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中职职高

农村社会经济统计教案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6-06-22 20:59: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教学内容:统计概述
教学目的:正确理解统计的三种含义,了解统计学的分科,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和方法
教学重点:统计的三种涵义
教学难点:统计的三种涵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并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教学课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节 统计和统计学
一、统计的含义
统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不过在早期还没有出现“统计”这样的用语,最初统计只是一种记数活动,而现在 “统计”一词已被赋予多种含义,一般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统计工作,它是对事物数量特征的有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
2、统计资料,它是统计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它实际资料的总称,是统计工作的对象和成果。
3、统计学,它是关于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一门方法论的科学。
三种含义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实践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活动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二、统计数据的规律性:
客观事物本身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必然性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偶然性反映事物表现形式上的差异。而统计数据作为客观事物的一种树林的表现,是事物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偶然性是对同一事物的多次观察得到的统计数据有差异,而必然性则隐含在统计数据本身。统计学提供了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一套方法,利用统计方法是可以探索出其内在的数量规律性的。
三、统计学的分科
1、按统计方法的构成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2、根据统计方法的应用分为:理论统计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四、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1、政治算术学派:产生于17世纪,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代表作是《政治算术》
2、国势学派:产生于18世纪德国,代表人物是阿亨瓦尔,代表作是《近代欧洲各国国势学概论》
3、数理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比利时,代表人物是阿道夫,凯特勒,代表作是《社会物理学》,运用大数定律,证明社会现象的发展并非偶然,而是具有内在的规律性。
五、统计活动的国际惯例
统计活动的国际惯例是指世界各国的统计体制、统计范围、统计程序等方面的习惯做法或称统计活动规范。
1、统计机制
大体上分为集中型和分散型两种统计体制 ,如西欧国家、中国、等,而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采用分散型体制。
2、统计活动的范围:
无论何种的体制,世界各国的统计活动范围都是全社会性的。这是由统计活动的全面性功能所决定的。
3、统计活动的程序:统计活动的首要前提是统计立法,在统计立法的前提下,统计活动的一般程序是: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数据的整理、统计指标的综合计算、统计分析、统计资料服务等。
第二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二、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1、数量性:包括三种数量:客观现象数量特征、现象间的数量关系、事物变化的数量规律。
2、客观性:统计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方面,而不是抽象的数量运算。
3、总体性:统计学是以客观现象的总体为研究对象的,其目的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
4、变异性:统计研究对象是在数量上有差异的事物,并且这些差异不是由某种特定的原因事先给定的。
三、统计的作用
1、统计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
2、统计是实行科学管理的工具
3、统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4、统计是实行国家监督的重要手段
5、统计是宣传教育的有效工具
四、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1、大量观察法
2、统计分组法
3、综合指标法
4、统计模型法
5、统计推断法
第三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1、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的统计研究目的而确定,所要研究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多个个别事物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
2、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各个个别事物,或每一个个体的数据。
注意: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总体的范围可大可小,要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总体的范围,当总体确定了则相应的总体单位也就确定了。
二、标志与标志表现
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标志的具体表现形式。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
三、变异与变量
变异:就是差异,指某个标志在总体各单位表现的不同。
变量:一般把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变量。分为连续变量:其取值是连续不断的,不能 以整数断开。如身高、体重、产值等变量。离散变量:其数值可以按一定顺序一一 列举出来,通常取整数形式。如人数、企业数、机器台数等变量。
四、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
1、统计指标:
反映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如销售额500万元、人口总数126583万人等。
完整指标设计必须具备六个要素:时间、空间、内容、数值、计量单位、计量方法(如举例)如200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大陆人口总数126583万人。
分为:数量指标:反映总体现象的总规模、工作总量。如总人口、企业总数等。
质量指标:反映总体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如平均工资、 人口密度、出生率等。
2、统计指标特点:
具体性:经济理论规定了指标的内涵,是客观现象量的具体反映。
数量性:统计指标均可用数值表现,不存在不能用数值表示的统计指标。
综合性:统计指标既是同质总体大量个别单位的总计,又是个别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综合。
3、统计指标体系:
广义:是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的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狭义:三个或三个以上在经济上有联系在数量上有等式关系的一系列指标组成的整体。
4、设置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原则:
(1)科学性
(2)目的性
(3)联系性
(4)统一性
(5)可比性
5、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有何区别与联系?
区别:说明对象不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表现形式不同,指标是只用数值表示,而标志可以用数值也可以用文字表示。
联系:指标的数值是由数量标志的数值汇总来的;指标和标志在总体和总体单位发生转变时,会发生转变。
五、统计的职能
国家统计系统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主体,是国家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国家管理系统包括决策系统、执行系统、信息系统、咨询系统和监督系统,国家统计则兼有其中的信息、咨询、监督三种系统的职能。

练习:(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