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常用文档读后感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读后感

发布者微信

    

读《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有感
为了更好地参与我校市级课题的研究,寒假里我再次阅读了庞维国博士的力著《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对如何进行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养成教育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
自主学习,简单地说就是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它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学习”和“他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是课程改革强调的一种学习方式。现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的重要目标。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对自主学习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是作者多年来从事自主学习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汇总。本书分自主学习概论,自主学习的心理学基础、自主学习教学指导和评价三大部分,力求把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建立在科学的学习心理学基础上,力求通过实例来诠释自主学习的实质、策略和指导方法,力求为自主学习的教育实践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技术。
我对第三部分比较感兴趣,觉得实用性非常强,此部分对我今后的教学具有指导作用。下面把一些有价值的部分简介如下:
一、自主学习教学指导的基本程序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学生按照自己规定的程序自学----小组讨论,互帮互学----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再加上教师在其中的辅导、启发(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探究、体验和合作学习方式的融合。)
二、自主学习的教学环节
呈现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学生自主学习、自学检查、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练习巩固、自我总结与评价
三、自主学习的课堂管理模式
1.课堂人际关系与自主学习:课堂中为师生多重的相互反馈关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一种真正平等的相互交往、合作互助的关系。
2.课堂纪律和自主学习:倡导学生定向的纪律约束模式,它的特点为以学生的自律为定向,注重问题解决,师生权力共享,反思式的提问和行为纠正。
3.激励方式与自主学习:分他人激励、自我激励和相互激励三种形式。还提出了十条有效表扬的特征,让人很受启发。
感悟:在我的课堂中我将着力于学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权力和自由。如在学习内容、教学程序、学习评价、纪律等多个方面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经常听取学生的反馈;在课堂中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活动,多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动手、动脑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去思考和创造;还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及时进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成效。其次,我将着力于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关怀、尊重和理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第三,建立以自我管理为特征的课堂准则。“我在长大,我来承担。”树立“课堂是我的展示天地”的观念,人人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第四,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和相互激励。激励的正面作用是无限的,我将探索一些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的自我激励和相互激励,让他们的行为处于不断的良性循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