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教育百科实施问题解决方案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如何及时地对学生进行音乐评价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4-04-14 10:38: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谈如何运用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内 容 摘 要:课程改革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地思考和探索。完善评价机制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音乐教学的评价应有助于深化课程改革,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线教师更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积极地去尝试。良好的评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合作意识以及学习能力和品质,启迪和培养学生的音乐灵性,从而更有效得促进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技能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区别传统的教学评价,使教学评价体系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我本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遵循现代化、科学性、导向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等评价原则,运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来发挥评价的调节、激励、诊断、鉴别等“正功能”,减少“负功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
关 键 词:研究 课堂教学评价 学生 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必须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遵循导向性、科学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等评价原则,运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测评相结合,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法,真正的发挥评价的调节、激励、诊断、鉴别等作用,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促进学生音乐技能的提高。因此音乐教育中的教学评价应从音乐教学的特点出发,强调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音乐能力和音素乐质的提高。
二、对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解
音乐学科是小学阶段重要的一门课程,其教学评价应不同于别的学科的教学评价,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树立起发展性的评价思想,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什么是发展性评价?新课标指出:以被评价者实际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的形成为目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不是为了示范选拔,重视被评价者自身纵向的自我比较,鼓励追求自己的发展目标,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最终形成自主发展、不断追求卓越的能力和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发展性评价思想,以什么方式进行发展性评价,一直是笔者思考尝试的问题。
 (一)、将评价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
  在进行音乐教学设计时,评价必须符合音乐教学规律,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符合音乐新课程理念。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把评价权交给学生,学生评价自己、学生评价教师、学生评价学生等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尊重评价主体。首先在设计音乐感知方面,要求低年级学生通过聆听音乐感受到乐曲速度的快慢,音色的高低,力度的强弱,如聆听乐曲《龟兔赛跑》中,小兔子的形象是单簧管演奏的欢快活泼、音色圆滑的音乐,而乌龟的形象是大管演奏的笨重缓慢音色很粗、低的音乐,学生一听就能很快辨别其音乐形象。中高年级要求学生在聆听中辨别是几拍子的,感受旋律的不同和乐器音色。如:聆听乐曲《彼得与狼》中,彼得、狼、猫、小鸟、鸭子等音乐形象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让学生熟悉西洋乐器。通过聆听,让学生们自由发表自己的所听、所想、所感,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其次,在使用教学语言方面,低年级学生年龄偏低,评价用语应形象化、拟人化,突出评价学生的表现力。如:称赞学生的话“你真是一只聪明的小白兔”、“小花猫要和你做个朋友”等;中、高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心理逐步发生了变化,一般不愿主动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采取多元化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真正成了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最大程度得到激发。同时,注重分层次的评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评价,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成功的体验。
  (二)、将发展性评价理念融入教学的即时评价之中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全身心的感受体验音乐所带来的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由于学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生活环境,对音乐教学的内容也会有其独特的思考、见解和感受。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允许学生个性化的提问,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回答,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演,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实践。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
  1 、鼓励性的即时评价。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当学生受到教师表扬时,他就会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态度,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那么,教师如何运用即时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在教学评价手段的运用上有两点:全面性。对于乐于参与音乐活动的学生,不论其他学科表现如何,教师亦应该多表扬、多鼓励其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如,采取“星星”奖励制度,以此激励更多的学生喜欢上音乐课,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层次性。对于具有较好“先天条件”,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对于“先天条件”不足,在音色、音域等方面有局限,表现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就不能以过高标准要求他们,应因人而异,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表达内心对音乐的体会,有一颗感受的心就够了。所以说,教师应正确、恰当的运用鼓励性的即时评价,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中蕴涵的丰富情感,陶冶情操。
  2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评价。由于每一个人生活和教育的环境不同,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也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应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让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心,让每一个同学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表达个人情感,享受音乐乐趣,接受音乐陶冶,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与个性的发展,建立终身学习音乐的兴趣。
  ( 1 )经验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学习环境、家庭背景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体会也是千差万别的,同一件事物在脑海里会产生不同的印象和理解。“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如聆听乐曲《跳圆舞曲的小猫》,有的学生会说仿佛看见了小动物们正在举行化装舞会,有的说小猫在高兴的跳舞,有的说小动物在举行运动会等。学生脑海产生了多种想象,学生的各种体验是自己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应,教师都应予以充分肯定;对于学生独树的体会,教师因尊重理解学生,不可对学生加以呵斥,要思考、溯源少年儿童产生种种体验的根源,鼓励、引导学生体验、创新,让创新精神贯穿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 2 )性格差异。作为一名教师,笔者深刻体会到: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的活泼开朗、喜爱表现;有的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比较安静;有的勇敢倔强;有的胆小懦弱;有的喜唱爱跳;有的喜欢画画看书;有的记忆力特别好,有的模仿能力很强;有的想象能力很丰富,有的思维能力很敏捷……在音乐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有针对性的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让音乐课堂丰富多彩,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健康成长。聆听乐曲《单簧管波尔卡》时,让学生选择出自己喜爱的段落。分别用鲜花和绿叶表现乐曲的两部分,有的学生说喜欢鲜花这一段,因为这一段欢快的旋律表现同学们正在做游戏,而鲜花象征着我们茁壮成长;有的说喜欢绿叶这一段,因为它相对舒展一些,仿佛描绘了我们美丽的校园景色。这些学生说的真是太好了。因为学生的选择是他们真实内心体验的外化,反映了他们的性格差异。这是因为这部分学生性格乐观、外向,这种性格赋予他们欣赏时一种主观色彩,评价时不能轻易给予否定。客观、科学的评价有效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知识、技能掌握。
  ( 3 )能力差异。由于学生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每一个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在歌曲教学时,老师要求学生应该有感情的演唱,在唱高音的地方不能大声喊叫,应用气息支持演唱,用肢体语言去表现它等。这些有的学生可以理解,但有的学生未见成效。如果让学生每个人都达到这样效果,肯定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不合理的,这样就违背了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在评价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能力发展差异,给出三个不同的评价层次,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享受快乐、体验快乐。如学习歌曲《谁在叫》时,教师给出三个评价层次:能力强的学生要求能够边唱边跳、有感情地表现歌曲;能力中等的学生,要求是能准确地演唱曲;对音乐能力不太好的学生,不要大声喊叫的演唱,而且能唱一部分就可以了。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结果在演唱中个个表现得轻松、愉快,既获得了成功,又增强了学习音乐的信心,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
  音乐学科教育作为小学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课程,其目的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优秀孩子,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更多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体验等方面,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自身的音乐潜能,建立自信,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促进自身发展。新课标要求:音乐学科教学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就是要求通过科学、合理、恰当的教学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全面提高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质量。
三、音乐教学评价的方法及实施
音乐学科教学评价是指对音乐学科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通过音乐学科教学评价,可以鉴别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状况和发展水平,了解音乐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提供音乐教学的反馈信息,对提高音乐学科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大多数学校以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获得的水平作为音乐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而事实上,音乐学科教学的内容除了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还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音乐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手段而不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感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以技能及知识获取多少为目标,这是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区别。如果我们用一般学科考试的方式、方法来对待音乐学科的考试,不仅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准确的测评,而且能会背离音乐学科自身的规律及其特征。
新制订的《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教师能否激发起学生对教学的兴趣就是评价教学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而恰当的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钥匙。在组织音乐教学中,根据教学评价的特点,我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学评价方法:
(一)、音乐学习情感的评价
学习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情感的形成需要音乐教师长期正确的引导和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对学生理解、表现音乐和其终身热爱音乐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的学习情感与具有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并无直接的联系,如有的学生“五音不全”,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一般,但他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态度和对音乐形象准确的把握能力。因此,学生的学习情感应作为音乐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学习情感的评价应采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比如:学期开始,教师就制作一本“学生学习情感评价手册”,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记录在册;学期结束时,召开“音乐资料交流会”或“班级音乐会”,比一比谁听过的音乐多,谁是“班级音乐之星”,把评比结果记录在册;两项综合作为学生的学习情感评价结果。
(二)、音乐知识技能的评价
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是指《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经过学习应达到的演唱、演奏、识谱视唱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教学不同于专业音乐教育,它从属于音乐审美教育,为审美教育服务,其内容和要求都是从感受与表现音乐的情感需要出发,适应音乐实践活动的需要,不作过高、过难的要求;而且,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音乐知识技能学习都是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之中,没有独立的分科,因此,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的评价应与专业音乐教育相区别。以往那种把演唱、演奏、读谱视唱割离开进行评价的方式是不可取的。笔者认为,对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评价应根据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特点,综合演唱、演奏、读谱视唱、音乐欣赏等内容进行,避免单纯的技能技巧考核。比如:选取一段欣赏过的乐曲主题让学生视奏、视唱后说出乐曲名或作曲家。
(三)、音乐创造能力的评价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创造是指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它不同于一般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创作。在以往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很少涉及音乐创造教学,音乐学科评价也没有音乐创造的内容。近年来,随着音乐课改的深入,音乐创造教学开始走进中小学音乐教学,新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已把音乐创造教学列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标认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新课标的精神,音乐创造能力应作为音乐学科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创造主要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等,对音乐创造能力的评价可参照《音乐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采用量化测评。如:用生活中的材料自制一件吹管乐器;用人声、乐器及其他音源创作音响小品《三个和尚没水喝》;改编地方民歌等。需要注意的是,音乐创造能力的评价应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应有助于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的积极性。
由于学科的特殊性,音乐学科教学评价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学评价,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营造愉快和谐的评价氛围,淡化学生的考试心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活动。
2、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重视学生的自评,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和音乐情感的表现。
3、要根据各学段不同的目标及学生不同的音乐水平恰当选用评价形式和评价方法,在众多的考核的项目中,让学生自选有兴趣、有特长的项目进行考核,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扬长避短,满足表现欲,发展特长。
总之,音乐学科教学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教学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全面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质量。
四、音乐教学评价方法实施的成效
通过以上多种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相结合的实践,不仅为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激起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保护和发展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发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塑造了成功心态,提高了自信,促进了学生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提高。如同新课标所要求的,有力地发挥了评价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不断地改进了教学工作。
五、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应注意的几点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导向.鼓励.调节等功能,若要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不仅要制定简约可行的评价标准或评价方案,还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下面就如何正确评价一堂课,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要鼓励自我实现: 
   当人们在某种活动中获得成功,并引起他人特别关注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可以起到自我强化的作用,使其树立更高的理想目标,追求更大的成功.在评课过程中,肯定成绩,点出缺点,指出努力方向,不仅可以对教师产生特殊的激励作用,培养他的成就感,帮助教师树立自我实现的正确目标,还可唤起其他听课人的特别注意,使他们产生学习效仿的心理,特别是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年轻教师,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二).要激发内在潜力:
  一般地说,人们对于自己的工作会越做越感兴趣,越做越好.心理上如果经常得到赞誉和认可的满足感,就会激发起强烈的内在潜力,从而不断取得进步.评课时要优点说全,缺点抓准.优点说全,就是把优点说充分,这就合理的满足了人的赞誉需要,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增加做好工作的自信心.同时,也使其接受善意的批评,再加上缺点抓得准,自然让人心悦诚服.若遇到优点少,缺点多的课,也不能全盘否定,应对其认真的态度和作出的努力等加以表扬,使之减轻一点心理疼痛,再找准穴位,一针见血.
  (三).要发扬团对意识:  
  团对意识是指一个人具有与别人和睦共处,协同工作的能力.它与人的尊重需要相互交织,是影响人的积极性的不可忽视的因素.首先,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商量的口吻与教师切磋问题,而不能居高临下,指手画脚地批评人家.其次,评课要看对象,要注意教师的年龄和心理承受能力,什么时候应该含蓄,客气,什么时候该坦率,真诚,要做到恰如其分.再次,评课要注意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尤其评一节不太成功的课,更要慎重考虑评课场合对教师的心理压力和日后对我们工作的影响.要将评课与评教师分开,讲话要注意分寸,留有余地,不要在大厅广众之下使教师难堪.
  (四).要做到一分为二:  
  任何一堂课都兼有优点和缺点,即使很精彩的课,也不可能完美无缺,十全十美;哪怕是再糟糕的课,也不会一无是处.在评课时,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明确这一点,可防止偏激和片面性.另外,在分析一节课或一位教师的优缺点时,应进一步探讨之所以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应分清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否则会流于武断,不足以服人.。
以上几点浅尝辄止是我在新近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小小感悟。我认为新课改下的课堂评价既要评老师,还要评学生;既要评公开课,更要注重评价平时;既要注重兴趣的培养,但又不能背离音乐的主题,忽视音乐教学的终极目标;既要看教师的教学的结果,又要看教师的过程与方法;评价课堂的原则既要多角度,又要善于用全面与发展的角度审视课堂教学的内涵;既要鼓励大胆实践和创新,但又要必须遵守艺术教学特殊的科学规律;既要体现课改的精神,但又不能割裂或孤立对待教学的新理念等等。只要我们在教学上多用心,多动脑,我相信新课改的路程会更坚实,更通畅,学生也能学到更多的音乐技能知识。
参考文献:1、魏景伦,《课堂教学艺术谈》,北京团结出版社,1990年6月出版
2、张雪珍,《小学教育教学指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
3、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