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教育教学小百科> 正文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的推行模式

本站微信

第三章「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的推行模式
目的
3.1兼有弱智的自闭症学生,由于多了一重认知方面的障碍,故有较大的学习困难。有鉴于此,教育署在弱智儿童学校推行「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为患有自闭症的学生提供学习支援,帮助他们克服学习、情绪和行为上的种种障碍,加强适应常规学习、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的能力。
服务对象
3.2本计划为就读轻度及中度弱智儿童学校的自闭症学生而设。他们须经有关的专业人士评估及推荐,才可接受这项服务。现时,教育署除接纳公营诊所、医院和儿童体能智力测验中心转介的个案外,亦接纳由具有香港医学专科学院精神科或儿科医学院院士资格的医生评估及转介的个案。
3.3学校如发现个别学生有自闭症倾向,应尽快转介他们往有关机构接受评估。如学生被鉴定为患有自闭症,学校须及早为他们提供辅导服务。
3.4学校须确保学生已鉴定为患有自闭症,才可安排他们接受辅导服务,并且向教育署提供该学生的评估资料。此外,学校须定期向教育署更新取录的自闭症学生名单,以便安排辅导教师(以下统称教师)提供有关服务。
辅导教学的推行模式
3.5为让自闭症学生融入常规的学校生活,学校宜将他们按年龄编入适当的班级,再由教师因应他们的需要、学习表现和教学活动性质,安排以下不同模式的辅导教学。
(a)个别辅导
•对象可以是未能适应学校环境的初入学学生,或是那些过度活跃及有情绪、行为问题的学生;
•着重训练学生的基本学前技能,例如专注力、安坐等,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安排宜每日紧密进行,使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和有效学习,但每课节时间不宜太长;
•当学生有明显进步,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应逐渐由其他辅导形式取代,以培养他们的社交和群处能力,同时也能更有效地运用教师资源。
(b)一对二辅导
•学生掌握了基本学前技能后,可编为二人一组接受辅导,重点训练学生听从指示的能力;
•教师教导其中一位学生时,亦同时训练另一位学生自行学习或继续活动,以培养单独学习和活动的能力及习惯,使能在课堂上与同学一起学习。
(c)小组辅导
•按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需要分组,例如沟通、独立生活技能、社交技巧等训练小组,并设计合适的学习内容,以加强学习的互动和趣味性。然而,教师要密切观察每个学生的反应,确保他们从小组训练中获得预期的教学效益;
•除了在校内进行小组辅导外,教师亦可安排校外学习活动,增加学生与他人接触及沟通的机会。学生在真实环境学习,体验实际生活,不单能加深对生活规范的认识和理解,亦能实践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将学生与一些能力较高的普通弱智学生编成一组,使他们在朋辈的协助和示范下学习。这种模式尤其适用于训练社交群处和沟通技巧,让他们从游戏和活动中学习。
(d)入班支援
•主要为那些在沟通、社交及行为方面均有明显进步的学生而设:
‐与学生原属班别(以下统称「原班」)的教师进行协作教学,协助学生适应课堂上课的模式,鼓励他们融入课堂与全班同学一起学习,并在有需要时为他们提供个别指导或即时修订学习活动;
‐进行协作教学前,两位教师应一起商讨和策划课堂的学习活动,互相配合,各司其职;
•对于那些未能适应课堂学习模式的学生,教师亦可入班支援,借课堂观察,找出学生的具体问题,然后与原班教师商讨处理方案,为学生安排适切的辅导,使能尽早适应常规课堂活动。
•教师可观察、记录(请参考附录一)及检讨学生在原班课堂中的表现,作为策划辅导教学的参考。
(e)跟进辅导
•学生如能主动参与原班学习,则应减少固定的辅导课节,尽量让他们留在原班上课,使能有较多机会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
•教师可安排学生参与辅导教学计划下的校内和校外活动,以加强他们所学到的沟通、社交和群处技能;
•教师须与原班教师保持紧密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按其表现安排跟进辅导。举例说,若个别学生的适应能力有所倒退,教师可再为他提供较密集的辅导,以巩固原先学到的技能。
3.6当学生适应了原班课堂学习后,以上(a)至(c)项的抽离模式辅导应尽量减少。教师须定期检讨现行辅导模式是否切合学生需要,并按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进展作出灵活安排。
教师的职责
3.7教师的职责应包括:
(a)编订个别学习计划—每个自闭症学生在认知、沟通、社交群处和适应方面所遇到的障碍不尽相同,教师须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成长进展和实际生活需要,从而编订合适的个别学习计划(请参考附录二),订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范畴的内容,使学生能有效地学习。此外,教师亦应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沟通方法和社会认许的行为模式,并处理偏差行为。教师可参照下列步骤,拟订辅导计划(辅导教学流程图见附录三):
•厘定学习基线
‐参考学生的心理评估报告,了解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
‐利用有效的工具评估学生的能力,分析他们的强项和弱项;
‐观察学生的整体表现,并征询有关人士(如班主任、家长等)的意见,以厘定学习基线。
•制定学习计划(请参考附录二、四及五)
‐与其他教师、专业人士及家长商讨,订定学生的长期和短期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进度;
‐课程设计应尽量涵盖各基本范畴(详情见第四章4.4节),按学生在个别范畴的表现,选出最需要学习的项目,作为训练目标;
‐编订教学计划,拟定具体清晰的教学目标,编排学习活动、教学程序和策略,决定辅导模式、地点、施教日期和所需时间;
‐设定客观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并因应学生的喜好,制定合适、有效的奖励计划。

(b)实施辅导教学—预备教材和教具,进行辅导教学,评估和记录学生的学习及行为表现,并因应他们的学习进展调整教学方法;
(c)评估教学成效及作出跟进—定期观察和评估教学成效。当学生在学习上显著进步、倒退或停滞不前,须尽快检讨及修订教学计划和辅导模式;
(d)与其他教职员合作—主动与原班教师及有关的教职员密切沟通,以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进展。透过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彼此就处理学习和行为方面的问题寻求共识,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e)与家长沟通和合作—定期通知家长有关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鼓励家长协助学生在家中延续学习,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可透过学生手册或家校通讯簿交代学习内容;
(f)参与家长培训并举办家校活动,向家长讲解教导子女的技巧,以及提供情绪上的支援;
(g)保存个别学生的记录—为接受辅导教学的学生开设个人档案,并保存下列记录,以便有关的教职员、家长和教育署人员查阅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情况:
自闭症儿童能力测量表及评估记录表(附录十一及十二)
学生个别学习计划表(附录二)
个别/小组辅导计划表(附录四及五)
学生表现观察记录表(附录一及十三)
其他有关资料,例如教育署的文件,以及学生的个人资料等。
(h)担当其他校内职务—除负责辅导教学工作外,其他职责均与校内其他教师相同。
教师的调配和培训
3.8学校宜安排曾受特殊教育训练的资深教师负责辅导工作。负责的教师须有耐性和爱心,对自闭症有确切的认识,能接纳学生,并愿意努力帮助他们克服自闭症带来的障碍。
3.9学校宜安排多些教师参与辅导自闭症学生的工作。例如:获派两名辅导教师的学校,可成立辅导教学小组,把辅导教学工作交由四至六位教师分担,使他们既可负责辅导教学,又能参与课堂的教学工作。学校亦可安排全校教师轮流参与辅导教学,让大家都有机会体验辅导工作。
3.10对于初担任辅导工作的教师,学校应预先给予校本培训,让他们了解自闭症学生的学习困难、特性和需要,掌握基本的教学技巧。同时,学校可安排资深的辅导教师为新任教师提供支援。此外,学校亦应鼓励教师建立切磋教学的文化,透过共同备课、讨论及互相观摩,促进教学交流。
3.11如有需要,学校可自行编订辅导自闭症学生的教师手册,以便参与辅导的教师有所依循。

督导和推动
3.12要顺利推行辅导教学计划,校长的支持、推动和督导至为重要。除了积极参与推动工作外,校长应委任一位计划统筹人,全面策划有关工作。校长及计划统筹人的职责建议如下:
(a)校长
•积极支援自闭症学生,推动全校参与的文化并促进教师的团队精神,以达成辅导教学计划的各项目标;
•委任经验丰富、热诚及主动进取的教师为计划统筹人。如由主任教师担当,则更方便他调配资源;
•挑选适当的人选担任辅导工作;
•确保教育署提供的额外资源能充分用于自闭症学生的辅导教学;
•监察和评估计划的成效,并将总体建议列入学校周年计划的关注事项,作为改善辅导计划工作的指标。
(b)计划统筹人
•参考上一年的检讨结果和建议,与教师一同制定辅导教学计划的周年工作计划和发展路向;
•整体策划及统筹教学资源;
•向学校建议辅导教学的模式、时间表(请参考附录六)和教师人选;
•定期召开辅导教学小组会议,商讨教学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检讨计划推行的成效;
•加强与校内教职员的沟通,并就推行辅导教学的策略寻求共识;
•向校长反映推行辅导教学时遇到的困难,并在有需要时向教育署或其他专业人士寻求专业支援;
•为新入职的教职员及其他教师安排培训、观课及分享教学心得的机会;
•策划家长培训和家校活动,提供教导子女的意见和情绪上的支援;
•开立档案并有系统地保存辅导教学计划和学生的记录,包括评估学生学习进度的记录(请参考附录七);
•学年终结时,与其他教师评估和检讨计划的成效,提出改善建议(请参考附录八的自评量表),并向校长作总结报告。
教育署提供的资源和支援
3.13自一九九三年起,教育署在轻度和中度弱智儿童学校所推行的「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除以原有一对八的师生比例支援经评定为典型自闭症的学生外,亦同时以一对十六的师生比例,照顾具有部分自闭症征状的学生。
3.14目前,教育署向学校提供额外的辅导教师人数,是根据学校所取录的自闭症学生人数,按每名辅导教师负责十二名自闭症学生的人手供应比例而定。
3.15学校推行「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除可获加派辅导教师外,还可获教育署发放开办津贴,以购置所需的家具、设备和教材。有关物品的建议清单,请参阅附录九。
3.16教育署会定期为参与辅导教学计划的教师举办研习工作坊和经验分享会,以加强他们对自闭症学生的认识,提高辅导技巧。教师亦可借此机会交流心得,建立互相支援的网络。此外,教育署亦会与学校合作,共同探讨教学策略的成效或制作辅导教材。
3.17推行辅导教学计划的学校,有需要时可向教育署督学、教育心理学家、言语治疗师及学校发展主任寻求专业支援,包括咨询专业意见及驻校心理辅导服务等。
3.18此外,教育署设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汇集各类有关特殊教育的教材和资源,包括教导自闭症学生的最新资料,供教师参考。教师亦可透过其资源中心的网站(http://serc.ed.gov.hk),与其他特殊教育工作者分享教学经验及交流资讯。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与行为处理
台北市中山国小颜瑞隆老师
1、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有哪些?
自残行为:咬手指、抓自己头发、敲自己头……
攻击行为:捏人、打人、咬人、抓别人头发……
破坏行为:撕毁课本、撕纸……
干扰行为:发怪声、推倒桌椅……
不适当行为:脱衣服、旋转、耍绳……
2、怎样才算是行为问题?
要将强度、出现机率……等列入考量
3、为什么会产生行为问题?
心理环境
(1)家庭因素
父母亲的相处情形
父母亲的教育态度
家庭社经地位
(2)学校因素
教学策略
课程安排
(3)社会因素
负向的媒体资讯所传递的语言
因商业行为而冲刺的性、暴力资讯
文化因素及价值观
物理环境
(1)温度、湿度
(2)建筑物空间密闭
(3)教室环境脏乱
(4)拥挤、吵杂
生理因素(自闭症个人本身的问题)
(1)沟通问题
(2)生理病痛
因为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表达多数有困难,许多异常行为常是生理病痛的原因,建议给医生做健康检查。
(3)感官需求
(4)癫痫、注意力不全、过动……建议由医疗系统用药,并和医生讨论用药的情形。
(5)生理需求(饿、渴、性……)
4、行为处理策略(郭色娇八点)
1. 观察纪录:次数、时间、地点、状况、结果……
为了找出行为问题的模式、原因(人、事、物)……
可以协助教师订定学习目标
行为观察纪录表(次数纪录、持续时间长度、发生时间间距、产生物或结果、前导行为……)
标的行为观察纪录表:
前事:诱发事件、导火线
先兆:前兆、问题行为发生前的行为征状
2. 因果分析
行为功能综合分析
功能:行为问题可以产生的利益、动机、需求
物质层面:想要某种事物或逃避外在压力
心理层面:引起注意或逃避内在压力(焦虑)
3. 最爱最恨
增强物调查
找寻动机、兴趣
剥夺学生的最爱常成为他的最恨
利用学生的最爱来发展学生学习行为
利用学生的最恨来学生负向行为控制
4. 正向行为
5. 循序渐进
6. 温柔坚定
7. 肯定相信
教师要相信自己
相信学生会改变
相信家长
8. 等待黎明
5、行为处理经验分享
1. 危机处理概念
(1)标准作业程序的建立
(2)人力的调度、安排、跑位及演练
(3)透明化、积极、坦承地处理危机
(4)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5)维系其他学生应有的受教权
2. 亲师、师生关系的建立
3. 社会效度应让其他人认知到学生成长的效果、优势能力,减少社会对她们的焦虑。
4. 团体合作与支持
5. 正向行为的发现与训练
6. 教师情绪管理
※『预告』对自闭症儿童是很重要的。
※自闭症及ADHD的行为问题和他的障碍有密切相关。
※预防行为问题的发生重于问题行为发生后的处理。
※设置『自由室』给自闭症孩子有一个个人化的活动空间,可以做他想做的事,对他们的情绪稳定及行为问题能有改善。
※单一位教师的投入处理问题行为比许多人共同处理容易。
※即使需要其他人员的支援,导师或资源教师应为处理行为问题的主导者。因为只有导师或资源教师最清楚孩子的需求,也最清楚教学目标何在。
※自闭症学生因为对社会资讯的吸收或处理有困难,因此非常容易产生焦虑。
※行为问题无法赶尽杀绝,常常压抑了一个行为后题后会产生另一个新的行为问题,只能将她们的行为问题控制在社会规范能容许的范围内。
※自闭症儿童常是『眼见为凭』。
※问题行为的背后常是自闭症学生学习动机的源头,妥善处理与运用可达成良好的学习。
※『温柔坚定』:老师修行、孩子受益。
※当教师自己本身有情绪时,不宜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应找人协助、转介。
※教师间的默契培养:特教班老师间可以像夫妻或情人一样互相扶持,对特教班学生的行为改善及稳定有助益。
※与家长沟通应忧喜都需传递给家长。
※对许多学生而言,行为问题常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最有效平台:因为教师常忽略了孩子没有异常行为的时候,忽略了给予增强及发展正向行为的机会。
※行为问题会切断自闭症学生或严重情绪障碍学生与社会的连结。
※行为问题的策略无准则,常来至与同事、家长的沟通与观察学生、自我创意的发挥。
第八章全体参与支援自闭症学生
8.1要有效帮助学生克服自闭症带来的障碍,增强适应能力和融入社群,除了靠辅导教师的努力外,还需通过全校参与,各专业人员互相协作和支援,家长参与和配合,以及社会人士的接纳和支持,为学生提供积极关怀、共融和谐的生活环境,使能不断改善和提升学习能力。
全校参与
8.2全校参与的理念在于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不论是课堂、小息、午膳或集会都是学生学习的时机。课室只是提供特定训练的地方,整个校园才是学生实际进行互动学习的场所。为使学习能有效地伸延至校园各处,校内所有职员都有责任作出配合,在各方面提供支援,落实学校所行的教育政策。对于学习上有极大障碍的自闭症学生,学校更须采取全校参与的支援模式,使他们在兼容的学校大家庭中,愉快及有效学习。
8.3学生如能在课堂以外获得校内所有职员的接纳、尊重以及充分的支持和关顾,会较易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不断进步,最终能克服自闭症带来的障碍和困难。
8.4全校参与是指校内全体教职员及有机会接触自闭症学生的职员,都能参与支援学生学习。他们包括校长、教师、专责人员(即言语治疗师、校护、学校社工、教育心理学家等)、非教学人员(即文员、工场助理、工友等),以及学校住宿部的员工。
8.5全校参与模式可提升全体职员照顾自闭症学生的使命感,增强团队精神,凝聚力量,共同承担责任。要培养高度的团队精神和巩固合作基础,各教职员必须充分了解工作的意义和学校所订的辅导教学目标,并就支援自闭症学生的安排达成共识,再根据共识协调工作方向,划一教学准则。
8.6校长有责任领导全体职员建立共融的校园文化,发展团队工作模式,合力照顾自闭症学生。校长须制定全校参与的政策,透过校内的正规沟通渠道,例如定期举行会议、分享会或个案讨论等,以便各职系人员了解辅导工作的进展,加强彼此的协调和合作。此外,校长应营造分享文化,鼓励教职员经常进行非正式的沟通和经验交流,分享工作的苦与乐,建立互助关系。
8.7学校须为教职员安排适切的专业发展培训,加深他们对辅导自闭症学生工作的认识,并了解本身的职责。此外,学校亦应为其他非教职员安排校本培训,由专业人员讲解学生的需要和有关的教学策略,使能了解和配合学校所推行的辅导教学政策,确保服务达到预期的效果。

专业人员的协作
8.8专业人员如能互相协作,学生便能得到全面的支援和教育。至于具体的支援模式,学校可就本身的情况作出安排。然而,校长须委任专责人员,为支援工作订定目标和方向,统筹和协调校内专业人员的工作,使各方面的专才都能对学生辅导工作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例如:
(a)言语治疗师可就学生的沟通发展提供专业知识和指导,与教师协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例如:找出学生能理解和运用的沟通方法;商定适切的沟通训练目标;设计合适的沟通课程和活动;建议教材和教具,以及向教师示范促进沟通的技巧等。
(b)教育心理学家可协助评估学生的能力,检讨课程是否切合需要,就校内个别学生的辅导计划提供专业意见,以及为有严重行为问题的学生提供辅导建议。教育心理学家亦可协助策划教职员和家长的培训,发展家长辅导工作。
(c)社工可参与联络和辅导家长以及有关的跟进工作,亦可协助教师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及推行社交技巧训练和性教育等课程。
(d)校护可协助教师推行性教育、自理和体能训练等课程。
8.9学校应让专业人员认识个别工作的重点和意义,融会不同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不同角度理解学生的需要,发展相辅相成的合作模式,从而减少工作上的矛盾、重复或缺漏等问题,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照顾。
8.10专业人员应以学生为中心,互相合作。透过个案会议,共同为个别学生商定训练目标,拟订不同专业范畴的训练需要,订定跨专业的学习大纲和施教方案,再分头执行。
8.11学校须设立正规的沟通机制,以便校内各专业人员保持紧密联系,定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交流意见,检讨教学进展和成效,以期取得更佳的成果。
8.12此外,学校亦应与校外有关的专业团体或人士,例如教育署、社会福利署、教育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医生等,建立网络和互动的伙伴关系,以丰富校内人员的专业知识。


家校合作
8.13儿童成长由家庭开始,故家长的教导对儿童影响深远。若学校教导学生的策略,得到家长认同和支持,则较易取得理想的成效。因此学校与家长应携手合作,共同肩负教育下一代的责任。
8.14学生在社交、沟通、自理等方面学到的技能,需要在家庭和生活环境中实践和应用。如果教师能与家长取得共识,采取一致的教导态度,则学生会较易养成良好习惯,使训练事半功倍。故此,教师应把训练目标告知家长,使能协助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巩固学到的知识。如有需要,教师可提供训练程序给家长参考,或把教材或教具借给家长使用。
8.15学校应该积极推动和促进家校合作,引导家长确切认识子女的需要,鼓励他们参与教育子女的工作,以增强父母亲职功能。
8.16学校可根据校本条件,透过下列不同渠道和活动,加强与家长沟通,鼓励他们参与教育子女的工作:
(a)个别接触
•透过约见、电话联络、家长接送学生的机会及其他适当场合,与个别家长交谈,尽量与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了解学校的运作及其子女的学习进度,并请家长尽可能安排在家中延续学习计划;
•进行家访,除有助了解学生的行为、家庭背景和家长的态度外,并可协助家长解决教导子女的问题。
(b)书面沟通
•透过学校手册和成绩表等,与家长保持联络;
•利用通告、家长通讯、报告板或小型展览,让家长清楚知道校内的活动、最新动向、教学方法、教育资讯和升学安排,以及向家长提供社区服务、活动和资源等资讯。
(c)组织家长教师会和家长小组
•成立家长教师会,鼓励家长参加,并请他们就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提出关注问题,作为学校订定长期教育目标的依据;
•鼓励家长组织互助小组,除可帮助家长扩大社交圈子和获得心理支持外,又可作为资源转介站,让家长交换最新资讯。

(d)家长教育
•学校应经常为自闭症学生的家长举办座谈会、专题讲座和亲子活动,帮助他们接纳自闭症子女,建立信心履行培育子女的责任。学校亦可透过这些活动,与家长分享教导心得,交流经验及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援;
•安排家长参观学校、参与活动或观课,观摩教师的辅导技巧,以达成家校一致的辅导目标;
•学校可设立自闭症学生资源角或中心,提供有关自闭症的资料并不时更新,以供家长阅览;
•学校也可组织联谊活动或家长聚会,让自闭症学生的家长和其他家长互相认识及分享教导子女的经验;
•协助家长用正面的思维方法,积极面对培育自闭症子女的问题。
(e)鼓励家长参与学校事务
•鼓励家长协助带领活动,例如学校旅行、课外活动等;
•邀请家长参与义工服务,借助他们的专长、兴趣及人力,支援学校的日常事务或训练计划。例如:协助进食训练,制作教材,参与兴趣小组、伴读计划、户外活动、沟通和社交适应训练等。
8.17学生家中每个成员,对他们都有直接影响。学校应鼓励家长向家庭成员(如学生的兄弟姊妹、祖父母等)解释自闭症学生的教育和发展需要,争取他们的体谅和支持,协助照顾学生。
8.18教师可鼓励家长提供他们对子女的观察和教导心得。这些宝贵的资料和经验,有助教师更清楚掌握个别学生的情况和需要,对辅导工作有莫大帮助。能得到家长的协助,对改善学校的服务质素和未来发展,裨益良多。
8.19教师要获取家长的信任,与他们发展合作关系,除需具备专业知识和沟通技巧外,最重要是能尊重、体谅和接纳家长,关心学生。以下列举一些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的可行方法和原则:
(a)若家长未能接受子女患有自闭症的事实,或过分溺爱子女,学校应加以谅解,多给予支持和劝勉;
(b)鼓励和引导家长表达意见及对学校和子女的期望,不要与他们辩论对子女的看法;
(c)向家长说明学校的教育原则和对家长的期望,提供有关教导自闭症学生的方法,但不要勉强他们接受。要接纳不同类型的家长,不应预设一套标准要求家长跟从;
(d)建立正式的沟通渠道,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学校与家长的关系和沟通,应是互动、开放和双向的;
(e)父母与教师的角色应该相辅相成,不能互换或取代。因此,教师应避免把训练学生的工作,强加在家长身上;
(f)教师对家长的背景和家庭资料,应予保密;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向他人披露;
(g)如有需要及情况许可,教师应协助家长配合,或跟进其他专业人员提出有关训练学生的建议。
社区资源的运用
8.20学校和家长应善用社区资源来辅助教导学生。例如,积极安排自闭症学生参与各式各样的活动和训练,让他们体验不同的群体生活,扩阔活动范围,丰富学习经历和生活经验,借此增强适应环境、融入社群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8.21学校可结合课程,安排学生到有关的公共设施或区内商店等场所,进行有目标的全方位学习。例如:
(a)为学生提供实地学习的机会
•安排学生到附近的公园或游乐场玩耍,让他们体验休闲活动和培养爱护公物的意识;
•参观博物馆、专题展览会等,帮助学生吸收多方面的知识;
•与区内商店洽商,安排参观或借用场地以进行配合课程的活动和训练,如训练学生外出进食、购物等;
•与展能中心和庇护工场合作,安排学生参与配属计划,让高年级学生有机会应用校内职前训练学到的技巧。
(b)发展学生多元潜能
•安排学生出席或参与各类艺术表演或活动,例如音乐会、画展、话剧表演等,启发他们对艺术的欣赏和兴趣;
•安排学生到泳池和运动场进行体能训练和活动,并甄选有潜能的学生接受培训。

(c)协助学生善用余暇
•带学生参观公共图书馆,教导他们认识找寻图书的方法、借还手续、图书馆规则等,以培养阅读习惯;
•鼓励家长替学生报读区内青少年中心、文娱康乐中心等社区组织所举办的兴趣班,以善用余暇。
8.22学校可善用社区资源,协助推行辅导教学
•安排家长、其他学校的学生和区内热心人士担任义工,支援课堂教学及校外活动;
•邀请其他推行「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的学校进行互访,分享辅导教学经验,或与其他教育机构合作进行辅导教学的研究。
8.23教师应劝谕家长不要把自己和子女困在家中,应尽量扩阔生活圈子,参加社区活动或自助组织。只有多让学生与其他人接触,才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发挥潜能的积极办法。
8.24学校可为家长提供有关社区资源和服务的资料,或转介家长和学生接受有关服务,建立有效的社区支援网络(详情见附录十四)。例如:
(a)介绍社会福利署和志愿福利机构为自闭症学生及其家庭提供的特定服务,例如协助家庭成员了解家中自闭症成员的需要;
(b)鼓励家长多利用志愿机构开设的家长资源中心所提供的服务,包括玩具和资料图书馆、亲子活动、家长教育及专业咨询服务;
(c)如有需要,学校可为家长和学生安排转介个案服务。例如:课余托管和短暂住宿服务、家务助理、经济援助、庇护工场,以及技能训练中心等支援服务;
(d)职业训练局辖下的技能训练中心,除为自闭症学生举办社交技巧训练课程外,亦有为家长提供持续的辅导服务。
8.25香港自闭症人士家长自助组织经常举办儿童训练、家长辅导、玩具图书馆和康乐活动等联谊、教育和支援活动。学校可鼓励家长善用这些资源,并透过与家长组织的联系,加深了解双方所关注的问题和期望。


公民教育
8.26自闭症学生的外貌与常人无异,从外表很难察觉他们的症状,加上一般人对自闭症认识不深,因此,自闭症学生的独特行为往往不被人接受。有些人会投以好奇的目光,对学生的行为妄加批判,无意中伤害了学生的家长,有些人甚至会嘲笑或欺负他们。因此,加强公众对自闭症人士的认识,是刻不容缓的。
8.27各有关方面(包括学校)应透过不同途径,例如举办简报会、印发资料单张、组织社区活动和参观等,向公众介绍自闭症人士的特征及与他们沟通的方法。透过公民教育,增进公众对自闭症的认识,使他们接纳自闭症学生,支持这类学生的家长,甚至关注自闭症人士的需要。
8.28此外,学校推行公民教育的对象,应包括自闭症学生的同学和家人。学校要让校内学生认识自闭症同学的学习困难,培养正确的态度去接纳和关心他们,营造兼容的校园文化。学校亦可协助自闭症学生的家人了解学生的情况,明白不能勉强他们做到正常儿童的表现,否则,只会对双方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相关阅读推荐: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的推行模式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