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数学一年级数学

认识几和第几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08-12-09 14:01: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认识几和第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6页的例题,第16~1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几”和“第几”实际上是基数和序数的浅显说法,“几”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几”是事物排列的顺序号。例题先通过排队买票的场景,让学生直接观察、数数,看到一共5人在买票,戴帽子的小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各排在第几个,让学生认识“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想想做做”让学生在涂色、观察、数数、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几”和“第几”的区别,培养学生用数表示个数或顺序并与同伴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2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新知
  1出示排队买票图。
  2谈话。
   (1)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
   (2)请小朋友数一数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不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
   (3)反过来,排在第2的是谁?排在第5的是谁?这里的第2指的是几个人?第5指的是几个人?  指出:这里的第2、第5不是2个人和5个人,而是指排在第2个或第5个的那个人。
   (4)看了图你还可以说出什么?(自己轻声说,说后交流)〖HT〗
   适当提示,如排在前3个的是哪几人,后4个的是哪几人,谁排在第4……
[评:紧密结合排队买票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到几和第几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进一步感悟新知
  1 “想想做做”第3题。
  讲述: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听说山那边有场精彩的比赛,正兴高采烈地去看比赛呢!
   (1)教师读题后学生口答。
   (2)除了这几个问题外,还想到了什么?
   2 “想想做做”第4题。
   提问:山那边在举行什么比赛啊?从图上你能说出什么呢?(小组讨论)
   交流:1号车前面是5号车;5号车前面是2号车;1号车后面是4号车和3号车;前3名的是2号、5号、1号车;最后一名是3号车……
  追问:刚才说的前3名和第3名一样吗?为什么?
  3小结。
   “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评:每个画面都引导、组织学生充分地说、自由地说,在说的过程中感悟几和第几的不同,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交流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学会了肯定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补充、完善自己的认识。同时,把“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4题整合成学生喜爱的连续的动画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更显得生动活泼。]
三、巩固深化
  1摆一摆。
   (1)教师口述,学生摆放。
   摆5个正方形,从左数起第3个换成圆片,从右数起第3个换成长方形。
   (2)同桌互练。
   2涂一涂。
   (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同桌相互说一说:4个和第4个有什么不同?
[评:这一环节是对前面新知感悟的检验,对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教师及时进行辅导。]
四、应用拓展
    1 “想想做做”第2题(右图)。
   哪只猴子比较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说一说)
   交流得出:可以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2 “想想做做”第2题(左图)。
   讲述:小女孩住在第几层呢,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讨论后交流)
   指出:一般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
   3 “想想做做”第5题。
   小组讨论:小动物们的家住在几楼几室呢?说说你们是怎么看的?
   交流:竖着看有几层,也就是说几楼。横着看有几家,也就是说几室。
   小兔家竖着看在5楼,横着看在第1室,所以它家住5楼1室。
   4你能说一句带有几和第几的话吗?在我们身边找一找!
   引导:自己的座位是几排几座,红花榜的排名,自家住房是几楼几室等等。
 [评:把数学知识拓展、应用到生活中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用数学、学数学的能力。]
五、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学生相互说一说,再交流。

[总评]
  本堂课分三步走:由买票情境图的初步感知,到连续的动画情境的再感悟,最后是动手操作的深化巩固,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层次很清晰。在拓展应用中注意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魅力。练习中,采用了同桌互说、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表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总之,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

上一篇文章:认识1~5

下一篇文章:0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