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中职职高

旅游民俗文化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4-11-16 09:19: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旅游民俗文化
  •   公告:

    

第七章 旅游民俗文化
第一节 旅游民俗文化概述
一、什么是民族民俗
(一)民族
狭义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广义是指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
(二)民俗
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习成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民俗的内容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间信仰、民间科学技术、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语言、民间艺术、民间
二、中国民族概况
(一) 中国民族的族称和人口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民族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已识别出的少数民族有55个。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300多万人。人口最少的是赫哲族,只有1400多人。分布最广的是回族,散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那里居住着25个民族,其中白、傣、哈尼、佤、僳僳、纳西、拉祜、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独龙、崩龙、基诺族,是云南独有的。只有极少数分散在其他省。我国目前有5个省级的少数民族自治区,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1646800平方公里。我国现在共有31个自治州,其中最南端的自治州是广东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在保亭县通什镇。
(二)中国民族的分布状况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除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的、统一的国家。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二、物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中国民族的语言文字
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回族、满族同汉族使用汉语。其余五十三个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解放前,只有二十一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包括通用汉文的回、满、畲三个民族)。文字体系有比较原始的象形表意文字、音节文字、字母文字。字母形式有:藏文字母,回鹘文字母,傣文字母,阿拉伯、拉丁、斯拉夫字母等七种。有的民族使用几种文字,如,傣族使用四种文字,蒙古族使用两种文字。
第二节 汉民族民俗
一、汉族概况
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汉族没有产生全民族必须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食俗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 主食以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和北方种植稻类地区,以米食为主,种植小麦地区则以面食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粮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谷类、薯类作物作为杂粮也都成为不同地区主食的组成部分。汉族主食的制作方法丰富多采,米面制品,各不少于数百种。现在,中国东南方仍以米食为主,大米制品种类繁多,如米饭、米糕、米粥、米团、米面、糍饭、汤圆、粽子等;东北、西北、华北则以面食为主,馒头、包子、面条、烙饼、馅饼、饺子等都为日常喜爱食物,其他如山东煎饼、陕西锅盔、山西刀削面、西北、华北抻面、四川担担面、江苏过桥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风味食品。饮食中的信仰、禁忌:汉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节食物多于旧历年前煮熟,过节三天只需回锅。以为熟则顺,生则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将一切准备齐备,过节三天间有不动刀剪之说。再如,河南某些地区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天忌食米饭,否则会导致谷子减产;过去在妇女生育期间的各种饮食禁忌较多。如汉族不少地区妇女怀孕期间忌食兔肉,认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会生兔唇;还有的地方禁食鲜姜,因为鲜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脚长出六指。过去汉族未生育的妇女,多忌食狗肉,认为狗肉不洁,而且食后容易招致难产等。
二、汉族的传统节日
(一)春节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中国改用世界通用公历,也叫阳历、新历。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春节习俗
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门画——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爆竹——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据南梁人宗懔撰写的《荆梦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从辟山妖恶鬼。”古时放爆竹,是用竹子放进火内燃烧,由于竹内空气受热膨胀,便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此避邪驱鬼,祈盼来年吉祥幸福。到了唐宋以后,发时了用火药制成的鞭炮。
拜年——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今日中国民间,“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和同事们,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古时文人雅士则流行互送拜年钻。拜年钻就是如今的贺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明清时曾叫做“寸褚”、“红单”。
(二)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三)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兵所捕,忍辱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四)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至于中秋节食月饼这一习俗的形成则是在明代。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从下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后来随着历代的演变,月饼的品种及花样越来越丰富,制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八月十五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古老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传统。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节 福建民俗文化
福建,中国东南沿海,有“东南山国”之称——“八山一水一分田”。与台湾隔海相望。 福建,简称“闽”,又称“八闽”。“闽”字,早期闽人多以蛇为图腾崇拜,在《说文解字》有“东南越蛇种”。有谚语:“门内一条龙,门外一条虫”。
商周秦汉时期,古闽人及其后的闽越人崇拜蛇图腾的现象十分引人注目。秦汉以后,随着闽越人的逐渐消失,早期广泛流传的蛇图腾崇拜现象在中原汉文化的巨大影响大而渐渐衰微,代之而起的是逐渐嬗变的蛇神崇拜。唐宋元明清各地的蛇神崇拜,已经从早期的图腾性质演变为充满世俗的地方神祗(如侍者公、连公、蛇郎公等)。甚至有些地方的蛇神传说还把蛇神作为危害民间的恶神加以宣传,如《闽都别记》中的“临水夫人斗蛇”。
一、福建节庆民俗
福建省传统节庆活动、时令节俗很多,比较有特色有历届妈祖文化节、闽南端午抓鸭子活动、泉州元宵灯会、厦门的“中秋会饼博状元”等。
1、妈祖文化旅游节
妈祖生于公元960年,传说妈祖经常显灵保护船只,拯救海难。农历三月二十三和九月初九,分别是被奉为海神的妈祖的诞生日和忌日。每到这两日,数以万计的台胞和当地民众都来朝圣妈祖。节期有祭拜妈祖、妈祖文化研讨会、工艺品展销等活动,还可观赏富有特色的民间歌舞、品尝闽菜等。
2畲族三月三乌饭节
畲族有自己的氏族节日。“三月三”,又称 “乌饭节”,是畲族人民纪念本民族英雄同反动统治阶级斗争取得胜利的节日。每年 “三月三”都要蒸制乌米饭,合家共餐,馈赠亲友,除对歌盘歌以外,还表演传统的 “加官舞”、“八仙舞”、“龙头舞”等,欢度节日。
3端午节抓鸭子
厦门、泉州等闽南一带过端午节,不仅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而且还要举 办 “抓鸭子”的活动。这是一种考验人们体力、毅力和技巧的民间体育竞赛。竞技场一般设在大海上或大池里,从岸边腾空伸出1根10多米长的圆木柱,上面涂满滑油,木柱的末端安装着一只盛鸭子的小木箱,箱子有一个活门.参加竞技者要登上木梯,走过这根伸向海里的圆木柱,到了末端,用手拉开小木箱的活门,放鸭子掉进水里,同时人也跃入水中,去抓鸭子作为胜利品。通常,十几只鸭子,在一个多小时内,便被勇士们抓光.这种斗智、斗勇、斗巧、斗捷的水上体育活动,充满着热烈气氛和浓郁的闽南风情。
4、元宵
泉州灯俗自唐初建城后即由中原传入,及至南宋,灯烛之盛,已闻名全国。每逢元宵佳节,市区万灯齐挂,长街一望如星宿,而开元寺、威远楼等处更是灯光灿烂,人山人海。解放后,泉州文化部门把迎神赛会中的化装游行,改造利用为 “文艺踏街”,游行队伍伴有各种乐队,如南音、十音、车鼓、笼吹、西乐队,配以各种富有闽南风情的舞蹈,如踢球舞、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剑舞、扇舞、弄狮、弄龙等.游人沿街围观,鲤城万人空巷。元宵节吸引了海外游子回泉探亲旅游,有关方面利用节日举办各种活动,如南音大会唱、木偶节、少林武术节、商品展销会、恳亲会、治谈会等,促进了泉州经贸、文化的发展。
厦门元宵节民间从十三日到十七日为止的五天里,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点缀着美丽的花灯。中山公园、寺庙或工人文化宫等公共场所举办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早船、放烟火、迎紫姑、猜灯谜、吃汤圆等贺节活动。
元宵节,龙岩地区漳平市新桥镇西埔村的舞“板凳龙”,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板凳龙的龙身由100多节板凳组成,村里每户人家各拿一条板凳,扎上龙身,系上花灯,装饰一新,首尾相连,形成一条200多米长的游龙,1000多名青壮年男子头带红帽,腰系红绳,前有大红灯笼开道,后有五彩旗幡拥随,蔚为壮观。 烟花绽放夜空,游龙点亮人间,100多个板凳连成的这条通体透明、流光溢彩的长龙穿行于乡村街道,时而似游龙嬉水,排成一字长蛇;时而似蛟龙出海,威猛锐不可挡。
5、博状元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人们合家团聚或倍加思念远方亲友的日子。在中秋节,厦门人除了赏月、吃中秋月饼外,还有一种自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时候流传下来的“玩会饼搏状元”的民俗活动,颇为有趣。中秋会饼每会63块饼,大小不同,共分为6种,分别代表古代科举的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每人轮流将6个般子掷入碗中,根据投入碗里的般子的点数领饼,以最终夺得 “状元”为幸运。三百多年来,这种充满乐趣的活动一直在厦门民间流传,厦门的饼店饼厂在中秋节前都会大量生产这种会饼上市供应.
6、畲族祭祖节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祭祖活动。畲族村寨建有宗祠、支祠或祖寨。内供畲族祖先的祖牌,有的还塑有蓝姓和雷姓始祖的塑像,祠内摆有龙头杖、香亭、香案、香炉等.祭祖开始,先放神镜三响,鞭炮连声,锣鼓喧天,祭案上摆供茶酒牲。凡本族祠后裔当年结婚者,生有男孩子者,家有老翁做寿者,均要送 “两日制” 龙烛一合,焚香叩酬。祭祖时,由族长辈讲述祖先功绩,始祖由来,发族的世系行第,并讲述家族家范,教导族人向善。
7、柴头会
武夷山“柴头会”于每年农历二月初六举行,原为纪念清朝年间反抗苛捐杂税的农民起义而设,后改变为民间交易会形式,成为闽北最大的民间集会,沿袭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每年二月初六,武夷山市境内农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纷纷找上竹木农具等,云集市区开展各种交易活动.
8、蜡烛会
农历二月二十一日,是武夷山市家喻户晓的传统民俗 “蜡烛会”。二十一日这天,市区人涌如潮,街道两旁兜售桶蝗、案饭、凳椅、厨柜、锄柄、犁耙,以及竹编织等,郊外还设有耕牛市场。商业、供销等部门也不失时机,推销各种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其规模和影响,堪称闽北之最,深受武夷山人的欢迎。
二、福建民间信仰
 

1、临水夫人(陈靖姑)
陈靖姑,尊称很多,有顺懿夫人、慈济夫人、临水夫人、顺天圣母、注生娘娘等,民间常以奶娘、娘奶、夫人妈、仙姑妈或临水奶。在闽北,福州语系的俗称“夫人妈”,建瓯语系俗称“奶娘”或大奶。
传说,陈靖姑系其母梦吞红云(指仙家的仙气)怀孕而产。年六岁,精通女工,七岁登堂攻读易传;十一至十二岁,从母看经说道,十五岁往闾山学法,拜许真君为师。三年后返家,多有请急危难、除妖救民。二十四岁,天旱,靖姑驾云祈雨,因产后受大雨湿身,有学救产之术,不能自救,与古田临水洞坐化。陈靖姑灵魂重生,赴闾山学习救产保胎之法,学成返回古田救产护胎,保护幼童,有求必应。(另有传说,祈雨后,又斗蛇妖,难产而死。闽王王审知封她为顺懿夫人。)临水夫人的故事在《闽都别记》有详细的记载。
2、妈祖
本名林默,福建莆田人,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卒于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九日。关于妈祖的家世, 据考证,林氏系福建望族,林默高祖林困,五代时在闽为官,曾祖林保吉曾任后周的统军兵马使,祖父林孚官到福建总管,掌管兵马,父林愿,曾任泥洲都巡检。母亲王氏,生有一男六女,林默最幼。
传说其王氏 “梦神生女”。有一天王氏夜间梦见观音菩萨送给她一颗药丸(一说鲜花),叫她吞下去,结果醒来发觉自己怀孕了。到了分娩前的那个晚上,有颗巨大的流星化作一道红光, 从西北天空射来,照耀全岛,山上的岩石也变成了红色,妈祖出生时样光异香充 溢着整个房间,这个女孩令人惊异之处还在于她不哭不叫,直到满月仍一声未哭, 故而父母为她取名 “默”,又称林默娘。 林默生性聪明伶俐。她五岁能诵 观《音经》,八岁拜师求学,能悉解文意,过目成诵,十岁喜诵佛经,十一岁便能“按节乐神”; 十五岁即常渡海至泥洲救助海上遇难,十六岁 “窥井得符”,灵通变化,梦救父兄,长大后,她矢志不嫁而致力于研医济世等公益事业,专于行善济人为己任,竭力为乡邻排难解忧,林默通晓天文气象,精于治病消灾,能预见海难灾祸、并乐于拯弱济困尤其热心拯救海难,颇有仙灵气质,显示超凡的能力。
林默离世后,人们爱戴她拯危济困、扬善去恶、济世救人的博爱精神和高尚品德,在湄洲岛上为她建造了第一座庙堂,称呼她 “姑婆”、“娘妈”、“妈祖”,每逢出海打鱼或经商都要祭祷告,祈求妈祖保佑。
三、八闽语言、戏剧
语言的差异使福建不同地方流行不同的音乐舞蹈及戏剧
1、福州语地区:闽剧、福州评话
2、闽南语地区:南音(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世界最古老的音乐” )、木偶戏、高甲戏、梨园戏、芗剧、拍胸舞等
3、闽北语地区:四平戏(中国戏曲活化石)、傩舞、南剑调、建阳长板坡、建瓯故词
4、莆仙语地区:莆仙戏、莆仙八乐
5、客家语地区:畲族民歌、畲族迎龙伞舞
四、福建婚嫁礼俗
我国古代婚礼分为六个阶段,即“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彩:议婚的第一步,男方请媒人(故称“冰人”)提亲,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就备礼去女方求亲。
问名是指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的生辰、姓名以及准备合婚的仪式。问名之后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加以占卜,以定凶吉,合则继续议婚,不合则辞退。
纳吉是指问名占卜合婚逢吉后,男方再备礼物到女方家决定婚约,此称“订盟”或“订婚”。
纳征是订婚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又称“完聘”或“大聘”。
请期是在送完大聘之后,再备礼到女家,选择结婚的日期。
亲迎是指新女婿亲往女家迎娶的仪式,其间包括:上下轿、祭拜天地、拜舅姑(公婆)、入洞房、闹洞房、婚宴等。
这些礼仪与中原类似,虽有所变化、但内容大同小异。
虽然类同,但八闽各地在聘礼、聘金等方面各有不同,如闽中方言“三”和“生”同音,因此聘金要三百三或其他带三的数字,以寓意“生生不息”和生丁、生财等吉利的愿望。
闽西等地的聘金要带有九的数字,“九”和“久”同音。
至于男女双方互送礼物即“彩礼”的称谓也有讲究,如闽南等地民间讲有关物品加以命名,如姜——“圣人不撤”;面线——“赤绳千缕”
鱼——“龙门变化”;芋头——“君子攸芋”;
鸡蛋——“鸣鸡戒旦”;鸡——“翰音与天”
蟹——“黄甲连登”;龙眼干——“万福之源”
八闽独特的婚俗
1、畲族婚俗
畲族妇女不仅服饰俏丽,奇风异俗更是令人神往。畲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认识后,男方托媒说亲,经媒人撮合,女方(称 “少娘”便要出娘了。少娘出嫁不论其心情如何,都要以歌当哭,两天两夜的 “哭嫁”之后,方举行各种传统风趣的仪式进轿,抬入男家。因传少娘是高辛帝的公主,故拜堂时行 “男跪女不跪”之礼,更是畲族婚礼之独特。“闹新房”时男女盘歌,通宵达旦,文明而不失诙谐,热烈而不失高雅,如同一场高潮迭起,引人入胜的赛歌会。
2、惠女婚俗——不落夫家
旧时,闽越族有着“不落夫家”、“抢婚”等习俗。延至今天,惠安东部地区还保留着“不落夫家”的习俗。
惠安女出嫁三天后就要回娘家住,只有过年、过节及农忙时间才到夫家住一两天,直到怀孕了方可常住夫家。住娘家时间至少二三年,最长的达20年以上。常住娘家的媳妇称 “不欠债的”,住夫家的称 “欠债的”。她们一般每年到夫家不上十次,每次不超过三天,而且回夫家多是晚上,并多用布遮着脸,因而出现了夫妻多年不认识的怪事。
3、抢婚的习俗
抢婚的习俗,在福建不少地方仍然可以看到。如闽北的建瓯、屏南县一带山区,“新娘上路前要拜镜子,……新娘打开镜箱跪在草席上又哭又拜,诉说今后无法孝敬父母之类的话,等新娘子诉完舅父瞅准时机,把新娘抱起来或背着走,新娘也做推拒状,这样一口气抢到村口,新娘就开始启程了。这种举动,可能是少数民族劫婚的遗风吧”——摘自林桂芳:《瓯、屏边界婚俗点滴》,载《建瓯文史资料》第15辑(1990)


 

上一篇文章:旅游服饰文化

下一篇文章:小小食品店教案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