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常用文档听后感

有趣的对联听后感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1-05-25 09:57: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习习诗风拂面来
———听《有趣的对联》有感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于我们而言,对联是那么的喜闻乐见,可又那么的陌生,总感觉和它有距离.在我们的印象中,对联应是那些文人墨客笔下之作,非我们这些俗人能及.
今天,我们在包老师的引领下,与对联来了个零距离接触.第一次感觉对联原来离我们这么近,也是第一次对这一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堂上,包老师那诗意般的语言,甜美的笑容,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听包老师的课感觉特亲切,真实,毫不做作.不仅学生趣味盎然,我们在场的听课老师也都完全沉浸在这充满诗意而又妙趣横生的课堂中.
课始,包老师就引入与当地七塔寺,百梁桥有关的风景联,孩子们的自豪感,亲切感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地对学习对联的兴趣更浓了.对联中不仅有美景,还有智慧呢!一副庆寿联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学生们算的算,比划的比划,绽放的是智慧的火花.豆芽店门前的十四个"长"字,学生多元化的解读,体现的是对联谐音效果的奇妙.在学生动笔创作时,兴致高涨,内容虽短,但每个人都想填上最恰当的内容,自然而然地完成了推敲的过程.在交流反馈的过程中,又激发了学生在感性积淀中思辨.课末的场景描写,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再运用,也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再提升.学生精彩的作品就是对这堂课最好的肯定.
这是一顿精神大餐!我们有幸分享到了!相信有了包老师的指引,大家对对联的认识会更进一步,说不定将掀起创作对联的热潮呢!
《有趣的对联》听后感
刘力教授说:"有没有读者意识,是衡量一篇作文是否成功的标准."那么有没有学生意识,是否也该是衡量一节作文课是否成功的标准呢 如果是的话,包老师上的《有趣的对联》无疑是一节成功的作文课.
一,亲切可人,学生如沐春风
课堂上,包老师亲切的笑容,爽朗的笑声,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将课堂上的沉闷一扫而光,使听课的我们也沉浸其中,忘了这是在上课,而更像是在玩有趣的游戏.
笑声中含着尊重.课始,一个男孩子就开始走自己的不平路."'操世上头等大事,理人间万缕细丝.'我认为这是婚介所的对联."大家哗然.可包老师却笑眯眯地倾听完孩子的想法:"婚姻就是头等大事,万缕细丝就是情感."多么有理有据呀!包老师热情的笑声给了孩子肯定的答复:对,很有创意.也许正是这份尊重,我发现在接下来的课上,这孩子思维非常活跃,不断有精彩的发言.
笑声中含着鼓励.课堂中,包老师不断鼓励孩子的发言,不论孩子的回答正确与否."呵,一般人是对不出这样的对子,高手!""你们班高手如云,我相信有不少同学还能挑战五星.""呵,我都被你绕进去了,没关系,再试试!"没有责备,没有焦急,朋友般的交流,鼓励,学生被捧得"飘飘然",越发兴趣盎然.
二,善抖"包袱",学生乐在其中
包老师深谙学生的心理,整堂课犹如一次闯关游戏,所有的知识点在一次又一次的闯关中,无痕地完成了.
课伊始的一幅对联,"七塔寺,七座塔,塔塔朝天,天朝塔;百梁桥,百根梁,梁梁映水,水( )."老师故意在联末留了白.学生在齐读中,不知不觉就将最后的2个字"映梁"添上了."你们真厉害!"学生尝到了小试身手的快乐,原来对对联不难.
随后,包老师又让学生读14个"长"组成的趣联,给打乱的诗句寻找上下联,居然还抖出了一个大包袱----做1987年的高考题.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然而也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学生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能完成高考题,对自己更自信了.可是,包老师并不就此打住,在情境中,在故事中,抖出更有意思的包袱:"填补缺失的上联",最后还与纪晓岚赛一赛,对一对乾隆皇帝出的上联.学生兴趣十足,精彩迭出,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势.而这一份自信,恰恰是包老师引导的成功之处.
瞧,包老师还神秘地亮出"对对子秘籍",引得男孩子们各各挺直了腰板,着实可爱.
这就是一个读懂孩子的老师,这就是一节孩子喜欢的作文课.
 

上一篇文章:端午节诗词集锦

下一篇文章:元素周期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