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历史说课稿八年级历史说课稿> 正文

戊戌变法说课稿

本站微信

《戊戌变法》说课稿
大家好!很高兴在此献课。
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我说课的题目是《戊戌变法》,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戊戌变法》,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探索”的第7课的内容。课文一共包括二个子目,分别是公车上书、百日维新。主要从戊戌变法的产生、发展和失败的线索,讲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发动了一场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的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课文是构成中国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的重要内容。按照课程标准,本课教学时数为1课时。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感知公车上书的历史,识记变法法令的主要内容,学会归纳历史知识和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
2、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明白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理解在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的政治体制下,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二)过程与方法
1、制作图表,归纳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形成知识的系统化。
2、以谭翤同英雄事迹为例,探讨谭翤同有哪些精神值得借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学习维新派向西方学习的主张,体会维新派为拯救腐朽的清王朝向他国学习的精神。
2、学习维新人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
公车上书的概况、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处理办法:主要采用谈话法、讲解法,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想和军事五个方面具体讲解。
【难点】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处理办法:主要采用读书指导法、问题探究法,从变法从变法内容上一步步引导分析戊戌变法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四、说教法和学法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基础教育改革,转变教学方式,我制定如下教学方法:
【教法】
1、谈话法:采用师生问答方式引入本课主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2、图表法:以图表形式,系统归纳变法历程,形成知识的系统化。
【学法】
1、阅读指导法,按照自主学习,学会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整理。
2、问题探究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突出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按照中学历史教学过程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学科教学方法理论,结合讲解-接受教学模式,我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回顾洋务运动的史实,说明洋务运动作为地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一场自救运动没能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向学生提出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变法图强的自救运动又会如何的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在新课学习这一环节,我把教学内容按照开始-高潮-结束这个思路进行整合,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进行新课学习。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展示课件)
开始——公车上书.
设置问题思考,让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公车上书的原因,展示图片,介绍康有为、梁启超等变法人士的活动。通过创办报刊,建立强学会,推进变法运动地开展,突出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高潮——百日维新
这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其中百日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我将通过学生朗读课文,感知变法的具体内容,运用图表方式,梳理变法的主要内容,运用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变法内涵,突出重点知识的学习。
结束——失败
戊戌变法的失败,这是本课的难点内容,提出变法失败的原因和主要历史意义的问题展开探究,深化课文学习,并结合谭翤同在变法期间的表现,加强学生情感教育。
第三环节:课堂巩固。我将要求同学们重点掌握变法内容和变法历史意义,,强调说明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导这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最后以 “谭嗣同的死值得吗” ?为题,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一篇300字的议论文作为学习的拓展延伸。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以 “谭嗣同的死值得吗” ?为题,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一篇300字的议论文作为学习的拓展延伸。(展示)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推荐:

全国说课比赛一等奖说课稿 戊戌变法说课

戊戌变法说课稿

戊戌变法说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