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幼儿大班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绿色菜篮子活动案例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3-01-05 20:57: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绿色菜篮子
  •   公告:

    

主题背景下的集体数活动
------大班集体活动《装菜》案例解析
案例背景:
新《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价值趋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排序,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排序:毛衣上的花纹的排序、窗帘花纹的排序。孩子们在生活中也有意或无意识地会发现生活中存在一些排序的现象,如:幼儿排队时的男孩女孩间隔地排序、昼夜的交替等,而我们教师正是孩子发现、运用和创造这种有规律的引导者,于是我启发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和讨论,积累经验,引导他们发现排序的不同规律。
案例描述:
集体活动:装菜
设计思路:
这个活动来源于主题《有用的植物》中的二级主题《绿色菜篮子》,本次活动是让孩子学习四个一组不同的排序方法,感知排序的规律,让幼儿积累、建立按不同特征进行排序的数学经验,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并结合《纲要》精神,我为幼儿选择了此次教学活动为“装菜”。
活动过程:
一、 情境导入(看看说说,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
1、上次,我们去参观了菜场,你见到过哪些蔬菜?
小结:菜场里能见到很多的蔬菜。
2、(PPT)今天,农民伯伯听说菜场里的蔬菜卖得都差不多了,打算再运一些蔬菜去菜场。看看农民伯伯在菜园里摘了哪些蔬菜?这些蔬菜一样吗?
小结:农民伯伯在菜园里摘了红红的西红柿、绿绿的青菜和白萝卜,它们品种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
二、找规律(通过观察讨论,初步了解AABC、ABCC排序的方法)
1、那该怎么把西红柿、青菜、萝卜要又好看又整齐地装上车呢?(有规律的)
2、看,农民伯伯已经把西红柿、青菜、萝卜装上车了,看看装的有规律吗?规律在哪里?他是怎么装的?
小结:其实,即可以按品种来装的,先装两个西红柿再装一棵青菜一个萝卜,也可以按颜色来装的,两个红一个绿一个白,不管是按蔬菜的品种来装的还是按蔬菜的颜色来装的,都是两个一个一个有规律的来装上车的,第一个和第二个是一样的, 4个一组4个一组隔开来装,这样装,即好看又整齐。
农民伯伯说装的太累了,请你们接着帮他装上去?(幼儿个别操作)
小结:原来,蔬菜可以按照品种也可以颜色来有规律的装,可以按两个一个一个的方法来装,也可以按一个一个两个的方法来装,这样装又整齐又好看。
三、装蔬菜(尝试将蔬菜按AABC、ABCC规律进行排列,巩固对模式排序的理解。)
1、幼儿尝试按蔬菜的特征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菜场的蔬菜实在卖的太快了,农民伯伯都来不及送过来了,想请你们帮帮忙,帮他们一起来装,好吗?
要求:我们来看看有的车上农民伯伯已经装了一点了,请你们接着装下去。有的呀要请你自己动脑筋来装,必须把你的蔬菜都装完。
2、分享交流
你装了什么蔬菜?你是怎么装的?
小结:按蔬菜的品种(颜色)来装的,两个一个一个的方法,4个一组4个一组从头到尾来装的。
小结:按蔬菜的品种(颜色)来装的,是一个一个两个的方法,4个一组4个一组从头到尾来装。
还有跟他们不一样的装蔬菜的方法吗?(可简单介绍)
四、活动延伸
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象装蔬菜一样,是有规律的排的,你在哪里也找到过?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如舞蹈的动作编排、昼夜的更替、服装的装饰,都是有规律的。
案例分析与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前,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如带领幼儿去参观了一次菜场,了解了一些常见的蔬菜,并且在语言区中投放了各种蔬菜的图片及文字,让孩子多去看看读读。另外向家长发放调查表“找找生活中的排序”,让孩子和爸爸妈妈共同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也是有规律的排列的。另外在前一个主题《我自己》的开展过程中,在区域里投放过“男孩女孩排排队”、在《有用的植物》主题中,投放过“排盆花”等一系列有关排序经验点的区域材料,并有意在孩子们平时生活中有意地渗透一些排序的内容,如在孩子排队时,让孩子说说你们是怎么排队的?有什么样的规律?等等,经过在个别化指导活动中、生活中的一些尝试,孩子们已掌握了一些有关排序方面的经验,之后,再开展了本次的集体教学活动。
那么在本次活动实施下来,我认为:
1、本次活动符合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情景创设
还是利用的比较好的,以“为农民伯伯装菜”这一情景贯穿活动始终,充分调动起孩子的兴趣,让幼儿更有兴趣参与到排序这一数学学习活动中,使幼儿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2、 投放的操作材料,能发展幼儿的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
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在这个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投放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每份操作材料都投放了两个红一个绿一个白,这样的四组材料。(有的即有品种的唯度又有颜色、大小的唯度,有的只有品种的唯度颜色的唯度没有大小的唯度),投放这样的材料,是想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原来:(1)同一种排法其实有很多种说法,如“两个一个一个”这样排即可以说是按品种排,也可以说是按颜色排等。(2)同一份材料可以有很多种排法,如即可以按大小来排,也可以按品种来排等等。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摆弄后,巩固排序的方法,并进行经验归纳。
3、 教师与孩子的互动形式多样。教师能及时回应孩子在活动中产生的有价值的
问题,并采用的多种形式的回应方式,有的是进行追问,如在请孩子们在说菜场里的蔬菜时,教师问:“这些蔬菜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在看图找规律时又问:“蔬菜装地有规律吗?规律在哪里呢?”,老师把问题接连不断地抛给幼儿,给予幼儿更多地思维空间。有的则是给予总结提升,如老师请幼儿观察三种蔬菜有什么不同时,在幼儿们回答后,老师就予以总结:“它们的品种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使幼儿在自己的头脑中逐渐形成四个一组有规律排序的概念,这样有效的师生互动,使整个活动显得生动有趣,幼儿也更有兴趣学。
4、 延伸活动“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这一设计使数学活动回归到生
活,真正地做到数学生活化。在活动中,老师只与幼儿进行了短暂的讨论:“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象装蔬菜一样,是有规律的排的,你在哪里也找到过?”而也只是有个别幼儿交流了生活中见到的一些存在规律排列的现象,非全体幼儿的经验,所以应该在活动前,教师应截取一些有关生活当中存在的一些有规律排列的物体的图片资料,与全体幼儿进行分享,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排序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使孩子对生活中有规律的东西有更深的认识。
5、 在本次活动中,由于在幼儿操作前,老师在提操作要求的时候,没有重点提
醒幼儿看清楚每组操作材料中都是要有“两个西红柿、一棵青菜、一根萝卜”,从而导致有的幼儿在操作时,出现了“一个西红柿两棵青菜一根萝卜”的排法,使有的幼儿在排列的过程中,发现青菜不够用了,而西红柿却多出来了这样的情况,而老师在出现了这样一位幼儿操作与教师预设不同的情况时,教师没有及时的去回应,去与孩子们共同交流讨论这个问题,失去了和孩子们共同解决问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