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常用文档辩论赛

善行胜过善心善心胜过善行辩论稿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3-12-05 18:53: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正方辩题:善行胜过善心
反方辩题:善心胜过善行
正方一辩:
各位评委,同学,大家好!
善,与恶相对,即对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的肯定评价。根据《辞海》的解释,善行,即美好的品行或慈善的举动;善心,即慈善心肠,悲悯情怀。胜过,就是对社会更有价值,更有实际意义。善行和善心都是真善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比较而言,善行胜过善心。以下我方将从哲学和伦理学两个层面论证:
首先,从哲学层面上来看,善行可理解为对善的实践,善心是对善的感知。一方面,按照马克思的知行观,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最终目的,人正是在行善中得知何以为善,滔天巨浪中魏青刚三进三出营救陌生人,感动公众;内忧外患下霍英东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感动中国。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向我们昭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按照马克思的价值观,人是善的主体,人的价值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就是社会对个人的满足,而社会价值则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雷锋用短暂的23个春秋铸就了生命的辉煌,成为人们永恒的楷模。可见实践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基本途径,实践比认识更重要。古人不也常告诫我们应乐善好施,日行一善吗?
其次,从伦理学的层面上来看,善的本质是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大多数人的幸福,有利于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善是讲法,讲理,讲情,讲度的,是人的智慧,境界,心胸,度量,修养,方法的综合,善决不是蠢,更不是没有原则的!只有行动才能给人带来实在的东西,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如果过分地强调善心而忽视善行,则成了纸上谈兵,容易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试想98年特大洪水时,没有广大群众热心地捐钱赠物,空怀怜悯和恻隐之心,那与见死不救有何区别呢?难怪亚里士多德说:善不应该是抽象的而应是具体的。

善心在我们心中孕育成长,善行把它播撒四方;我们在善心中大声歌唱,善行却把幸福带到每个人的身上。因此我方的观点是:善行胜过善心。

反方一辩: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
刚才对方辩友友善的微笑让我们感觉特别舒畅,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现在这场善心和善行的PK赛已经轮到我方上阵,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何谓善心,善心是一个人内在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施善于人的源泉和驱动力,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而所谓善行是一种对他人、对社会、对生态环境有益的行为。我方认为善心胜过善行,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善心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的内在本质,是一种精神传递。罗素曾说过:“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从小我们的父母、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品行端正,要诚实善良。试想如果一个人连善心都没有的话,将来又如何报效祖国实现自身的价值。善行的受益者往往只是被施与的对象,而拥有善心即使不能给予你行动上的帮助,就像雷锋,焦裕禄,任长霞,但他们的精神和品质所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又岂是一次的善行所能匹及的呢?虽然有时善心无善果,好心没好报,但这些又怎能打消我们与人为善的念头,又怎能动摇我们做人的根本?
第二,善心和善行分别是抽象和具体的概念。拥有善心就能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拥有善心就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善行,只有拥有善心我们才能更好地用善行来扶弱济贫,来为社会的和谐添砖加瓦。虽然我们不能否认无善心的善举能带来一时的益处,但真正能惠及社会与人类的善行不都是至纯至真发自善心的吗?
第三,从善社会则和谐,拥有善心社会究竟会少些偷盗抢劫,杀人放火,坑蒙拐骗,人人都有善心就会形成一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社会动力,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本来有善心的人更大程度地发挥其光和热,另外又可唤醒那些明哲保身中庸之士沉睡的善心,更重要的是可以拨动无恶不作之人心底深处那根向善的弦,使他们改邪归正,立地从善。滴水之恩,甘当涌泉相报,只要人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在天地间树立善良的榜样就能引发更多的善行来造福社会。因此我方认为善心胜过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