏,学生分类又显麻烦,往往没有真正的去调查,就是主观估计一下,应付一下,失去了数据统计,实践调查的意义。课本上缺少大量的垃圾量多的数据以及对比的实例,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许多垃圾的重量很难称重,学生估计也不准确,以致得到的数据不科学。这节课中反应出的有些学生数据特大,有些学生垃圾种类不全,有些甚至是自己瞎编的。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布置对家庭垃圾的收集。
(1)建议教师向全体学生布置回家调查统计的任务,事先讲明分类、称重、填写记录表等要求,重在让学生参与过程,初步了解家中一天垃圾的数量,感觉垃圾量多就可。
(2)选择部分学生(兴趣小组)参与调查。调查前向学生及家长讲清要做的事情,要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①选择3至5名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周的垃圾数量,详细记录每天的垃圾情况,记录数据表为课堂教学服务。
②选择4至6名学生把前天的垃圾带到学校,用塑料袋分类装好,在课堂上分类、称重、统计。
收集家庭一天的垃圾要求学生实事求是,既不遗漏,也不多加。学生的这项准备工作很重要。
2.一天的垃圾分类、称重、填写记录表。
试着把垃圾按材料分拣开,用塑料袋分类装好。一件物品如果含有多种材料,可以试着把他们分拆开,无法分拆的要做好标记,看看丢掉的垃圾中有哪些东西,并逐个称重、记录。难以称重的如少量纸片、塑料袋等可以记录数量。
3.对垃圾的统计、讨论。重点讨论垃圾堆里有什么?统计全班学生家庭一天中垃圾的总量,计算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多少垃圾,由此推算全校学生家庭一天产生的垃圾量。
4.有关垃圾的资料请查看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参考资料《垃圾问题的现状》、《垃圾的来源及分类》

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单元第7课
一、问题描述
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单元第七课《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无法组织学生实地考察。
二、原因分析
本课的知识是在考察的基础上进行的,开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感知上的困难,形成了教学难点,主要来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时间和学校的安全原则不符合,难以创设有效的探究情境,影响学生的探究兴趣。学校注重安全,学生的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大事,难以组织好学生去校外的水域观察,这给教学提供了极大的难度。
2.客观存在的观察障碍,我们无法近距离的观察,以及对想要观察的物体进行研究,这也是使教学无法很好的展开,使学生对这课的学习兴趣不大。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本课教学受时间和安全原则的限制,课堂上开展调查活动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回家调查也不恰当。建议如学校附近有自然水域的则在课堂上开展调查。调查活动安排如下:
(1)制订计划:
①讨论:考察前我们应做些什么呢?考察时要注意什么?
②小组讨论制订考察计划。(可参考教材84面的样稿)
(2)实地考察:
①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取样。
②考察时先看水域周围是什么样的环境,有没有废水排放;再看看水的颜色怎样,水里有没有动植物,水面有没有污染物,最后取一瓶水样,带回学校进行检验观察。
③对采回的水样进一步观察。
a把水样静置一段时间后,看有没有杂质沉淀下来,杂质是什么?
b用显微镜检验水中有没有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
④按照教材85面的“我的考察报告”提示观察水样,填写报告。
2.如果学校附近没有自然水域,教师可选择合适的水域拍摄大量典型的图片在课堂上出示让学生观察,图片要涉及报告中的各种因素。让学生先制定计划,再根据图片完成考察报告。

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第3课
一、问题描述
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第3课《放大镜下的晶体》,学生较难画出放大镜下的食盐、白糖、味精、碱面形状。
二、原因分析
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绘画的功底,象农村孩子中这方面能力较欠缺,学生很难画出晶体的样子,无法来表述所观察的晶体。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教师在课前要准备有效的晶体材料,如果晶体的形状确实很难绘画,在学生充分观察后,教师可示范画一下;然后让学生观察再画。
2、以下是食盐、白糖、味精、晶体的形状,教师可参考。
食盐 蔗糖 味精


 


3.对于学生的画出的形状,要求不必太高,只要学生能画出晶体的最基本的特点就可以了。

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第5课(一)
一、问题描述
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第5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学生对显微镜的操作难以掌握,找不到观察物体,观察效果不佳。
二、原因分析
1.学生对显微镜的兴趣是非常浓厚,但是实验操作对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在认识显微镜的过程中,兴趣就会下降。
2.尽管学生对显微镜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但正确使用显微镜的实验步骤相对比较复杂。最好教师进行简化,用几个字进行概括。
3.实验中,学生的注意往往会受到实验材料的影响,还有学生可能用高倍物镜进行观察,要尽量减少干扰因素。
4.学生使用显微镜的时间较少,调整难以做到位。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较高的实验操作能力,只要精讲多练,大部分学生是可以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的。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可归纳为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和收镜四步。使用口诀是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头细观察、看完低倍转高倍、退整理后归箱。
2.要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材料的选择很重要。教师必须给学生准备草履虫等微生物。科学工具箱内有一套很好的观察材料,建议选择性的使用。
3.学生使用显微镜的时间较少,主要是显微镜作为观察工具,不像放大镜等常见。可考虑让有兴趣的学生自己购买一套。市场上的学生家庭简易实验箱很实用,可向学生推荐一下。

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第5课(二)
一、问题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中,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载玻片移动的方向和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例如在目镜中观察到物体图像在左上方,如果要将图像移到中央,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答案应是左上方。而学生出现很多的错误是右下方。
二、原因分析
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原因是对显微镜成像的原理了解太少,只知道载玻片移动的方向和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在目镜中观察到物体图像在左上方,理所当然回答向右下方移动。
然而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倒立的像是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所以载玻片向左上方移动,目镜里看到的物体(也就是像)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移动的方向和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物像偏向哪儿,玻片仍旧往哪儿移。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显微镜的实像和虚像原理学生不必了解,也是我们这堂课课堂之外的教学内容。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还是让学生亲自实验一下,如将切片向左下方移动,看到的图像会向哪里移动……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掌握有关这个问题的判断。

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第6课
一、问题描述
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第6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植物叶表皮细胞很难取, 学生对于观察到的叶细胞很难描述。
二、原因分析
本单元将学生的视野引领到平时肉眼看不到的微小世界中,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初步学会了用显微镜来观察物体,制作洋葱切片标本。但在上这课时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植物叶表皮细胞很难取。课前试了很多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包括学校里的各种树叶、青菜叶、蚕豆叶、大蒜叶等,发现叶表皮细胞很难取,不是太厚就是难取得比较完整的表皮。后来发现西芹、芦荟的叶效果不错。
2.学生对于观察到的叶细胞很难描述。由于各组取得的叶表皮不同,即使在同一表皮细胞中的不同位置观察到的也不会完全相同,加之是在显微镜观察下的,很难把看到的现象展示,学生对现象的描述也存在很大困难,试过用作图的方法记录,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虽然课上尽量让学生观察了,但大多学生对于叶表皮细胞还只是模糊的概念。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叶表皮细胞的获取是针对教师而言的,学生只要会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就可以了。建议这一堂课用两课时进行教学。
2.其他叶表皮的切片在学校常用实验配备目录中有,包括叶片气孔切片、叶绿体切片、植物根纵切等,观察效果很好,如果要教师自己制作,似乎不大现实。建议直接使用配备切片,这样学生的观察结果也比较统一。

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第7课
一、问题描述
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第七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培养微生物有一定难度,寻找雨水中的微生物也有一定的难度。
二、原因分析
微生物的生长与气温有关,做过几次都是气温比较低的时候,很难发现雨水中的微生物。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微生物的寻找和培养是本课时实验的基础和疑难点。考虑到本课时的教学是在初春的温度较低的季节,所以暂时建议将本单元的教学挪到学期中段或末段进行教学。因为很多常见微生物都适合于温暖潮湿的生存环境。
2.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适当学习一些微生物的采集和培养方法,特别是教材上提到的草履虫等微生物。如“草履虫的采集:草履虫通常生活在水流速度不大的水沟、池塘和稻田中,大多积聚在有机质丰富,光线充足的水面附近。当水温在14~22℃时,繁殖最旺盛,数目最多、草履虫的这些习性,是确定采集地点和方法的重要依据。”实际采集时可师生一起合作。
3.考虑到单元教学时间和小学生的特点,教师重点选择一、二种微生物给学生分组观察,另外的微生物可采取演示实验、多媒体视频播放、学生课外实验等手段进行教学。
3.显微镜确实比较少见,如果学校条件允许,建议每个班设一个班级实验角,配一台显微镜,让一名学生负责保管,让学生在课外观察使用。也可以让有条件的学生去购买一台显微镜,简易型的价钱比较便宜。
4.好的实验材料是上好科学实验课的基础。学生的简易显微镜在观察草履虫等微生物方面确实操作难度很高。最好办法还是在每年配备实验器材的时候,再配置12台学生专用显微镜。具体型号参考省实验器材配备目录。

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第8课
一、问题描述
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第八课《微小世界和我们》中的选择医药、食品、农业、生物工程、电子等自己感兴趣的任一方面的专题,收集资料,把获得的信息整理出来,准备一个报告或制作一份小报,向全班汇报。农村学生较难完成。
二、原因分析
学生难于获得信息。因为农村偏远学校没有医药工厂、食品工厂、农科所……学生家里也没有电脑,学校图书室这方面的资料也难找到。没有信息,这份小报难于制作。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收集信息的能力是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方面。如果学生不具备收集信息的客观条件,教师应针对实际情况改变教学策略。如降低要求,把制作小报改成收集几条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或者不限专题,只要有关这方面的一条信息,都可以进行交流。同时,教师自己应准备充分的信息材料。


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第2课
一、问题描述
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第二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对加热白糖的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观察不仔细。
二、原因分析
在加热白糖的变化过程中,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较难理解,大部分学生只知道化学变化,而忽略了其中的物理变化过程。
可否分解成两个实验:一份加热到刚变成液体的白糖时停止加热,并让学生通过尝、闻等方法来判断白糖刚开始融化时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另一份继续加热,知道产生固体的炭,从而让学生理解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的物理变化。
三、针对性策略与教学片段
1.白糖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白糖在加热过程中的阶段性变化,是“化学变化伴随着物理变化”的典型性实验。不需把同一个实验分解成两个实验。
2.如何能让学生观注到白糖加热过程中的物理变化,可以从实验前的引导、记录单的设计填写、及试验后对现象的分析三个环节中具体落实。
3.附:“白糖加热”实验教学设计
(1)观察预测:如果用火来加热白糖会怎样呢?把预测和实验前的白糖特点写下来。
(2)交流预测。
(3)实验求证。
①讲解实验要点:
用长柄金属汤匙取少量白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仔细观察白糖的细致变化。
②阅读安全指南。
◆糖要少一点,
◆加热的同学戴好手套,手持汤匙最外端,用外焰加热,
◆观察时不要凑得太近,
◆加热结束后,熄灭蜡烛,汤匙放回盘子里冷却,小心烫手。
实验完成后,小组交流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填在记录表“加热后的变化”一栏。
③学生实验:
实验、讨论、记录。实验结束,整理好材料。
(4)实验后研讨:
①白糖加热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A.白糖熔化,变成液态
B.颜色先变黄、冒泡、有气味(开始时比较香)、有烟,不断冒泡,颜色变成咖啡色,深咖啡,最后接近黑色。
C.汤匙里的糖燃烧了起来。
②观察加热后的糖与没加热前的糖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你认为这还是白糖吗?为什么?
③除上面的观察外,还可以怎样科学地证明它是不是白糖?
④小结:白糖加热后,发生了质的变化,变成了别的东西。换句话说:产生了不同与原来的新物质。
科学上,我们把这样一种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第2、4课
一、问题描述
教师对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第2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和第4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的编排意图不理解。
二、原因分析
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第二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和第四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的编排意图让人难以理解。第二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一个实验是混合沙和豆子,那么久应该把第四课的内容放到第二个实验。如果第二个实验不变,那么第一个实验可以改成热水和别的实验。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编者希望通过本节课观察物质的变化,帮助学生构建起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本节课的活动有2项:⑴黄豆与沙子的混合。⑵加热白糖。本课的重点在于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新物质是否产生。因此白糖加热的活动是重点,“混合沙和豆子”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是为下一步的“白糖加热”做铺垫。暗示学生观察物质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对白糖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全程观察记录,为判断白糖这一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积累证据。
2.单元教材分析。

序号 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单元整体设计意图
第1课 我们身边的物质 主要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 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学生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出发,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第2课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通过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详细观察没有变化的沙豆混合和产生了新物质的白糖加热 分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分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
第3课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第3—6课具体介绍一些化学变化的类型以及这些化学变化所伴随的现象。 学生通过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研究各种化学变化,总结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4课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第5课 铁生锈了
第6课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第7课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第7-8课通过研究化学变化速度的控制,介绍化学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懂得化学变化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最后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第8课 物质变化与我们
 


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第3课(一)
一、问题描述
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第3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在纯淀粉中滴入少量碘酒,出现的颜色接近黑色,与授课时与老师讲的蓝紫色区别很大。于是我把他们的混合产物放入试管加入清水稀释,呈现蓝紫色,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
二、针对性教学策略与补充相关知识
1淀粉遇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蓝紫色的新物质。这是大部分老师的认识,教参上也明确指出。
2.不同的食物遇到碘酒生成的颜色是不同的。天然的淀粉组成成分可以分为两类: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有的豆类几乎全是直链淀粉,遇碘酒显蓝色;糯米中几乎全是支链淀粉,遇碘酒显紫色;玉米、马铃薯分别含有27%、20%的直链淀粉,所以马铃薯遇碘酒所显的颜色比糯米遇碘酒所显的颜色要略深些。
3.生淀粉与熟淀粉遇碘酒所发生的颜色变化也不同:如生马铃薯加碘酒会变蓝黑色,而熟马铃薯加碘酒则变蓝色,颜色也会变浅些。
4.如果把碘酒进行稀释,淀粉与碘酒反应所生成的物质颜色也会相应地变浅。淀粉和碘酒反应后所变的颜色深浅与食物中淀粉的成分、含量以及碘酒的浓度都有关系。
5.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说到淀粉与碘酒生成的物质是蓝色的、蓝黑色的、蓝紫色的都是可以的,尊重学生的实验事实。当然,教师也可以在实验前对碘酒进行稀释,这样既经济又显色。


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第3课(二)
一、问题描述
六年经济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第3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判断食物是否含有淀粉。
二、原因分析
在用碘酒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实验时,出现了一些模凌两可的现象。如:苹果、西红柿等。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来检验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由于每种食物中的淀粉含量不同,与碘酒之间的反应速度也有快有慢,因此在操作时可适当等待一段时间。把食物切开,在切口上滴碘酒,效果会明显一些。
2.成熟前的西红柿、苹果、桔子等都是有淀粉的,而成熟后这些水果的淀粉会逐渐转化为糖而消失。有些水果在滴碘酒检验是否含有淀粉时会发生变色现象,这可能是因为这些水果用了催熟药使花青素迅速转变,而淀粉尚未完全转化为糖。
3.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学生意见不统一的现象,首先查找原因,是否由于操作不规范而引起,比如说在滴碘酒时滴管有没碰到食物而导致食物之间的干扰等。如果操作没有问题,那么应该尊重事实,以学生的实验发现为主,作为小学教师切忌把知识讲错、讲死,留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4.引用一位科学老师的总结语:“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的食物都含有淀粉,但有的食物淀粉的含量比较少,所以验证的时候颜色变化不明显,使我们的肉眼观察不到,另外,食物内不同的部位,淀粉的含量也不同,有的食物茎部多一些,有的食物根部多一些。所以,你们刚才检验的结果发生了分歧,是在情里之中的。”


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第6课(一)
一、问题描述
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第6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通过实验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变化现象不明显。
二、原因分析
这个实验首先对小学来说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晶体)很难得到,如果没有实验就无法开展,并且这个实验的几个现象不明显,是在教师的诱导下才得出结论,产生沉淀物现象无法观察到。有硫酸铜晶体的小学由于硫酸铜晶体很少就不可能给学生做分组实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与教学片段设计
1.硫酸铜溶液的确在小学很难得到,可以说大部分学校都没的。导致这一课的教学无法展开。浙江小学科学网上也有相关话题,也有提议用“硫酸”与“铜”自己制作硫酸铜溶液。“把铜先加热至黑,变成黑色氧化铜,再用氧化铜和硫酸去反应就很好制取硫酸铜了! ”(源自“浙江小学科学网科学论坛”)。小学可到初中去借一些,中心学校就更方便了;还可以每年征订教学仪器时订一些。
2.“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实验教学设计片段:
(1)实验材料:硫酸铜溶液(4:10左右) 砂纸打磨过的铁钉2根 镊子
(2)探究活动: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①指导观察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特征:铁钉固体物质,银白色;硫酸铜溶液,液体,蓝色。
②引导猜测:如果把这两种物质接触,铁钉和溶液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吗?
预设学生猜想:铁的颜色可能会发生改变,溶液可能会变谈等等。
③分组实验:把1根铁钉的下半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3、4分钟,观察铁钉与溶液的变化。
(3)汇报交流(预设):
铁钉的颜色变成暗红的了,在溶液中搁置时间越久,颜色越深。
溶液颜色似乎变淡了,表面有漂浮物等。
肯定学生的细致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沉淀的物质到底是什么呢?溶液颜色变化明显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溶液颜色变化明显一点呢?
(4)尝试解释:
① 附在铁钉上的红色物质。
学生的猜测可能会有这几种情况:铁;铁锈(因为颜色比较接近)铜(铜也是红色,而且溶液中有铜)
解决问题:◆拿实验前的铁钉与试验后的铁钉比较,排除附着物质是铁的可能性。
◆每组分发生锈后的铁钉,引导学生从颜色、韧性、空隙等方面做比较,排除是铁锈的可能。
◆拿出一根粗的导线,把它拨开,用砂皮打磨掉表面上的绝缘漆后,让学生把看到的东西和导线的颜色做比较,学生终于明白了这是铜。
◆铜从哪来?刮下铁钉上的铜,里面还是银白色的铁,说明不是铁
变成了铜,而是铜附在了铁钉上。联想硫酸铜溶液,明确这铜是从硫酸铜溶液中跑出来的。师补充说明这是解析。
②溶液。溶液的变化不是很明显,需要的时间要长一些。在课堂是不是当场解决可依据学生的实验效果而定。也可由教师事先准备好放置比较久的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只是对学生来说可能缺乏说服力。所以建议把这两种物质留在教室,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第6课(二)
一、问题描述
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第6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p36-37“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的实验的现象。
二、原因分析
教材和教参上说它的变化是产生沉淀物,颜色发生变化。在教学中发现铁钉出现了红色的附着物质是很明显的现象,但是产生沉淀物却是没有发现。不知道是不是说单质铜沉淀附着在铁钉上。但是教材第37页右下角的这幅图和教参上的说明是硫酸铜和铁钉反应后溶液中(底部)出现沉淀物。但是我经过反复实验始终未发现这种现象,不知是何原因。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很快会观察到附着红色物质“铜”,实验现象非常明显。而硫酸铜溶液的变色在一堂课时间内很难观察到。因此,我在教学这一课时是这样处理的:
(1)学生分组实验“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用镊子夹住铁钉,使铁钉一般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铁钉的变化。通过分析比较明确铁钉上附着的红色物质是铜。
(2)把观察过的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也可多放置几枚铁钉,效果会更明显些)。把它们搁置在教室内,延伸课外继续观察。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溶液颜色会发生变化:蓝色——浅绿色——近似赭色,并有红褐色沉淀产生。注:实验前硫酸铜溶液留样。
(3)“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是浅绿色的。在空气中放久了会被氧化,与氧气和水生成硫酸铁和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
2.教材上P37页产生沉淀的插图并不是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后的现象,而应该是另外一个实验(氢氧化钠和氯化铜的反应实验),是为了说明化学反应中会有沉淀物产生。产生的沉淀是淡绿色的絮状物,有可能是氢氧化铜。

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第7课
一、问题描述
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第7课《控制铁生锈的速度》,不能很好理解教材中实验的设计。
二、原因分析
1.对比实验中为什么有两个以上变量?
2.空气中有水蒸气,水中也有空气,所以本实验研究的问题应该为“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
3、实验结论应先得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铁生锈与水有关”,然后经过讨论得出“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首先铁生锈是水和空气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水和空气必须共同作用于铁,才会导致铁生锈。如果缺少了其中的一种因素,则铁钉就不会生锈。所以 在这个对比实验中需要水和空气两个变量,单个地研究“铁生锈与空气的关系”、“铁生锈与水的关系”是不合理的、也是错误的探究。
2.这项活动是建立在第5课的课外实验的基础之上的,主要是交流实验的结果,分析实验的现象,得出实验的结果。为了便于讨论,教科书提供了一位学生的实验记录单,这是给学生提供样本,也防止学生在课外没有开展实验的补充手段。
3.活动是对比实验。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里,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
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这份实验记录单中,完整地展示了学生的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从记录单中可以看出:铁钉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是会生锈的,但是生锈的速度很慢;铁钉在菜油盘中没有生锈;铁钉在水盘子中生锈的速度快,而且生锈的量也很多,现象非常明显。
那么怎样看出铁钉生锈需要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呢?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中溶解有空气,因此放置在空气中的铁钉和放置在水中的铁钉,都在同时受到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因此铁生锈是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4.本课的对比实验对比性不是很强。可增加两枚铁钉:一枚一半浸没在菜油里,一半露在空气中;一枚完全浸没在水中。这样与完全浸没在空气中的铁钉与一半浸入水中的铁钉做比较。

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第2课
一、问题描述
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第2课《月相变化》,疑难的问题:
1.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2.月相变化的规律在空间方面与平面方位上的体现是什么?
3.为什么月球只有固定的一面朝着太阳?
二、原因分析
1.月相的变化需要持续一个月的观察、记录,经过科学思维推理才能发现它变化的规律。
2.教师原有的有关宇宙的知识储备不足。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与补充相关资料
 1.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2. 月相变化规律:
(1)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
(3)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下同,)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上半晚可见。
(4)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大半晚可见。
(5)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由于白道面与黄道面有一夹角θ(θ平均值为5°09′)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满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的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子夜时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
(6)再过几天,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月面朝东。此时为黄昏后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见。
(7)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它在子夜时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黎明,日出,时高悬,于南方天空,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下半晚可见。
(8)再过几天,农历每月二十五、二十六,月相又变成蛾眉月,亮面朝东,此时子夜后月出,黄昏前月落,黎明前可见。
月球随后继续向东运行,又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相变为朔。
可见,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
3.关于月相变化的规律体现,有一个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具体理解为:
上半月,月亮出现在上半夜,上弦月,出现在西边天空,西面部分亮;
下半月,月亮出现在下半夜,下弦月,出现在东边天空,东面部分亮。
一般学生在上学路上的时候能观察到的月相在下半月,在放学回家路上能观察到的月相在上半月。
4. 地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是不等的,前者为23时56分4秒(恒星日),后者为365日6时9分9.5秒,(恒星年),这意味着地球公转一圈的同时还绕地轴旋转了365圈多。与此不同的是,月球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则是完全相同的,即都是27.32166日(27日7时43分11.47秒),这个周期叫恒星月。两个周期相同,说明月球公转一圈的同时只自转了一圈,这样的结果是使月球总是以正面对着地球。
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为什么相同?天文学家认为:这是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所引起的月球表面潮汐摩擦作用的必然结果,而且这种情况早在几十亿年前当月球还处在熔融状态时就已经发生了。
大家知道,地球的质量相当于月球质量的81.3倍,当其强大的吸引力作用于熔融状态的月球时,在靠近地球最近处和最远处的月球表面上会产生两个隆起部分。由于熔融物质具有粘滞性,因此隆起部分并不立刻产生而是要在月球转过了一定角度以后才会产生。但是,地球对这隆起部分的吸引力,又力图将它转向地球,这种转动方向与月球自转方向正好相反,这样就使得隆起部分对月球表面产生潮汐摩擦作用尤如给月球自转施加“刹车”一样,结果使月球的自转速度变慢,自转周期逐渐加长,直到其中一个隆起部分永远对准地球为止,这时候月球的自转周期就正好等于公转周期了。
既然月球的隆起部分对准地球,则在这个方向上的月球直径应该长一些。观测事实证明,这个推测是正确的,不过在这个方向上的直径伸长的程度是极其微小的,大约只有0.36千米,仅及月球平均直径的万分之一左右。
同理,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所产生的地球表面潮汐摩擦作用也会对地球自转起着“刹车”一样的作用,使地球自转速度变慢,周期逐渐加长。当然,加长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很难以为人们所觉察。据研究,由于潮汐摩擦,地球上一天的长度每百年才加长0.0016秒。但正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数字,在地质历史上却起了意想不到的累计效应。据推算,45亿年前,地球上的一天只有4小时,30亿年前已延长至18小时,一年日数减少到507天;5.7亿年前,一天约为21小时,一年约421天。按这样的速度变化下去,2亿年后,地球上的一天将延长为30小时,一年日数将减少为300天;50亿年后,地球上的一天将相当于现在的43天,而一年当中的日数将减少为8.5日,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第4课
一、问题描述
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第4课《日食与月食》疑难问题:
1.为什么日食、月食都发生在农历初一或十五?
2.通过模拟实验,学生能了解日食、月食的成因,但为什么不是每一个初一或十五都发生日食或月食?
二、针对性教学策略与补充相关资料
日食和月食与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位置直接相关;由于地球和月亮都是不透明的星球,其本身也不会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亮其实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从发生日食和月食的时间来说,日食的时间往往在我们农历的每月初一,而月食就在每月的十五。因为每月的初一,月亮的位置正好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它是和太阳同时升起同时落下的,在农历上称为朔,也就是看不到月亮的日子,但是出于地球与月球公转的相互关系,有时月球就会与太阳、地球成为一条线,被月亮挡住了阳光的地区就形成了日食,完全见不到太阳的地区是日全食、部分能见到太阳的地区就是日偏食;还有在特定的时候,一定的地区可以看到月亮挡住了太阳中间部位,这就是日环食。这和月亮公转的近地点、远地点以及地球所处公转轨道的位置有关。
每月的十五是农历所说的望日,应该是月圆的日子,在太阳落下的时候月亮升起,太阳、地球、月亮也是在一条线上,地球夹在太阳和月亮之间,如果正好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往月亮的光线,地球的影子就投在了月亮上,于是就会出现月食,当然也会分为全食、偏食和环食。


为什么不是每个月的十五都会有月食呢?这是因为除了上面的条件外,影响日食和月食出现的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我们把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称为黄道,把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称为白道。黄道平面与白道平面不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平均有5°09′的夹角,并且随时发生变化。只有当月球运行到黄道和白道的升交点和降交点附近时,才会发生月食。

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第6、7、8课
一、问题描述
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第6、7、8课《在星空中(一)》、《在星空中(二)》、《探索宇宙》,产生的疑难问题:
1.星座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很难认识,甚至教师也不认识。
2.宇宙是充满活力的,是变化的,学生太陌生。
二、原因分析
1.对宇宙的了解需要观察、推理,才能发现它变化的规律,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2.教师原有的有关宇宙的知识储备不足。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与补充相关资料
1.这个单元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在感知的基础上,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太阳系、一些星座等模型的建构,形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的体系或结构模型。
2.推荐课件和资料
浙江小学科学网http://www.zjxxkx.com/
(1)软件资料:《立体星图》、《模拟星空》
(2)视频资料:《宇宙无限》、《宇宙大爆炸》
教师可以下载以上资料,宇宙单元教学时使用效果是比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