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美术说课稿四年级美术说课稿> 正文

新江西美术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美术 巧镶妙嵌教案

本站微信

第9课 巧镶妙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的镶嵌艺术。属“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材中的学生作业有平面镶嵌,也有在立体造型上进行的装饰镶嵌,使学生认识到镶嵌艺术材料的丰富性和手段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了解镶嵌工艺的含义和镶嵌艺术的历史,感受镶嵌艺术的材料美、肌理美、形式美。
2、学会利用多样材料在平面和立体造型上进行的装饰镶嵌,用材料的形、色组成图案或画面。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生用材料的形、色进行巧妙的镶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创新
教学用具:课件、橡皮泥或泥土,各种小石子、黄豆、玻片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师拿出一幅镶嵌作品,课件出示该作品图片,学生观察。
师: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探究下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二、 新知探究
1、欣赏导课
课件出示一幅《鹤》、《鞋》等主题的陶片镶嵌壁画作品。
提问:这幅画当中有什么?仔细发现它是画出来的还是做出来的?(课件出示《鹤》、《鞋》的局部图)
学生观察,发现块状拼嵌而成。
(板书课题: 镶 嵌)
2、了解镶嵌艺术、发展史及艺术特色(课件出示)
⑴、师:镶嵌是一种工艺,指把东西卡在空隙里或嵌进凹陷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这种技术制作精美的工艺品,还将大理石、彩色玻璃等材料镶嵌在建筑物的墙壁和窗户等地方,进行装饰和美化。
⑵、收藏专家马未都讲授镶嵌艺术视频片段(学生观看)
⑶、师:镶嵌画最早始于古代东方,后古希腊、古罗马普通采用。人们利用彩色玻璃、大理石、金属片等色彩丰富的物料,镶嵌出壁画。镶嵌画具有其他壁画所没有的坚固、耐潮湿、耐晒而不变色的优点,硬质材料的质量与量感以及镶嵌工艺所产生的形、色、光的效果,使镶嵌画在色、质、量感方面显得粗犷浑厚,色彩斑斓。
⑷、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镶嵌艺术?
(公园里的石子路、墙壁上的瓷砖镶嵌画•••••)
⑸、小结:镶嵌画广泛应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
3、 欣赏学生作品
小组探究: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⑴ 杯子:用弹珠镶嵌在橡皮泥捏的瓶子上
⑵ 瓶子:用不同类型的豆子有规律镶嵌在像皮泥上。
⑶ 玉米:选用黄豆整齐地镶嵌在橡皮泥上。
⑷ 盘子:用碎瓷片镶嵌在泥坯上。
4、立体与平面镶嵌的区别
课件分别演示立体与平面的图片,学生观察。
(板书:立体 平面)
4、步骤讲解
a:画稿:根据准备的材料进行画草图。
b:做好基坯:主体形状。
c:组织镶嵌:要考虑到材料的颜色、质感,怎样组织才好看?
5、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用来镶嵌的材料很多,方法也多样。制作一个工艺品或一幅镶嵌画,要争取做得与众不同哦!
(板书补充课题:巧镶妙嵌)
(两人合作,指导学生正确安全使用材料)
6、 作业展示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
选出“最具创意的作品”。
三、 小结
用我们身边可取的材料,我们可以作出很多巧妙、美观的作品来。同学们多动动手、多动动脑吧!
反思: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本课是属于“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在学生初步了解镶嵌艺术的发展史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镶嵌艺术独特美,从而产生想动手试试的欲望。在设计本课,我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挖掘镶嵌素材,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广泛的空间,这在我的课件可一一展示出来,满目琳琅的素材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的创作充满激情。整堂课我紧紧围绕以“欣赏——讲授——创作——展示”为主线,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论一论”、“做一做”等环节,直观而形象为学生讲授镶嵌艺术的技法与艺术特色,同时又结合视频、图片为学生提供创作的源泉。即注重了技能知识的传授,又不乏进行艺术素养的培养双重性质的教学。如课件中我穿插了马未都先生的《百家讲坛》的收藏视频,通过制作电视机模型让学生身临其境享受到了现代信息的方便。

相关阅读推荐:

新江西美术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美术 巧镶妙嵌教案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