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心理健康说课稿> 正文

健康心理的表现说课稿

Tags: 健康心理的表现
字号:T|T
本站微信

《健康心理的表现》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健康心理的表现》,选年劳动版《德育》第一册,下面我就从学生、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向各位老师说课。

一、 说学生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年龄大多在十五六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从横向比较来看,进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很多经历中考失利,大多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常被忽略的弱势群体,因而他们的心理问题要比同龄的其他孩子更多发、易发、也更复杂;从纵向比较来看,从普通中学进入技术学校,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都已有很大变化,如何适应新的环境,树立自强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学会主动调节自己心理,将是摆在学生与我们每位老师面前的一道问题。

二、 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课文特点
这本教材在传统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其中第一册由职业、心理、品德、法律、权益、人生观等六大方面的内容组成,如果说第一课《谱写新的人生》指出了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目标,那么第二课《培养健康的心理》就是完成这个目标所要具备的第一素质。完美的个性和人格要比智力和能力更重要。
2、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健康心理的表现与衡量标准;依周围环境变化,,提高自身主动适应能力,以此深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3、教学重点
健康心理的标准
认清环境变化,提高自我适应力
4、教学难点
由理论到实践,以心理健康的常识运用于实践,分析自身的心理状况,从而正确全面的认识自我、把握自我。

三、 说教法

夫子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善于启发、相机诱导,教学效果才更突出。依据三个原则:启发性、主体性、思维性,我采用如下教学方式

1、 开放式教学法

指导学生课前浏览相关事例,预习课本,对书中的小问题提前分析,总结观点。
2、 图示教学法
图片展示相关案例,从典型的案例人物中探究其心理特征、问题。
3、 讨论法
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把贯穿全课的四个问题分给四个小组,集体协作中总结归纳问题案,各组选派代表陈述。

四、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科学的学习方法既能使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乐在学中”。这节课学生主要学习方法有二:
1、 提纲法:一节课的内容书本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如何直接明了的明白课本的条理,学生学会依结构框架,逐条列出,重点标明,梳清思路。
2、 比较法:以理论分析案例,以案例联系自身,在不同的个体差异中,寻找潜在的相同心理问题,比较心理得失。

五、说教学过程

1、实情导入
首先出示一组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心理问题相关数据:13亿、1600万、28.7万,全世界有近13亿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心理疾病患者高达1600万人,每年自杀死亡人数多达28.7万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很直观的说明了一个问题,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竞争加剧,当代人心理承载太多的负担,特别是请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凸显,如青少年犯罪、社会情感淡漠、挫折容忍力差等问题都很普遍,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2、 整体感知
对于专业化高、综合性强的心理学,我们勿须要求学生去学的很通透,从整体上有宏观的概念,掌握对目前的学习与生活有指导意义的基础知识即可。
本课学生要掌握的心理基础知识包涵两个方面内容:
心理现象的范畴,心理健康的表现。
对于心理学研究对象,即心理现象范畴,课本中有详尽说明,但内容偏多。第一小组的同学总结并归纳出来。
感觉 知觉 记忆 想象 思维
情绪
心理现象 意志
个性
如此一来,简单明了的这些常见词语,即是心理学研究对象。

3、 联系实例
心理健康的表现(衡量标准),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出示图片,学生了解案例人物(马加爵、赵承熙)的个人资料与事例,分析人的“健康”所应包涵的内容,如躯体、心理、道德、社会关系健康等。
参照以上实例,并联系课本理论,第二组同学总结归纳其中当代人尤应注意的心理健康都有哪些表现特征。
1) 智力正常
2) 情绪稳定而愉悦
3) 意志力持续稳定
4) 行为协调、反映适度
5) 人际关系适应良好
6) 心理特征符合年龄特征
理论联系实际,以此六条标准由学生自我检测,打分评估。

4、 拓展迁移
掌握了健康心理的的六条基本标准,并以此衡量自我后,每个学生心理如有一面明镜,知晓自身心理状态了。发现了问题,终是要寻找解决的方法。课文案例中的“小明”在我们身边何其之多,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心理的不自控为学习生活带来太多烦恼。

第三组同学来建言献策,归纳调适方法。
当代社会劳动者的流动性非常大,所以首先我们应该认清周围环境的变化。

1) 认清环境的变化
生活环境变化
学习方式变化
人际关系变化
只有变通自我,才能适应挑战
2) 增强自我适应能力
独立生活能力
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5、 师生小结
鼓励学生勇敢正视现实,人生的不如意不会因我们的惧怕而不存在,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理是我们学习、就业所必备的要素,调节好自己心态,做一个心理坚强、意志坚定、行动坚决的学生。

6、 作业设置
把一些常见人们的行为理念写在卡片上,以组为单位发给学生,讨论并进行是非判断。
 

相关阅读推荐:

健康心理的表现说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