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思品四年级品德与社会

四大发明的贡献教学反思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5-04-12 06:59: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四大发明的贡献
  •   公告:

    

教学反思
在执教《四大发明的贡献》一课后,我的感触颇多,在此将我的思考做一个梳理,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的开展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教学活动。
一、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使德育时效性落实在课堂上
品德与社会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那么课程必须以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性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我的教学中,我注意在课堂之初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以一个问题贯穿始终“为什么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向世人展示四大发明”。学生从最初的表层上的认识,经过一翻体验活动和探究活动后了解了中国祖先的智慧,在进行深入的探究后学生得出了经过自身感悟的结论:四大发明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是值得世界人民纪念和敬仰的,那是中国人为推动社会的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在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由学生得出的,不是老师泛泛的给出的结论,更不是灌输的结果,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感受,我觉得这才是在课堂上落实了德育的实效性。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中国更应该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身建构的一个过程。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一步步地建立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步完善他们的人生观,这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落实德育实效性的过程。这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课程上踏实实践,才会收到实效。
二、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是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新《课标》为我们提出的要求,在本堂课上,我注重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已有经验进行大胆地猜测,用“看似废弃物一样的造纸原料是怎样造出平滑细腻的纸张的”的这一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并一步步的完善自己的思维,这一教学环节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思考,还为他们搭建台阶,提供“造纸秘方工艺图”激励学生在独自思考的基层上互相启发和完善思维。我相信学生每一次的小组合作都应该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如,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环节了解“活字印刷术优于雕版印刷术”也是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完成的。学生所得到的结论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得出,这样的课堂才能还课堂以本真,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毕竟有思考,有实践,才会悟真知。
以上是我在研读新《课标》落实于课堂的两点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落实德育课程的实效性上展开更深层次的思考,并为之付出实践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