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教育百科教育杂谈

课堂教学切莫“一厢情愿”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1-04-19 07:53: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课堂教学 一厢情愿
  •   公告:

    

课堂教学切莫“一厢情愿”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亮点,“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充盈富含人文关怀的融洽氛围。但是透过表面的浮华来审视、反思我们的一些课堂,理念与行动仍有脱节现象,不少课堂形式和内容缺少辩证统一,部分教师“只顾着自己心中预想的做法”,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好心做坏事”的“泥潭”。
创设情境
别令孩子“众里寻她千百度”
  恰当的情境创设,不仅为孩子学习数学打开成功的序幕,也会成为他们主动探索数学领域奥妙的动力。因而,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要有激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应蕴涵学生将要学习探究的数学信息、数学内容,同时要求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教学的实际及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基础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起到“未有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时尚而绞尽脑汁捏造情境,可能只会是“事与愿违”的“一厢情愿”罢了。如一位教师执教《平行和垂直》这节课时,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两根铅笔掉在地上,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图形?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在桌子上摆一摆,然后再把典型的图形展示出来。接下来的情形就可想而知了,教室里“沸腾”了,铅笔掉在地上响起的“劈里啪啦”声此起彼伏。可是到了展示的时候,虽然一组接一组地汇报,一个接一个地展示,教师预想的“垂直与平行”却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同学们在教师急切的期待中,搜肠刮肚、轮番上阵,始终弄不明白老师要的是什么,真是“众里寻她千百度”。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源在于教师的“一厢情愿”。理论上,两根铅笔掉在地面上可能会出现“垂直和平行”这两种情况的,可教师想过没有:在有限的40分钟里,一般相交(不垂直)、垂直、不相交(平行)三种情况出现的概率相等吗?当然不是。也许,把整节课的时间都用来“扔铅笔”也未必出现“垂直和平行”。因此,创设情境应谨慎,千万别令孩子“众里寻她千百度”,兜了大圈子,影响了课堂实效。
捕捉资源
捕捉莫使孩子“几家欢乐几家愁”
  课改进程中,资源多样化意识的发展,使得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稍纵即逝的“意外”时,往往能注意巧妙地加以利用。的确,错误资源的正确引导、差异资源的有效挖掘、社会资源的合理整合,使课堂教学更丰满、充实。教师们积极捕捉、挖掘、利用和生成各种资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捕捉资源,如果仅从有利于知识教学的狭隘角度出发,“一厢情愿”地只关注教学素材的选取、关注偶发事件的处理,而忽视了个别学生的情感体验,就会导致人文关怀的冷落和丢失。如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教学时,教师巡视到学生A时,像是发现了“宝藏”似的,迫不及待地把这位同学的练习本拿了起来。学生A按住本子急着说“我还没做完呢,老师!”“我知道,没事的。”教师唯恐“得而复失”,强行拿起了她的本子。在讲解反馈时,特意把A同学的本子放在投影仪上展示,并问大家:“××同学这样做,对吗?”接着就组织评价、交流。“她很粗心,没把得数写在横式上”、“她太马虎了,连直线都没画直。”……(大家把眼光投向了A)这时,教师语重心长地说:“对,大家观察真仔细,你们可千万别像她这样啊……”教师“满意”地肯定了大家,被表扬的同学也“得意”地坐下,只有A同学满脸沮丧,木然地坐着。诚然,教师认为学生的错误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并积极捕捉来自学生自己的典型素材加以利用,这本身没错。可是,教师却“一厢情愿”地以“牺牲”个别学生的自尊心来换取所谓的“资源”,结果就造成了“几家欢乐几家愁”的课堂局面,这是不妥的。
引导探究
引别让孩子“欲罢不能空悲切”
  自主探究是新课程强调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对改革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特别是“算法多样化”更成为了计算教学中的“亮点”。可是,如果只是“一厢情愿”地为探究而探究,逼着学生探究,那恐怕只能是“画蛇添足、舍本逐末”了,同时也会造成学生探究时“欲罢不能”的“尴尬”局面,强化了“空悲切”的情感体验。请看一位教师上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教学片断:首先,通过创设情境出示例题,然后,经教师的“精心引导”,出现了多样化的算法。教师也花了近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进行探究、展示:⑴23-3=20,20-5=15;⑵23-10=13,13+2=15;⑶13-8=5,10+5=15。教师为帮助学生交流、共享各种算法的“价值”,于是就问:“你是怎么想的呢?”生1:我一看就知道了,不用想的;生2:这题我幼儿园时就会了,也不用想;生3:妈妈教过了,所以我记住了。在老师的一再追问下,终于,生4(胆怯地):我是用头脑想的。(这时,老师有些不高兴和不耐烦了)可是,为了体现多样化,教师还是硬着头皮等待,并且时不时地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又有一些同学被逼着“创造”出算法:生5:10-8=2,13+2=15;生6:23-13=10,10+5=15;生7:23-5=18,18-3=15;生8:23-1-1-1-1-1-1-1-1=15……接着同学们就面面相觑,无言以对,教学陷入了“尴尬”的局面。还好,下课铃响了,最后教师说:“同学们的想法真多,你们喜欢用什么方法算就用什么方法。表扬一下自己吧!”(掌声零零落落的)强调自主探究,倡导算法多样化是关注学生独立思考、弘扬个性的重要教学策略。但是,如果无视学生的认知经验、知识背景,片面地追求“多样化”的探究,煞费苦心地向学生“索要”多样化的方法,那它只能是造成学生在“低层次思维”上重复,或者“依他人之样画葫芦”了。这样的为了探究而探究,还不如不要。
组织合作
组勿使“有人欢喜有人忧”
  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弥补一个教师面对众多各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并有利于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但它也并不是一种“放之四海皆有用”的“灵丹妙法”。我们不妨一起来“回放”下面这些镜头:教师一“发布”合作交流的“指令”后,只见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前排学生刷地回过头,满教室是嗡嗡的声音,每个人也都在张嘴,可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长则唱“独角戏”,一个劲地嚷嚷,其余同学就只有当听众的份儿了;有的学生则茫茫然,不知所措,更有的同学干脆把此时作为玩耍的绝好时机……几分钟后(甚至更短)教师一声令下,“停!”全体同学立即安静下来。被叫到的同学一张嘴就是“我认为怎样、怎样……(压根就没有合作的痕迹)”,慷慨激扬;想发言而没被叫到的同学则只能唉声叹气;无言以对的同学则怕被叫到而诚惶诚恐或暗自庆幸……这样的合作有效吗?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过程,背后更多的可能是放任、随意或低效,甚至是无效。合作学习固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些教师却使它热热闹闹地走了过场,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点缀”和“累赘”。学习内容的性质决定了合作的时机各异,学习个体的认知差异及学习习惯决定了是否采取合作学习,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的“表现欲强,喜欢高谈阔论”,有的则喜欢“静坐沉思,独立思索”。总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如果我们不加选择地组织合作,势必造成“有人欢喜有人忧”。我们的学生也只能发出“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这样的感慨了。
  实施新课程,正因为它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而充满魅力。同时,实施新课程,也不单要有热情,更要有理性,愿我们共勉:课堂教学切莫“一厢情愿”,别让虚假的“新颜”迷了眼,应凭理性打造真实,让课改远离“浮躁”。
 

下一篇文章:日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