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化学说课稿高中化学说课稿> 正文

乙醛说课比赛稿

Tags: 乙醛
字号:T|T
本站微信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在中学化学所介绍的含氧衍生物中,醛是各种含氧衍生物相互转化的重要一环。由于醛基很活泼,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后面学习糖类知识的基础。
乙醛是典型的醛类有机物。学好乙醛的性质,明确乙醛和乙醇、乙酸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能更好得掌握醛类及其与醇类、羧酸的关系,建立有机知识网络。因此本节课在这一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在简单介绍了乙醛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之后,从结构引出乙醛的两个重要化学反应:乙醛的氧化反应和乙醛的加成反应,把乙醛与乙醇联系起来,并结合乙醛的加氢还原,从有机化学的反应特点出发,定义还原反应;通过乙醛的氧化反应,又把乙醛和乙酸联系起来,同时结合乙醛的氧化,给出了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定义。从而使学生在无机反应中所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在这里得到扩展和延伸。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特征,掌握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能综合应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基本问题。如工业用葡萄糖(含醛基)代替乙醛制镜。
(2)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关注与社会生活有关化学问题。
(2)结合本节内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形成科学的认识论,认识物质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乙醛的分子结构,加成和氧化反应。
教学难点:银镜反应的书写。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提问、观察法、实验探究、发现法、讲述、启发式相结合的方法。
1、上课可提问写出生成乙醛的方程:乙醇催化氧化。启发学生思维导入新课,也达到了复习的目的。
2、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被氧化具有还原性,能不能被KMnO4氧化呢?溴水呢?最后用实验探究结论。
3、指导学生看书可知,乙醛被银氨溶液氧化,分析出是被银离子氧化,此处可能有学生会问为什么非要银氨溶液呢?可罗列出一系列银盐及AgOH,组织学生讨论并结合实验(如乙醛中加入AgNO3),探究发现并掌握银氨溶液的配制。
4、乙醛的银镜反应可以由化合价与得氧的联系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该方程式书写。
教学中还应指导学生由结构研究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认识事物由个别到一般,教给学生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会学生学习。
三、说策略
本节课只处理乙醛,是由于银氨溶液的配制,乙醛的氧化反应特别是银镜反应书写表达是本节内容重点、难点,便于难点突破,并扩展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而羰基的加成是亲核加成,与乙烯的亲电加成又有区别。故讲解乙醛的加成反应,只宜局限在加氢还原上。给学生后续性学习打下基础,并拓宽学生认识问题的广度和深度。
强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研究乙醛分子的结构,从而推导其化学性质,通过指导学生自学启发学生思考,实验探究掌握银氨溶液的配制及原理。引导学生书写银镜反应,边分析边书写突破难点。扩展有机化学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概念。
四、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以下几点:
1、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2、 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3、 形成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善于记忆的学习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
(一)以提问方式复习回顾前面已学有关制乙醛反应:乙醇催化氧化
(二)新课
1、乙醛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展示乙醛分子的比例模型,并让学生根据乙醇催化氧化的实质,写出乙醛分子结构式,结构简式及官能团。
(1)分子里碳氧双键类似于碳碳双键具有不饱和性可加成。
(2)醛基上碳氧双键对醛基上H原子有影响,使得碳氢键极性增强,易断开加入氧原子被氧化成羧基。之所以加氧是因为反应要向生成稳定物质方向进行,乙醛表现强还原性。
2、乙醛的性质
(1)物理性质:可通过展示实物观察认识乙醛物理性质,特别是乙醛与水互溶。
(2)化学性质:
a、H2加成
紧扣结构决定性质这一主线,采取对比法,先分析醛基中的碳氧双键和碳碳双键有时有类似的地方,把碳碳双键与氢气的加成原理迁移到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中,让学生自己写出乙醛与氢气加成反应的方程式。
b、有机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
通过分析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为-2价被还原,联系得H原子,引出有机分子得H原子或失去氧原子都叫还原反应。反之举例乙醇氧化成乙醛,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氢原子引入有机分子得氧原子或失氢原子叫氧化反应。乙醛得氧叫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
c、氧化反应(强还原性)
指导学生看书分析乙醛银镜反应方程式,乙醛被氧化实质是被Ag+所氧化。有的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是银氨溶液?而不是一般含有Ag+盐溶液呢?可启发学生列出银盐如AgCl等,只有AgNO3可溶,Ag+溶度大似乎可行。实验探究:演示乙醛加入AgNO3结果肯定不行,可告诉学生这是酸性环境,不行。碱性环境呢?演示AgNO3中加入NaOH或NH3·H2O,生成白色物质很快变为黑色浑浊。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生成了什么物质?有的认为AgOH,有的翻了书后溶解性表认为AgOH不存在,可告诉学生常温下AgOH不稳定很快分解变为氧化银。从而使学生理解书上有关数据使用及药品滴加顺序,明确实验是碱性环境,掌握银氨溶液配制的有关注意事项。
分析银镜反应时注意难点突破:①乙醛分子得到氧被氧化析出Ag,络离子释放出NH3、OH,碱性环境乙醛成酸后又成盐乙酸铵。NH3极易溶于水难放出气体。②乙醛得到1个O原子被氧化升2价,Ag+Ag降1价故Ag(NH32OH系数配2,4个NH3分子有1个成盐,剩3个NH3 分子,2个OH提供一个氧原子给醛成酸,剩2个H原子,1个O原子成1分子水。让学生从氧化还原原理分析过程中科学地掌握一个很难方程式,避免死记硬背。
Ag+能氧化乙醛,可设问KMnO4、溴水能否氧化乙醛?可选用KMnO4滴入乙醛中探究结果,以此扩展学生思维,不局限于某一点。此处选用银氨溶液原因有二:其一Ag+弱氧化剂能氧化乙醛,弱氧化剂能氧化乙醛,则KMnO4、溴水强氧化剂也能且褪色。说明乙醛还原性强。其二,工业上可采用该原理制水瓶胆,不过工业上是用葡萄糖代替乙醛。
乙醛与新制Cu(OH)2反应着重分析两点:
(1)如何配制新制的Cu(OH)2溶液
(2)与分析银镜反应方程式类似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乙醛与Cu(OH)2反应的方程式。
(三)课堂练习
1、银镜反应改写离子方程式、讲评反应环境
2、乙醛催化氧化成乙酸
(四)小结

氧化

 
氧化
醛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烃的含氧衍生物衍变关系:

还原

 
             羧酸
(五)课后思考:依据反应原理设计实验证明乙醇氧化可制乙醛。
六、说板书
 一、乙醛

O

 
(一)乙醛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C2H4O   结构简式: CH3 C―    CH3CHO
(二)乙醛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与H2加成(氧化性)     CH3CHO+H2                            CH3CH2OH
(2)氧化反应(强还原性)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

砖红色

 
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
2CH3CHO+O2        2CH3COOH
 

相关阅读推荐:

乙醛说课比赛稿

乙醛说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