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语文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说课稿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1-05-07 11:04: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一、 教材
1、 教材简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与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则更是达到了化境上乘之作,孙梨的《黄鹂》就是这样一篇凝聚作者深刻思考的优秀散文,文章创作于1962年,全文围绕黄鹂以时间为序展开,童年爱鸟却没有见过黄鹂,以后几次遇到黄鹂遭遇各不相同,作者感受也不相同,篇末扩展开去,联想到虎、鱼、驼、雁等各种事物,由黄鹂的“极致”想到“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环境中才能发挥这种极致”。这是一篇托物言志,大有深意,富有哲理的散文,着眼点在于发挥事物极致的“环境”。
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课文是高一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二册第三单元的首篇,属教读课,单元学习的重点是分析评价、借鉴吸收,是从阅读能力和阅读目两方面侧重培养学生的。新大纲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本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评价能力和鉴赏品质。
3、 教学目标:
根据该文含蓄而深刻的哲理表达特点,按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① 理解文意,探得精义—“理清文章思路,正确把握文章”是评价的基础。
② 评析哲理,借鉴写作—理解本文哲理及表现方法和技巧,学习象征说理,叙事说理的方法。
③ 追求美好,创设环境—拥有热爱美好事物,支持,尊重事物规律的情感认识。
4、 教学重点、难点:
经过第一册和第二册前两个单元的阅读训练,同学们已具备了实现目标①的自学能力和目标②的探索能力,课文最后部分是前文的延伸和升华,也是语言表现力极强的精华部分,因此教读重点是对文章最后五段的哲理理解和语言借鉴。
本文哲理扣在事物“极致”的发挥上,而且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与以往学过的《海燕》《白杨礼赞》《爱莲说》有所不同,因此,我把本课学习的难点定为:
把握极致的含义和本文由叙事到说理的关键:“黄鹂与太湖”悟到“事物与环境”。
5、 学情分析:
学生长期溺于学业,缺乏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学生研究文字时,在宏观把握和作家创作心态的把握上缺乏联展性思维,因此,教学中我较注重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课文放到生活中去以及作者经历的社会价值中去,这对于学生学习本文有一定帮助。
教学原则: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感知、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二、 教法:
1、学生诵读,整体感知文章。
2、教师导读,指导分析评价方法和借鉴写作方法。
3、联系对比,强化象征手法的运用。
4、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美感
选择以上教法的依据:语文教学要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所以要重视诵读。再者本文是分析评价,借鉴吸收训练的首篇文章,要做好方法指导。本文叙事明理,托物言志手法与以往文章不同,应稍加对比分析,加强对写法的认知。
三、 学法:
新大纲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以下学法:
1、认真诵读,理解文章思路。
2、把握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情感变化。
3、讨论探讨,文章托物言志手法的特点。
4、归纳积累,初步学会哲理评价和借鉴文章写作方法。
四、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造一个有语境、有理境、有情境的教学环境,提高效益。
教学课时:2课时
五、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认识黄鹂的有关知识,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朗读全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2、感知归纳文章主题,分析材料作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优秀作家对生活和人生的关注方式是多样而独到的,有许多现代作家是通过写鸟来表现他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的,同学们能举几例吗?(同学表达,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温故知新,随后教师补充,明确)老舍写小麻雀,表现的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周瘦鹃写杜鹃蕴涵对传统习惯看法的思考。那么孙梨借写黄鹂要传递怎样的观点呢?
(二)看课本扉页插图《黄鹂》,请同学们对其外部特征进行描述,并简要介绍有关知识(这样锻炼了学生观察与表达能力,以及归纳、表述、查找资料信息的能力)
古诗激趣,激发思考:多媒体展示相关信息后,教师导问:古人也写了不少有关黄鹂的诗句,同学们回想一下,有哪些诗句?(同学举出,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相关信息)问:诗句中的黄鹂与什么样的景色融合在一起了?诗作者抓住它的什么特点?
(三)作者介绍,作品产生时代背景简介(同学们介绍后、教师补充,明确。同时辅以多媒体展示)
(四)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朗读要富于情感和变化,要求学生个别朗读1、3—5、8—15、17—21段落,学生齐读2、6—7、16、21—25段落齐读,加深对作者情感变化的体会。
(五)再读课文,完成:“黄鹂的遭遇”与“作者态度”的归纳表格。
这道练习题意在落实整体感知,理解文章主题,与课后习题紧密关联,是学法1、2和教学目标1的具体落实。以多媒体形式展示,作答。
(六)探讨主旨有关问题。
是教学目标1和学法1、2的再落实、再深入。
1、根据作者对黄鹂的不同境遇的态度,请用一句话说出此表要表达的意思。
2、作者为什么在第三次和第四次之间写到与黄鹂无关的海鸥?
3、从环境与黄鹂的关系看,你能说出“极致”在文中的含义吗?
4、文中的黄鹂仅仅指的是一种鸟吗?黄鹂的境遇说明了什么道理?
由以上几道思考讨论题引导学生探究文章思想主题,拓展学生思维,注意到文章托物言志和作者关注社会的认识角度,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5、学生齐读文章后五段,强化语感。
(七)学生小结当课堂学习内容
(八)布置作业:
1. 思考课后习题二、三、四
2. 试就几篇学过的托物言志的作品与本文比较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 对课文哲理做一点分析评价
2. 借鉴课文写法,借鉴精彩语言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从作者对黄鹂的境遇的态度的分析中明确了文章的主旨,在探究美与环境的关系中,了解了“极致”的含义。今天我们对文章的哲理和写作方法进行评价与借鉴,从而完成我们学习此文的重点任务。
(导语设计旨在强调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二)对文章哲理做一些评价分析:
1. 齐读课文最后五段,找出表明作者悟出的哲理的语句。
2. 找出文章揭示适用对象的语句。
3. 探究作者思考出这一哲理的原因。
这三个题目的设计,前两个同学可以完成,后一个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指导也是落实重点突破难点的所在。教师从孙犁文学家是身份、文学主张、时代现象指点学生思考。
4、完成课后习题四。趁热打铁,让学生研读文章后五段文字,把握文章由叙事转到说理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对哲理的理解和评价可以各抒己见,鼓励学生的创见。
(三)借鉴写法
1. 比较《白杨礼赞》、《黄鹂》的象征手法有什么特色?这道题目既是检查作业又是落实教学目标。
2. 阅读哲理的散文《地平线》,思考:本文表现可什么哲理?与《黄鹂》的表达方法有何异同?此题属延伸与检测练习,加强学生对象征手法的认识。
3. 完成课后习题三,带着问题齐读后回答,并尝试当堂成诵。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借鉴吸收语言技巧。
(四)小结全文
明确: 同学们哲理从何而来?——来自对生活的悟想
哲理怎样表达更易懂——用形象来表达,但形象表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五)课外作业:
1. 再次朗读课文,体会新课的语言:音节和谐,形象生动,意蕴丰富。
2. 研究性习题,各语文小组课下找一篇有关“黄鹂”的诗文,与本文对照一下,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还是抒写哲理?

说课结束,谢谢各位。


 

上一篇文章:说课的技巧与方法

下一篇文章:小学体育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