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美术高中美术

素描教案 人体写生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0-04-06 14:04: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人体写生
  •   公告:

    

第四章 人体写生
授课时数:36
教学目的和任务:
能正确运用人体解剖知识,理解和掌握人体各主要部分的形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了解人体运动规律与形体透视变化。
掌握正确的描绘方法,强调掌握不动点、基本形,使比例动态准确,细部刻画时能注意整体。
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对象的具体情况,分别运用以线条为主或以明暗为主的表现方法,准确地、概括地、生动地表现对象,使作业具有更大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人体研究和写生的目的意义。
2、人体的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
3、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
4、人体写生(含速写)一般画法。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课堂作业评解。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一、人体写生训练的目的意义
审美活动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内容,而人类审美观照的对象,又常常是人类自己。翻开美术史我们就会发现,人类对自己身体形象的研究和表现,几乎有着永恒不衰的兴趣。艺术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会涌现出大量的人体艺术作品,它们透露和表达着艺术家所处时代的艺术观念与审美理想。所以说,人体首先是一种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艺术母题。
其次,我们的课题即将进人全身人物写生,在此之前,首先获得关于人体形象的深度知识是极为必要的。当我们表现一个全身着衣人物时,为了避免画出的衣着下面缺乏形体内容,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人体即是本质。一旦我们熟知了人体,也就掌握了画人的关键。
人体作为造物主的杰作是既复杂又精美的。研究人体,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关于其造型特点和规律的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和提高与我们的绘画技术同步增长的审美修养。
二、人体的基本构成
上一节我们已了解了人体的基本的比例知识,故不再复述,但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人体造型的基本构成。
1、我们可以用“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来简略地概括人体的基本构成。
一竖,形容人体脊柱,是连接头颅、胸廓、骨盆的一根垂直的纵轴。
二横,是指左右肩峰的连线——肩线、左右髋关节的连线一髋线,这两条横线位于躯干的两端,与四肢相连,它们的活动与变化是研究和观察人体动态的关键。
三体积,即由人的头、胸廓、骨盆分别概括而成的三个立方体体积。它们是人体中三个不动的体块,靠脊柱连为一体,其运动也受到脊柱的支配和制约,在脊柱的联动作用下,三个体积会呈现出方向与角度的透视变化,形成人体活动的各种动态。(图2—23)
四肢,即上肢和下肢,分别连接于躯干上下两端,呈上粗下细的锥柱体。
2、人体各部位的摹本解剖构成。(图2—24①~图2—24③)
本单元课应对已经学过的解剖课内容来一个全面的复习,可以针对性地画一些研究解剖的短期作业或速写,加深对人体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的认识和记忆。

三、人体写生的要点
1、人体的结构与运动
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人体的结构与运动的关系:
⑴人体的骨骼及关节:人体最基本的结构是人体的骨骼构架,如同建筑的墙体框架一样,是决定人体形态的最为本质的内容。而与建筑框架不同的是,人体的骨骼框架是一个可以活动的系统,这个系统的活动枢纽,便是骨骼的关节.正是这些关节的相互榫接和楔合,将人体大大小小无数块骨头零件连接为一个可以活动的整体。关节的连接方式呈现为两种基本形态:球窝关节,如肩关节和锁关节;铰链关节,如肘关节和膝关节。这些关节与围绕其四周的肌肉和韧带,共同行使着屈伸、收展和回旋的运动机能,是体现人体结构造型至关重要的部分。
⑵肌肉的生长与活动:骨骼及关节上面附着和覆盖着肌肉,肌肉的收缩牵引了关节的运动。它们根据各自的形态和大小,在关节结构所容许的范围内,展现出各种动作。
肌肉有其生长的规律。首先,几乎每块肌肉都跨越了一个或两个关节,其起点和止点常常分别生长于相邻的两块骨头上,这样才致使肌肉收缩时牵拉起另一节骨骼,产生运动。其次,人体全身的肌肉都是成对生长的,每一块肌肉都有与其对应的另一块肌肉,它们分别行使着屈与伸的运动,被称为伸肌和屈肌。肌肉收缩时外形隆起、膨胀并且变短变硬。肌肉放松时则外形扁平、柔软。第三,人体四肢上的肌肉越靠近上部越大,所牵动的骨骼也越长,比如上肢从手指端到肩头肌肉体积越来越大,下肢从足指端到臀部也是一样。
⑶人体结构的对称性:当人体处于“立正”静止站立时是完全对称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与其对应并完全相同的另一部分。然而人体更多的时候处于活动状态,其对称关系在形态上已发生了改变,因而我们实际常常面对的是一个姿势不对称的对称的人体,这时候,我们切不可忘记对称关系的实际存在,特别是对于躯干部,无论对象处于什么姿式,都需结合中轴线和几个相互对应的不动的骨点及其连线的透视变化,找出形体的对称关系。(图2—25)
2、人体与动态
人体总是活动着的,活动着的人体必然呈现为某种姿势,而动态则是表现人体活动姿式的关键,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人体的动态:
⑴体块与动态:前面讲过,人体主要由头、胸廓、骨盆三个不动的立方体块构成。三大体块的相互关系,是我们观察和掌握人体动态特点的重要内容。当人处在“立正”姿势时,三块体积均衡平行,处于同一垂直平面上。而一旦人体进入活动状态,这种静止的均衡立即被改变,代之以三体积相互间的扭错、仰合或倾斜,它们的活动形态,完全受脊柱运动的牵连和限制,其范围为:侧面的前屈和后仰,正面的左右倾斜,水平面的左右旋转。因此,当我们面对一个处于某种活动姿势的人体时,首先应从这三个体积的运动关系中去观察和把握其动态特点。重要的是结合头部动向线和人体“二线”,找准三块体积在不同方向不同平面上的透视变化。
⑵平衡与动态:平衡是人体维持自身活动稳定的生理调节机制。决定人体的运动平衡与否的因素为:重心、支撑面与重心线。
重心,即人体重量的集中点。当站立的人体两脚支撑的重量相等时,重心点位于两脚的中间;人体进入运动状态时,重心随之位移。
支撑面,即支撑着人体重量的区域和面积。如当人体站立时,支撑面则是脚的底面与两脚之间所包含区域的面积。支撑面越大,稳定性越好。
重心线,即从人体颈窝引向地面的垂线。只有当重心线落于支撑面以内时,人体的动作才是平衡的,否则人体便会失衡摔倒。重心线是检查和考证人体动态稳定与否的重要依据。(图2—26)
人体运动的重心规律诉诸我们的视觉时,是一个看不见的存在。它在无形之中支配着人体各种运动的稳定感。当人体的某一部分移位而出现不平衡时,人体的平衡机制立即会调动身体另外的部分进行“补偿运动”。比如当人的上体后仰时,下体就会自动前倾;当一侧手提重物时,另一侧自然会朝相反的方向倾斜:一个奔跑的人当其身体前倾至即将突破保持重心平衡的极限时,后面一只脚的前跨立即使重心回落于新的平衡.正是这种使重心不断前移的连贯动作,产生了人体或奔或走的行为姿态.而假如身体的重心已被送出,腿的连贯交错受阻使后腿不能及时迈出,人即刻就会失衡摔倒。总之,了解和掌握重心平衡规律,是表现人体动感形态的关键。
⑶节奏与动态:节奏,是宇宙各种生命运动变化现象中一种普遍的存在。如大海的潮汐起落、太空中的斗转星移、音乐与诗歌中的旋律与音韵的变化等都体现出某种节律性的变化和运动,这便是节奏。正如美学家苏姗•朗格所说:当一个运动的结束是下一个运动的开始时,节奏便产生了。
人体的动态是否生动和优美,节奏感是至关重要的。人体运动的节奏,主要体现为其一侧动作的剧烈和积极,必然导致另一侧动作的平静和消极,两者总是相互对应的。因此,我们在表现人体外轮廓线时,必须注意到这种强弱节奏,甚至可以对其进行强调和夸张,而假如我们将人体两侧的线条起伏都表现成同等状态,必会使动态显得紧张和僵硬,丧失节奏的协调和美感。
研究人体的有效方法,是人体速写。人体速写,"速"是其次,"结构的节奏"才是主要。
在画人体速写时,不要留意脸部,不要看手指与脚趾,要看锁骨在哪里,要看盆骨怎么摆,要抓住两个肩、二个膝盖,然后才把偏圆的头盖骨顺着脊柱的弯曲位置恰如其份地摆上去。而自始至终,你心中要有一根脊柱、一个脖子、一个腰臀、一个胸廓的基本概念。在这理解的基础上,你看哪里歪了、哪里鼓了、哪里松了、哪里扁了。想想看,肌肉在平静刻板状态下的基本外形怎么起了这变化--这就是运动中的结构了,这就是结构的节奏了。要记住倘不是掌握了"结构的节奏",则任何高明的技术也是"无用武之地"的。
从事动画的,不妨多注意光与结构的关系以及线与结构的关系,这样,会更"学有所成"。
 

上一篇文章:人物速写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