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思品说课稿三年级品德说课稿> 正文

在商店里工作的人们说课稿

本站微信

 “ 在商店里工作的人们 ” 说课稿
一, 说教材
《 商店里工作的人们 》 是北师大版 三 年级 下册 第六单元 “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 ”中 第二 个主题 “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 ” 的第四 个 内容 。本课活动是根据《课程标准》中“ 关心了解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并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做到文明购物。 ”而设计的一个活动。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 课前 的 调查 , 了解到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对商店里的部分工作人员并不陌生,如:售货员、收银员等学生们对于他们的工作特点在日常购物的过程中已经有所了解,但由于孩子们缺乏亲身体验,对于为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售货员、收银员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而对于其他的商店工作人员,如:经理 、采购员、保安等 由于平时少有接触的机会,学生们自然会缺乏了解, 更难体会到消费者要想买到一件称心如意的商品需要许多商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基于以上的调查与了解 ,我们 结合本单元的三维目标, 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情感目标: 认识商店工作者的 工作,懂得他们的劳动和自己的生活密不可分的道理,理解商店工作者工作的辛苦,进而产生尊重他们劳动的情感。
2 、行为目标: 懂得尊重商店里不同工作的人们,培养学生购物 时 做到 文明、有礼。
3 、能力目标: 调查了解商业里不同人们的工作及商业工作的复杂性,学习收集、整理运用信息。培养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和与他人交流、分享、合作 的能力 。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 的 教学重点是了解商店里不同人们的工作。 教学难点是理解商店工作者工作的辛苦,进而产生尊重他们劳动的情感。
三, 说学法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的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而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而且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才能成为有效的教学。因此, 我们要 调动和运用学生已有的 生活经验,并带领学生通过调查探究、走进生活、 融入生活、体验生活、回归生活等活动形式, 层层深入地了解商店里不同人们的工作,理解商店工作者工作的辛苦, 使学生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体 验。 从而 懂得尊重商店里不同工作的人们, 自觉地 养成文明 购物的习惯。
四,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品德教学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 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 教学中,我们 要从儿童品德的社会性发展需要出发,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在紧扣生活实际的、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的活动中体验 ,感悟,激发其道德情感,进而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才能使品德课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实际, 让孩子 走进熟悉的商场、超市 ,通过“ 课前的 调 查 ” 和“课中的 探究 ”等教学手段,让学 生 了解 到 商业里不同人们的工作及商业工作的复杂性 ;通过“ 观看视频—— 讨论交流 ——体验情感” 的教学手段, 体会商店工作者工作的辛苦; 通过“ 角色扮演 , 换位体验 ”的 模拟活动 。让学生换位思考,知道商店里的工作不容易 ,学会理解、尊重 商店里工作 的人们 ,并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自觉养成文明购物的习惯。
五 , 说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进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品德教学必须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以真实的社会事例去拨动孩子的美好心灵。 在此指引下, 我们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一), 感受生活,激发探究兴趣 。
这一环节 通过 与前面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引申出本课主题。 由 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逛街导入,由 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激发 了 学生对商店工作者的工作进行探究的 欲望和热情。
(二 ), 走进生活,了解行业工作 。
这一环节通过课前的调查和结合课本内容 , 根据 学生的交流汇报 和老师的适时点拨, 让学生了解到 商店里不同的工作 。
(三), 融入生活, 体会商店工作者的辛劳 。
这一环节 通过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 “观看视频—— 讨论交流 —— 体验 情感” 的活动形式 , 以点带面,举一 反三,让学生深入了解收银员的工作状况, 从而 理解和 体会到 商店里 全体工作人员的 辛劳。
(四), 体验生活,强化宽容理解。
教学资源的开放 就是 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使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既回归生活,又高于生活。 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们设计了 当商场出现了 “ 随便试吃、乱扔垃圾、顺手牵羊”这些不良 的购物行为出现时,让学生进入不同的 角色扮演, 换位体验 ; 再以师生合作的 “ 购物场景 ” 的模拟活动 再深入 体验。让学生 通过 换位思考,知道商店里的工作不容易 , 学会 宽容、 理解、尊重 商店里工作 的人们 。
(五), 回归生活,倡导文明和谐 。
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因此,在最后一个环节中 ,我们让学生 从 “ 工作人员的角度 ” 谈感受和从“顾客的角度”谈感受入手 ,再次深入体验到商店里工作的人们是那样的辛劳,并引导 学生回归到现实生活中的顾客, 做到 宽容、 理解、尊重 商店里工作 的人们 , 做到 文明购物 。
六 ,说板书
板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好的板书能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 所以在设计板书时, 我们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把这课呈现的内容 设计 成 了 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在商店里工作的每一位员工都是这条链子的组成部分,他们缺一不可,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劳动, 才会 给我们 带来 干净整洁的购物环境,琳琅满目、价廉物美 、质量保证 的商品,所以 我们 要 怀着感恩的心来 理解和尊重 那些辛勤的劳动者。

相关阅读推荐:

在商店里工作的人们说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