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教育百科小论文

地理小论文 精美的南乡服饰小论文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1-04-28 11:59: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精美的南乡服饰
  •   公告:

    

精美的南乡服饰
还在我小的时候,我就看到一些年老的妇女们在传统的节日里头戴月,白色的绣花包头巾,两只角翘得格格正正,身穿深蓝色或藏青色土布衣裤,系着同样色彩但绣着吉祥图案滚着花边的围裙,围裙紧连着一根既宽又长的纹图腰带。长长的彩穗垂在腰下,随着脚步左摇右摆,煞是醒目。听大人们讲这便是我们传统的南乡服饰。
南乡既指丹徒南边的上党,西麓,上会一带。素有“镇江歌乡”之称。我的家就在上党。我们这里的农妇不仅能即兴吟唱高亢嘹亮,优美悦耳的山歌号子,而且善于剪纸,挑花板艺。使得我们这里的服饰极具特色。
不知从何时起,南乡的姑娘们从小就要学习“女红”手艺,不管是富家女还是贫家姑,这几乎成了一门必修课。她们大多是在祖母和母亲的指导和训斥下开始是描个花样,绣个荷包儿,在鞋面上挑两朵白花,待渐渐长大后,心也灵了,手也巧了,学会了织家织土布,染色,然后按照自己的心意挑花,编花边,结流苏穗带,美化自己的头巾,衣服和鞋子等等。
这种女红手艺不仅好看,而且非常适用。比如说祝贺人家生小孩,这些亲手织绣挑花的毛毛衣,老虎肚兜,老虎鞋等,是最好的礼物。到姑娘自己出嫁前,不光要为自己的的嫁衣精心绣织,还要为夫家的家庭成员,按年龄性别分别绣些礼品带过去,以显示新媳妇的心灵手巧和孝敬礼貌。要是谁家姑娘女红手艺差,那是十分尴尬的,若是不会做的话,更是难以做人了,长得再俊俏的姑娘也似乎有了些缺陷。
清代戴九灵的《插秧妇》诗云:清袱蒙头作野状,轻移莲步水云乡,裙翻蛱蝶随风舞,手学蜻蜓点忙……”诗描绘并赞美了头戴青色头巾,身穿围裙的妇女,在轻盈潇洒忙着插秧的情景。南乡妇女如此装束,是符合她们肩荷生活重担的需要的。头戴包头巾,可防止灰沙侵入,遮阳挡风御寒,又不致使头发披散。腰束围裙,可以保护衣服清洁,脏了易洗易干,岂不妙哉!在繁重生活的重压下的南乡妇女,运用自己的女红技艺,在美化自己生活的同时,创造出了一件件乡味特浓的工艺品,令人赞叹!
也许她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对她们来说平凡的女红活儿,在外人看来是多么精美。
北京的一位艺术评论家看过南乡服饰和挑花展品后,曾赞叹不已,他认为在汉族地区能够保存如此传统技艺的几乎是凤毛麟角了,这是真正优秀的民间工艺品。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传统的南乡服饰和挑花艺术,不仅得到国人的赞赏,远隔重洋的“老外”们也十分赞赏和羡慕。听说过这样一件趣事:一位南乡老太太来镇江买东西,一位“老外”死死盯住她不放,吓的老太太东躲西藏,最后才弄清楚,原来这位“老外”看中了老太太腰间扎的腰带,认为这手工编织的工艺品太美了,要用外币购买,出什么价都可以,老太太却硬是没有肯卖。
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两年前在南乡举办的一次中外民歌演唱会,来自各国的八名留学生和南乡十七名男女农民歌手联袂演唱,南腔北调中进行了感情的交流。南乡女歌手都穿着亲手制作的服装,那头巾,围裙,绣花鞋,那精美的图纹,巧夺天工的技艺,竟引起洋小姐们狂热的兴趣。演出活动快要结束时洋小姐们不约而同蜂拥而来,将女歌手们团团围住,争相观看她们的服饰。一个个睁大了蓝眼睛,竖起了大拇指,头直点,嘴里发出一迭声的赞叹。
现在有关部门已准备研究开发南乡服饰和挑花技艺,它将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