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高职中职精品课公共课程> 正文

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说课稿 沟通艺术

本站微信

 《沟通艺术》说课稿
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 吴伯顺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沟通艺术》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写的省编德育课教材)模块九择业能力 话题三内容。本模块共有三个话题,话题一讲的是信息采集,话题二是讲社会实践,话题三是讲沟通艺术,这三个内容是职业学校学生增强择业能力的重要条件,信息采集是前提,社会实践是关键,掌握沟通艺术是重要手段。信息采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是择业能力的具体表现。这一话题内容既是本模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下个模块成功就业的一个条件,学好了本课对学习下一个模块也有帮助。
(二)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根据“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把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更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观念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坚持三维目标的统一。
1.认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沟通的含义和沟通的基本方法及技巧,理解在现代生活中,特别是在职场中人际沟通的重要性。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尊重他人、真诚以待的观念,养成乐于沟通,善于沟通的习惯。
3.运用目标:能运用基本的沟通方法及技巧,解决人际交流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教学重点]
1、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沟通效果的好坏,能力的高低归根结底是学生有没有认识和掌握了人际沟通的有效方法和技巧,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际沟通的效果,只有掌握了沟通的奥秘,再加上实际的运用,才能提高沟通的能力,因而,掌握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是学生培养和提高沟通能力的关键。
2、运用沟通的方法及技巧,解决人际交流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了解沟通的含义,理解沟通的重要性,认识掌握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最终还是为了解决人际交往中的实际问题,学习掌握有关沟通的知识是前提和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都是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沟通的实际能力,因而本课的重点因放在引导学生运用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去解决自己人际交往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基本的沟通方法及技巧,解决人际交流中的实际问题。
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为现实人际交流中的情况是复杂多变的,即使你了解掌握了一些有关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沟通问题,而很多的沟通成功是与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你机械地套用一些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往往有时所得其反,因此,运用基本的沟通方法及技巧解决人际交流中的实际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交流双方的多方面因素,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生活性,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教训,不断地反思修正自己,才会不断地提高实际沟通努力,它需要时间和阅历,更需要经验的积累,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学情与学法指导
(一)学情分析
通过前二个话题的学习,学生对本模块的内容有所认识,本课的知识性不难,没有过深的理论,学生学习不成困难。但学生大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知识理论层面的问题。学生对沟通艺术与前两个话题即信息采集和社会实践是一个什么样的内在关系,以及与模块九择业能力的内在关系还不十分清楚,其往往会孤立地看这一话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信息采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是一名职校生择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下一个话题成功就业的重要条件。二是实践层面的问题。沟通是每位学生都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每位同学都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一问题对每一位同学来说都密切相关,因此绝大多数同学还比较重视,也感兴趣。但大多数学生只有经验,缺乏对有效沟通方法和技巧的了解和掌握,更缺乏实际有效的人际沟通的能力,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有关的理论知识,更需要的而是实际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要结合学生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引导其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对学生运用沟通的方法及技巧,解决人际交流中的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让学生的沟通能力得到正真的提高。
(二)学法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使学习成为一种活动。施教之功,贵在导学。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知识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经验的过程。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就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和演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任。
1.讨论探究学习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教学情景,设置问题,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矛盾能交融在一起,在思维的互相碰撞中去互相启发,互相教育,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习能力,培养了竞争和团队精神。
2.理论联系实际法
指导学生用科学知识分析解决人际交往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运用与实际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三、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
这门课是德育课,它是思想教育功能最强的学科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学生、各种教材资料及现实生活等都是学习的资源。沟通是每位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对众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我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不仅增加了沟通的含义和重要性,是沟通内容更完整、科学,还对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再创造,使其更完善。教师还应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学生学习的导演,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我在上本课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四贴近”的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专业”,利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案例,并结合学生的专业,创设情景,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努力让课堂活起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手段对教学资源进行直观演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案例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抽象的德育理论,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即从特殊到一般,让学生从生动具体的感情材料中去归纳总结一些知识和理论。于是我在本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案例教育法,创设情景,在情景中,通过层层设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环环相扣学生的心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问题探究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思”多“动”起来,通过课前演讲,活动游戏,学生谈经历、体会等,创设情景,设置问题,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用创设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产生新奇想和探究感。从而使我课堂成为以问题情景为载体的发展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在讨论探究中,增长知识,培养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为了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认识。我利用学生课前演讲、沟通游戏、以及学生谈自己沟通的成功与失败的经历等方式,引导学生去认识沟通的重要性,去掌握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培养自己沟通能力的自觉性;其次,加强对学生进行沟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我利用各种成功的沟通案例,特别是结合学生生活和生产实习的实际,创设人际沟通的具体情景,设置问题,组织、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去体验沟通的技巧,培养沟通的能力,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进一步加强拓展训练。我还进行了运用沟通的方法及技巧,解决人际交流中的实际问题的训练拓展,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父母的心愿》材料,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一封感恩父母的信,选择一个恰当的机会寄给或送给父母,以加强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品德。
(三)教学模式的形成
本节课,我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引领,在素质教育和建构主义以及多元智力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体现德育课特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方式的创新为主线,构建教师导学情景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维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活动程序,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相关阅读推荐:

中职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说课稿 自我推销

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说课稿 沟通艺术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