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高职中职精品课财务管理> 正文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说课稿

本站微信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
本节课我要说课的课题是《固定资产折旧——加速折旧法》,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对本节课的设计:即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企业财务会计》第三版第五章第四节“固定资产折旧”,主要介绍了两种加速折旧法的核算。
《企业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固定资产是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其折旧直接计入成本费用,既影响当期利润,也关系到固定资产将来的更新及企业的长远发展。科技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日益严重,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的核算及管理中必将更受重视。因此为完成本内容,我准备用1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缺少整体上的认识,无法融会贯通,归纳总结能力一般。
2,虽然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基础会计》,并掌握了基本的会计知识,但社会经验少,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概念理解不深。
3、学生的知识水平具有差异性,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爱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情况及教材地位,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方面:
【教学目标】(也是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要求理解掌握两种加速折旧法的原理和计算公式。
(2)技能目标:能运用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准确、熟练地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点】
采用什么方法提取折旧,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选择,更是经营理念的体现。
所以我将理解、运用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要攻克难关,关键有二点:
(1)年数总和法下各年折旧率的确定。
(2)双倍余额递减法最后两年改用直线法提取折旧。
三、教法设计
1.问题法与提问法-----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设计一系列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带动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体提问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分别设计问题,尽量让每位被提问的同学都能答出问题,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2.演示法与练习法------本课的难点是用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老师应完整演示其计算过程,明确解题步骤,并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构建自已的认知结构,完成知识的学习。
此外还可采用分析法、归纳法等。总之教法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并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法相配套。
四、学法引导:
我现在执教的班级,学生基础不是很扎实,且个体之间差异很大。我将根据求知规律并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在学法上给予引导。
1.联想学习法:
要求同学将固定资产折旧与自家的车、房子等生活中接触到的固定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联系起来分析。同时上本课前到电脑市场上了解一下,一台使用二年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售价大致是多少。
2.预习法与复习法结合运用:
对于基础会计学得不好的学生,我指导他们做好课前课后复习。就本课而言,课前应先温习会计原则、固定资产计价、折旧的含义、平均年限法等,为学习本课做充分的准备。
而对基础会计学得扎实的学生,则要求复习与预习相结合,偏重预习新课知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3.模仿学习法与发现学习法结合运用:
对文化基础差,接受新知识感到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采用模仿学习法,模仿例题的解题方法及步骤尝试着完成课堂课后练习。要求他们在模仿过程中多分析,多思考,以提高自已的学习能力。
对于基础扎实,层次较高的学生,指导他们用发现学习法学习,敢于质疑课本和老师,尝试着发现问题,大胆创新。
五、程序设计
(一) 复习导入
1.请同学做习题一,复习前课内容。
例:东方有限公司2009年初购入一台笔记本电脑,原值18800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800元,请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其年折旧额及2011年初的账面净值。
2.请同学将计算出的账面净值与市场重置净值相比,产生矛盾,引起思考。
即不是所有的固定资产都适宜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提取折旧。
3.分析原因
平均年限法及工作量法较少反映固定资产的无形磨损,而电子计算机正是无形磨损较为严重的高科技设备,故不宜采用平均年限法,而应采用加速折旧法。
(二) 探索新知
第一部分 加速折旧法
1.创设问题:加速折旧法特点是什么?(可采用比较法,与平均年限法进行比较)
早期计提较多的折旧,然后逐期递减,使固定资产价值的大部份在使用早期摊入产品成本或企业费用。
2.创设问题:加速折旧依据的会计原则?(提问—答对的给予鼓励;答错的给予安慰。)
a:谨慎性原则 b:配比性原则
4.加速折旧法具体种类(采用列举法)
a:年数总和法 b:双倍余额递减法
第二部分 年数总和法
a:原理:年数总和法,又称总和年限法,是以逐年递减的折旧率乘以一个固定的折旧基数来计算每期折旧额的方法。
创设问题:如何确定每年的折旧率?
b:公式:由原理推出计算公式,可让同学当场完成。
c:演示:用年数总和法亲自演算例1,在演算中回答所设问题,理清解题思路,明确计算步骤。
d:质疑:学生提出,老师或其他学生回答。
第三部分 双倍余额递减法
a:原理:该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折余价值乘以双倍直线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创设问题:如何计算期初账面净值?
b:公式:由原理推出计算公式,可让同学当场完成。
c:演示: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亲自演算例2,在演算中回答所设问题,理清解题思路,明确计算步骤。
d:质疑:学生提出,老师或其他学生回答。(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一般会质疑最后两年为什么要改为平均年限法。)
(三)课堂练习
1. 请同学做练习
同学练习时,老师深入到同学中去,了解课堂学习效果,指导接受新知识程度较慢的同学模仿书本例题尝试着做练习题。
2. 没做练习题的继续做,请已做完的同学认真分析上下年折旧额的关系,尝试着发现规律。
3. 请几位同学讲他的答案,另请几位同学现场点评。
练习:某企业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是500 000元,预计可使用5年,净残值率为1%,请分别用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
要求学生:1、对同一道练习分别用三种折旧方法进行计算。
2、比较三种方法下,每年的折旧额有什么规律。
同一道练习,让学生采用三种折旧方法分别计算,更能让学生理解在不同的折旧方法下,每年的折旧额会有差异。
(四)课堂小结
通过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围绕本课重点、难点、关键点进行总结。
师生共同小结可以培养学生抽象的概括能力。
(五)作业布置
并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
作业一:
(一)目的:练习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认及折旧的计算
(二)资料:某公司购入设备一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32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支付运杂费1 000元,安装调试费 700元,该设备预计净残值600元,预计使用5年。
(三)要求:
1.计算该设备入账价值。
2.编制购入设备的会计分录。
3.分别采用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该设备每年的折旧额。
4.分析折旧方法的选择如何影响企业的净资产和盈利状况。
作业二:(课外延伸)
要求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对所在村镇的企业进行一些调查,看有没有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提取折旧。如果没有,请分析一下原因。如果有,也分析一下,哪一类型的企业对哪些设备采用加速折旧法,具体计算过程是否与学校所教一致。这样就将知识的教学从课堂拓展到社会,有利于学生把书本理论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将来
六、板书设计
5.4.2加速折旧法
一、加速折旧的意义和种类
二、年数总和法
1、含义
2、计算公式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1、含义
2、计算公式
3、注意 四、小结
课堂补充

相关阅读推荐: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说课稿

企业财务会计 固定资产概述说课

财务会计教案 6.7 固定资产期末计价与清查教案

财务会计 6.4 固定资产修理的核算教案

财务会计 6.1 固定资产概述教案

财务会计 6.3 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教案

财务会计 6.5 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教案

财务会计 6.6 固定资产清查教案

财务会计教案 第6章 固定资产及投资性房地产教案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