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化学说课稿高中化学说课稿> 正文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说课稿

本站微信

原子晶体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是高中化学选修3的第三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内容。本课时是在学习了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和分子晶体之后编排的。本节在复习化学键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晶体结构、化学键间相互作用力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运用化学键理论和晶体结构理论分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本节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历来高考的热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共价键和分子的立体构型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以后学习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打下基础。此外,金刚石、二氧化硅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原子空间构型、化学键、杂化轨道等理论为基础
(2) 学生学习了分子晶体,对晶体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空间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三: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原子晶体的概念,掌握原子晶体的熔、沸点,硬度等物理性质,能够区分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2) 掌握金刚石典型晶体的晶胞和结构特征。能够通过金刚石结构特征分析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结构。
(3) 理解并掌握原子晶体内原子间作用力的类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对原子晶体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
(2) 从结构理解原子晶体的性质,明确原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及化学变化特点和空间结构。
(3) 运用归纳、对比等方法,理解原子晶体的特点和与分子晶体的区别及联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通过结构决定性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内外因辩证关系的教育。
四: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原子晶体的概念
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难点:原子晶体的结构及特点
五: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探究教学法为主,多媒体教学法为辅
学法:思考、讨论、归纳等自主学习
六:预计课时: 2
七:教学过程
引入:以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的熔沸点数据比较表格,判断二氧化硅是否属于分子晶体?为什么?
比较干冰与二氧化碳的模型,有什么区别?
学生自行总结原子晶体的定义、构成粒子、作用力、气化或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物理性质、等。
以上内容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辅助。
展示典型的原子晶体(金刚石)的球棍模型幻灯片辅助金刚石晶体结构示意图,学生自己总结:通过你看到的模型,对于金刚石你有哪些了解?(此部分内容学生分组讨论并在演草纸上记录并整理,再分组回答问题,其它小组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当堂反驳,互相辩论。)
通过学生小组之间的互相辩论和总结得出以下内容:
1、 每个碳原子为SP3杂化,每个碳原子与四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并且形成正四面体构型。键角为109度28分(此部分是通过学生相互PK得到的正确结论)
2、 为空间立体网状构型
3、 只有σ键没有π 键
4、 最小环为六元环(既六个碳原子形成一个最小环)且不共面,有六条碳碳键
每个碳碳键长和键能都相同。
5、 金刚石中碳原子个数比与碳碳键数比为1比2且说出了计算方法。
6、 说道了金刚石的晶胞,但是找错了,说正四面体的最小结构单元是晶胞此部分教师加以引导。
7、 每个金刚石晶胞中含有完整的碳原子数为8个,碳碳键为16个。(金刚石的晶胞课本p64学与问中有)这部分内容实际上是对于已有知识的复习和拓展。
教师辅助:每个碳原子被12个最小环共用,每个碳碳键被六个最小环共用。所以金刚石中碳原子个数与碳碳键数之比为1比2。
以上步骤完成后给学生2分钟时间让其自己再梳理。
巩固训练1: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回答以下问题。
每个硅原子与相邻的 个硅原子以 键相连接,形成 构型。这些四面体向空间发展,构成一个坚实的、彼此联结的 结构晶体。每个 Si—Si键长相等,键角均为 。晶体中最小环由____个硅组成且不共面,每个硅原子对这个环的贡献为 、而每一条边为 个六边形,晶体硅中硅原子个数与Si—Si键数之比为 。
巩固训练2:展示二氧化硅的模型,仿照金刚石将二氧化硅结构进行归纳总结
训练3:完成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对比表格
训练4:仿照金刚石的结构分析分析石墨结构
训练5:将石墨与金刚石进行对比并完成表格。
八:板书设计
1、 定义:
2、 构成粒子
3、 作用力
4、 结构
5、 一般物理性质
6、 常见原子晶体
7、 典型原子晶体模型

相关阅读推荐: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说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