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音乐二年级音乐

月亮月光光教学设计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6-09-05 19:51: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月亮月光光
  •   公告:

    

《月亮月光光》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我把“声音的探究”作为音乐教学的主线,贯穿整个课堂。利用身边的物品,探索声音,为歌曲创设意境,表现月夜。不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同一个乐器,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同一首歌曲,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同一首乐曲,可能有多种理解。
运用音乐材料进行意境的创设,乐曲的旋律总在学生耳边不断回响,同时也达到了记住乐曲主旋律的目的。尝试进行声部的叠加,从一个声部过渡到两个声部,再加入第三个声部……一层层递进的音乐实践过程,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多声部器乐合奏中,培养鼓励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台湾童谣为歌词的创作歌曲。由于歌曲吸收了台湾地区的音调特点,因此歌曲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它们的节奏完全相同,音调上扬起伏,优美流畅,勾勒出一幅月夜美景。充满乡土气息的歌词更是给人以亲切、温馨之感。
合唱的两个声部在音程关系上以四、五度为主,具有柔美、谐和的和声效果及我国的民族风格。
三、教学目标:
1、用所给的材料和乐器尝试进行声音的探究,并运用到表现歌曲的美好意境中去。
2、能主动参与即兴式节奏创编活动,学会与人合作表现“月夜”的美。
3、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初步感受台湾民谣的风格。
四、教学重难点:
用所给的材料尝试进行声音的探究和节奏的创编,并运用到表现歌曲的美好意境中。
五、教学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电子琴等。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歌曲:
1、聆听童谣《小小的船》,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台湾童谣《月亮月光光》
2、节奏游戏:模仿节奏的游戏。(三种不同节奏和音色的叠加
设计意图:通过节奏游戏,拉近师生距离,并将新授的节奏作有效渗透。
3、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
(1)刚才听到的音乐名字叫《月亮月光光》,学生边听边感受它的情绪、速度、力度。
(2)师:它是以一首以台湾童谣为歌词创作的歌曲,今天我们就用身边的材料和乐器,为这首歌曲创设意境,表现美丽的月夜,好吗?
设计意图:创设静谧的意境,顺势导入歌曲《月亮月光光》。
4、整体感受歌曲,哼唱主旋律。
(1)在创设之前,我们先来听听歌曲,仔细听,歌曲中都唱到了些什么?由几个人演唱几个声部?(师生完整聆听歌曲) 师介绍二重唱
(2)师:如果给你一种色彩,你将把自己置身于一种什么颜色里?为什么?师出示动画课件,再次聆听、感受《月亮月光光》。
(3)师归纳,请同学们翻开书,跟随着琴声哼唱和感受歌曲的主旋律。
(4)老师解释台湾方言,学生随着歌曲优美的旋律朗读歌词。
(5)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演唱歌曲,老师纠正唱得不准确的地方,一字多音的唱法。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朗读歌词,哼唱主旋律,深入体会台湾民谣的特点。
5 、学生尝试进行声音的探究,并主动参与节奏创编。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三角铁、蛙鸣器、还有刚才用到的小纸条。你们想用它们来表现夜晚的什么呢?(老师播放音响,学生自己探索)
(2)师问:同学们用小纸条表现的声音好像夜晚的什么声音?(风声)
师:夜晚柔柔的清风从远处吹过来,再从这儿吹向远方(师生一起表现力度,并板书)
(3)师问:你想用三角铁表现月夜的什么?(宁静、钟声等)你能跟随着音乐表现吗?(师弹琴,生表现)师板书节奏。
(4)夜晚除了能看见月亮,你还能听见什么声音?(老师边说边在背后敲击蛙鸣器)(青蛙的叫声)老师教学生蛙鸣器的演奏方法,青蛙是怎样叫的呢?(学生自己拿着蛙鸣器尝试创作,老师启发,并板书,随着音乐表现。)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最熟悉的声音逐渐引入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用所给的音乐材料合作表现“月夜”
(1)想象一下,表现一下:
学生讨论怎样表现夜晚,会更美?(老师启发,学生排序,播放录音,进行声部叠加的尝试。
(2)老师用钢琴弹奏歌曲旋律,引导学生自己表现月夜,学生自由表演,一个一个依次加入演奏:
“明亮的”月光;
“柔柔的”清风;
“远处的”蛙鸣;
(3)学生完整的表演美丽的月夜,一个个乐器依次出来表现月夜。(老师指挥,学生边唱边表演合奏)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体会“静”的感觉,创造“静”。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学习,大胆想像。
三、拓展
师:谁能用陕西话说“月亮月光光”?每个地方都有它不同的地方语言,想不想听用当地话演唱的《月亮月光光》?播放台湾闽南语《月亮月光光》课件。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思维,知道并了解不同地方都有它不同的地方语言。
四、作业
师:收集你家乡的童谣,下节课唱一唱。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相互的展示,上更多的同学了解课本以外的音乐作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