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教育教学小百科> 正文

优质课评比理论根据及标准

Tags: 优质课评比 理论根据
字号:T|T
本站微信

优质课评比理论根据

优质课评比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推广课堂教学的先进经验,对教师刻苦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优质课的“优”应是全面的,落脚点是教学效果的“优”。在实际评课过程中,有些课表面上轻松、活跃、紧凑,但细细推敲,就会发现华而不实,评课方法上也有不尽完善之处。
我们认为一节(或一单元)优质思品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优质课应该是一节教师的角色定位准确,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的课。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扮演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学生闪光点的发现者,向学生学习的学习者五位一体的角色,这是新课程倡导的全方位的角色定位。在课堂教学中,上述任何方面的角色都不可缺失。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知识参与、思维参与、情感参与与行为参与四个方面。其中,行为参与既体现在课上,又体现在课下,课下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引导学生能够从知识、思维、情感等方面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之点,就是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教师设置的问题一定要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而不要抑制学生的思维,这样互动才能展开,教学才能深化。
(二)优质课应该是一节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的课。
预设通常指的是课前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诸如确定教学目标、梳理整合教材、设计教学环节、设计情景问题、设计教学方法、考虑学生学法、选择所需课件、思考明理导行等,都属于广义的预设范畴。俗话讲,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只有精心进行预设,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从本次优质课的参评、展示情况看,预设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认清教材的特色,即教材是侧重说理,还是侧重情感,情况不同,设计的风格各异。二是教学思路要清晰,要富有内在逻辑,这样才会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一位老师在讲解“礼仪展风采”课题时,按照“在家庭中、在学校中、在社会上、在民族交往中、在国际交往中”的顺序设计教学流程,引导学生逐一探讨如何做一个知礼、懂礼、讲礼的小公民,思路清晰,便于学生思考、交流、践行。三是选择的素材、情景一定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预设固然重要,但预设并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并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了教案让学生就范。教学活动是各种教学资源互相配合、互相影响的动态活动,预设必须与生成有机结合。生成通常指的是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呈现出的闪光点,包括宽于教材的鲜活知识、学生独特有价值的见解、体现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等。每节课都应生成特色各异、大小不同的闪光点。否则,互动就流于形式,互动就失去意义。
(三)优质课应该是一节既重视学习过程,又重视学习结果的课。
以往的教学仅注意学习结果,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结论性的东西,而忽视学习过程,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变革。但在课改过程中,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只注重学习过程而忽视学习结果。因为明白道理、夯实观点、提升情感是十分重要的。
(四)优质课应该是一节合理使用课件等音像资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课。
课件等音像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实现教学的立体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课件的使用数量和次数并非越多越好(或者节节课都自始至终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果过量使用、频繁使用课件,会导致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课件的演示上,忽视帮助学生明理,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课件的视听上,忽视思考、感悟的状况出现,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制作和演示课件(包括演示复制他人制作的课件)都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果展示的课件效果不佳,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违背节约精神。
(五) 优质课应该是一节师生互动交流,促进各自完整生命成长的课。
师生互动不应只是知识上的互动,还应包括思维的互动、情感的互动、心灵的互动,这是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互动。在本次优质课的参评课中,有些课为我们展示了深层互动的范例。
总之,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优质课的评价虽然只在争议中前行,但它是一个教师的不懈追求。只要我们走出误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优秀起来。
 
优质课评价标准

项目
指标要求
赋分标准
评分
A
B
C
教学目标
10分)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融合
5
4
3
 
2.能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并用正确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
5
4
3
 
教学过程
30分)
1.教学内容充实、准确,教材处理得当,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统一
5
4
3
 
2.课堂整体结构严谨合理,教学环节清晰,教学节奏适当,层次分明,过渡自然
5
4
3
 
3. 选材典型、新颖,关注热点,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材料处理得当,说服力强
5
4
3
 
4.难易适度,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
4
3
 
5.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5
4
3
 
6.教学氛围宽松和谐,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生生之间友好合作
5
4
3
 
教师教学行为
20分)
1.合理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5
4
3
 
2.既面向全体学生,又针对学生个体因材施教
5
4
3
 
3.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重视教学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
5
4
3
 
4.注重学法指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5
4
3
 
学生学习行为
20分)
1.学习习惯良好,能有效地倾听、表达、思考和质疑
5
4
3
 
2.参与面广,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性高,气氛活跃
5
4
3
 
3.善于探究与合作,主动感知、体验,情感得到熏陶
5
4
3
 
4.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
5
4
3
 
教师素养
10分)
1.教育理念新,学科理论素养高,知识丰富
2.5
2
1.5
 
2.教育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表达流畅、准确、规范
2.5
2
1.5
 
3.教态自然亲切,对学生具有爱心和耐心
2.5
2
1.5
 
4.组织和应变能力强,能有效调控课堂教学局面
2.5
2
1.5
 
教学效果
10分)
1.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教学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各层次的学生均学有所得,教学参与度高
5
4
3
 
2.时间利用有效,学生知、情、意、行得到发展,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5
4
3
 
评价等级
 
评价总分
 

 

相关阅读推荐:

优质课评比理论根据及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优质课评选听课心得

语文优质课评选听课心得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